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今天(10月8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山東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進展和成效。據了解,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開展以來,全省涌現出黃河三角洲、昆崳山、長島、南四湖等一批保護成效明顯、具有典型代表性地區。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黃河入海口,總面積15.3萬公頃,于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是以保護黃河口新生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為主體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擁有我國暖溫帶最廣闊、最完整、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多年來,黃河三角洲錨定繁衍生物種群,堅持保護為重,先後頒布了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和條例,印發實施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詳細規劃(2014—2020年)》開創了國內自然保護區詳細規劃的先河。建立巡護監測制度,實現了對保護區重點區域、重要節點的實時監控。自2010年起,連續實施刁口河流路生態調水工程,年均調水2000—3000萬m3,黃河故道斷流34年後重新實現全線恢復過水。先後恢復濕地35萬畝,有利促進了濕地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和良性迴圈。
目前,保護區內野生動物1627種,鳥類由建區時的187種增加到36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2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51種,38種鳥類種群數量超過全球數量1%;擁有各類植物685種,其中野生種子植物193種;昆蟲調查鑒定512種,其中99種為山東省新記錄;兩棲動物6種,大型底棲動物195種。其中,東方白鸛從2005年的2巢繁殖7隻雛鳥,增加到2019年的105巢繁殖306隻雛鳥,累計成功繁殖雛鳥1639隻,成為全球最大的東方白鸛繁殖地,2010年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東方白鸛之鄉”榮譽稱號。
閃電新聞記者 劉洋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