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35年濟青進入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行列
1月6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解讀《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21-2035年)》。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棟介紹説,《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21-2035年)》于2021年12月31日以省政府文件印發實施。《規劃》以“三個走在前”為主框架,共6篇、22章,約4.5萬字。
第一篇,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主要闡明時代背景、總體要求和發展格局,明確要把山東半島城市群打造成為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引領區、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文化“兩創”新標桿、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典範。
到2025年,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取得新進展、展現新氣象,創新自強實現新跨越,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達到9.3%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集群、領航型企業和知名品牌。協調融合塑成新格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8%左右,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高效流動的體制機制更加成熟。綠色低碳取得新突破,煤炭消費量控制在3.5億噸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改革開放增添新動力,各類優質要素加速向先進生産力集聚,參與全球競爭合作能力顯著增強。共建共用邁上新臺階,城鄉區域差距、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準差距持續縮小,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更高水準。安全發展築牢新支撐,初步建成更富韌性、更為安全的半島城市群。
到2035年,山東半島城市群實現較高水準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發展活力、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戰略地位和龍頭作用全面彰顯,濟南、青島進入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行列,新型城鎮發展模式更加成熟定型,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躋身世界級城市群行列。
第二篇,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聚焦供需高水準動態平衡,立足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塑強投資消費“雙引擎”動力系統,打造安全可靠的産業鏈供應鏈。聚焦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堅持陸海統籌、東西互濟,建設服務黃河流域、面向日韓、東盟,聯接“一帶一路”的開放門戶。聚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突出智慧化、綠色化、均衡化、雙向化方向,大幅提升城鎮集聚優質要素和高端産業能力。聚焦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堅定扛牢糧食大省政治責任,打造全國糧、油、蔬菜優質供應基地,引領農業、農村、農民現代化。聚焦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完善“四橫五縱、沿黃達海”十大通道,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力支撐。
第三篇,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統籌推動各領域全方位創新,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力,堅持“四個面向”,打造區域創新中心,培育創新型企業群,建設高端人才集聚地。顯著增強産業創新力,推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奮力搶佔産業制高點,加快形成特色優勢現代産業體系。顯著增強體制機制創新力,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和高效率服務政府,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顯著增強文化創新力,弘揚時代精神,講好山東故事,彰顯文化自信,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顯著增強社會治理創新力,更加注重依法辦事,築牢安全發展防線,建設積極向上、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
第四篇,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走在前。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緊扣打造水安全城市群典範,集約高效利用水資源,建設現代水網,加快構建抵禦自然災害防線。緊扣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高水準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統籌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保障山地丘陵生態安全。緊扣共建藍天碧水凈土美麗家園,聚焦大氣、水、土壤等重點領域,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緊扣碳達峰碳中和要求,構建綠色能源體系、産業體系,顯著增強碳匯能力。
第五篇,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突出公共服務優質共用,在更高水準上實現勞有所得、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突出提高居民收入水準,優化分配格局,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建設“橄欖型”社會,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第六篇,規劃實施保障。明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健全規劃實施機制,形成推動半島城市群發展的強大合力。(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吳軍林 濟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