“找一群陌生人一起聚餐?”近日,一種名為“盲盒社交”的社交形式在網上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參與。參與者介紹,“盲盒社交”的參與者彼此均為陌生人,活動中的同伴身份未知,有參與者表示在此類活動中結交了很多新朋友,但也有組織者坦言參與活動時遇到過有人不禮貌的行為。如同盲盒一樣的不確定性,成了此類社交的特點。(3月4日《北京青年報》)
現代社會中,對於很多人而言,人際連結的萎縮,是必須正視的現實。生活圈子狹窄、沒有朋友,置於這一大背景下,各種有助於“破壁拓圈”的渠道或解決方案,都註定不缺市場。事實上,前些年很多網際網路産品的設計思路,都是立基於此。而近一兩年來,那種以産品力來塑造社交文化的模式,越發顯得難以為繼。於是乎,各式的網際網路産品,回歸“工具”的本位。而與此同時,群體的偏好與創造力,重新成為主導“新社交”的關鍵力量。
無論是去年紅極一時的“搭子社交”,還是近來備受關注的“盲盒社交”,都肇始於這一大的背景。所謂社交,原本是指各種社會活動中所伴隨的人際往來,其是自然而然的過程和結果。但是,在新語境內的社交,則顯然有“定義窄化”的趨勢。也即,“社交”越發被視作一個單獨的“事項”,其被從龐雜的社會活動、社會交往網路中剝離出來,而被狹義地視同於“多認識人,多交朋友”。從“場景衍生社交”到“為社交創造場景”,這是社交文化底層邏輯的深刻沿革。
其實“盲盒社交”説到底,無非就是為“多認識人,多交朋友”,而在原本素不相識的人們中間相互串接。類似的做法,實則早有雛形。比如説,此前就有組織網友線下參與的“劇本殺局”“跑步局”“飛盤局”等等——這可以説是“盲盒社交”的初代版本,其還帶有強烈的“興趣群組”的影子。但最近流行的真正意義上的“盲盒社交”,則更進一步。其往往不是圍繞某某活動來召集“有意者”,而是先湊夠了人再想線下活動。
如果説,“興趣社交”“搭子社交”,能夠較為有效地篩選出那些志同道合的同道,那麼“盲盒社交”所篩選出的,無疑是對“多見人、多與人交流、多結識朋友”有著更為迫切需求的人群。以局外人的視角審視,這一社交新玩法,當然不乏隱患。然而以局內人的立場看,這一直截了當而“輕負擔”的交朋友方式,卻剛好是直擊痛點、滿足所需的。盲盒社交,同樣是弱緣社會裏,重建人際紐帶的一種努力。其未必可靠,卻足夠真實。(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