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名標識的美食,是當地一張格外閃亮的“舌尖”名片,是最便於利用的文化資源稟賦——黃燜雞為何沒了濟南“名頭”?
全國名小吃,數不勝數。最為人們公認的有三家,一個是蘭州拉麵,一個是沙縣小吃,另一個是黃燜雞,被稱作國民小吃界的三大“扛把子”。但令人好奇的是,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都冠以地名,一看就知道“來頭”。而作為濟南傳統名吃的黃燜雞,説起出處來,一頭霧水的人不在少數。
這是為什麼呢?
個體企業的品牌推廣,
使黃燜雞失去濟南“名頭”
蘭州拉麵,傳説源於唐代,但因歷史久遠已無法考證。真正的蘭州清湯牛肉拉麵是河南省懷慶府(今河南博愛縣)清化小車牛肉老湯麵演變而來的。蘭州的牛肉拉麵始於清朝嘉慶年間,係東鄉族馬六七從河南省懷慶府清化人陳維精處學成帶入蘭州的,其後人陳和聲、馬寶仔等人以“一清二白三綠四紅五黃”統一了蘭州牛肉拉麵的標準。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贏得了國內外顧客的好評,穩步走出蘭州。如今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譽為“中華第一面”。
起源於夏商周、晉、宋的中原地區的沙縣小吃更是源遠流長,堪稱古代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活化石”。20世紀90年代初,沙縣人開始做小吃謀生,當時沙縣小吃推行的“一元進店、兩元吃飽、五元吃好”的平價原則抓住了城市低消費群體,俘獲了無數食客,迅速“火”了起來。當地政府不斷扶持沙縣小吃的發展,到2008年,當地政府建立了沙縣小吃集團,推動沙縣小吃不斷走向標準化、連鎖化,在全國近30個城市和地區成立餐飲連鎖分公司。
而起源於濟南的黃燜雞,也承載著濃濃的歷史味道——這與蘭州拉麵和沙縣小吃相同:黃燜雞米飯又叫香雞煲,是濟南傳統名吃,其起家相傳和明太祖朱元璋有關聯。朱元璋在奪得天下以後,遍嘗山珍海味,心中早已生厭。大臣劉伯溫獻上了一碗雞肉湯。朱元璋喝過湯後,食欲大增,心滿意足,給這道菜賜了一個名字——三黃雞。後來經過改良,三黃雞烹飪技術就在民間流傳開來,這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黃燜雞的“前身”。到了20世紀30年代,濟南府有個老字號魯菜館叫“吉玲園”,推出過招牌菜“百草黃燜雞”,深受時任國民黨山東省主席韓復榘喜愛,稱讚説,“此雞匠心獨運,是上品之上,當為一絕。”
與另兩個小吃不同的是,黃燜雞雖然在濟南叫響,但向外走的腳步卻晚了很多,導致“輸出方式”出現了根本變化。20世紀90年代,濟南一戶楊姓人家,在濟南濼口鎮開了家小飯舖,取名福泉居,當時的主打菜就是黃燜雞。2011年,楊氏後人楊曉路重拾祖輩的主打菜,在濟南周公祠附近一間18平方米的小舖子裏,開出第一家黃燜雞米飯舖。在走向市場之初,楊曉路在命名時,著實花了一番心思。所冠之名“楊銘宇”,是他兒子的名字,目的在於“希望像呵護自己孩子一樣呵護自己品牌”。不承想,“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問世後日益火爆,在全國已經累計超過6000家門店,並率先開拓了美國市場,有了第一家海外分店。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加盟的門店越來越多。有媒體報道,海外門店甚至會出現外國顧客為了吃一頓黃燜雞米飯,不惜排隊幾個小時的場景。可以説,正是這個品牌企業的攻城略地,才把整個“黃燜雞”小吃推向了全國、全球,但企業的一家獨大,也使黃燜雞失去了成為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那樣地理商標的機會。
所以,黃燜雞失去濟南“名頭”,從某種意義上講,正寫照了時代的進步——個體企業的品牌意識增強了嘛!但對於所在城市的濟南,未“蹭上熱度”,也不得不説是一件憾事。
在雲南大理,
“永平黃燜雞”成第一名菜
眾所週知,有地名標識的美食,是當地一張格外閃亮的“舌尖”名片,是最便於利用的文化資源稟賦。近年來,蘭州拉麵、沙縣小吃在這方面都做得風生水起。蘭州市抓住“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主打“一碗麵”品牌,以“面”為媒,從“經濟+文化”雙向切入,成功策劃“面對面”系列主題活動,從而把“蘭州”元素推向全國,乃至海外。“一碗麵”早已超出其本身的價值,成為蘭州城市形象和文化地標的重要載體。沙縣也是如此,當地將每年的12月8日,定為中國(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以此營造發展氛圍,還舉辦“沙縣小吃發展研討會”“走進中國小吃之鄉——沙縣”大型演唱會,更把“沙縣小吃”搬上了熒屏,進一步擴大了沙縣和“沙縣小吃”的影響。目前,中國沙縣小吃·城市會客廳項目也在推進當中,廈門沙縣商會計劃在廈門鬥西路美食街投資建設以“感悟沙縣文化”為主題的沙縣小吃旗艦店,經營面積達1600平方米,建成後,又是一個極佳的宣傳窗口。
從當前來説,濟南針對“有實無名”的實際情況,做好“黃燜雞”這篇文章,的確需要動點兒心思。隨著“黃燜雞”火爆全國、全球,這種地理標識的缺失,會引發“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局面。如今在雲南大理,説起第一名菜,當地人首先能想到的是“永平黃燜雞”。永平人不僅以地名冠之,還入選了非遺目錄。為了宣傳,當地還策劃過“最大一鍋黃燜雞”,獲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還舉辦過150人“籠中逐鳳”“萬人同吃黃燜雞”等活動,大有把“黃燜雞”品牌據為己有之勢。樹立品牌的文章,誰做多了最後就造成事實,這種現象在飲食界司空見慣,不能不引起重視。
尋求“濟南”和“黃燜雞”
聯繫更加緊密的打開方式
好在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重視。記者最新了解到,有關部門已表明態度,將在尊重企業運作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引導,繼續開展並創新一系列的推介活動,讓“濟南”和“黃燜雞”的聯繫更加緊密。美食火爆之後,企業還要塑造過硬品牌。相關部門在對“楊銘宇黃燜雞米飯”調研後表示,將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全面助力相關企業做大做強,積極促進本土品牌“走出去”。
有專家建議,依託地域文化加強品牌建設,若多在美食的包裝、行銷中,突出些泉城特色,在企業文化中深化“泉城”底蘊,或許能為黃燜雞産業的持續向好增添更多“附加值”。此舉也能借助美食,進一步提升濟南的城市美譽度和知名度,是件兩全其美的事。
具體到操作上,將現有名稱改為“楊銘宇牌濟南黃燜雞”,這不就巧妙地兩者兼顧了嗎?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贊同,“名字是品牌的表像,文化才是品牌深層邏輯,拉近‘濟南’和‘黃燜雞’的距離,可以互相借力,互供平臺,企業必能提高行銷效率和知名度。”但也有專家建議,須謹慎而行:“品牌發展至今,得到消費者認可絕非一日之功,勢頭正盛之時何以進行重新命名?若突然對名字進行改動,可能造成消費者混淆品牌認知,甚至導致降低品牌好感,不利於品牌的文化內涵和形象宣傳的延續性,甚至還有可能錯把‘李逵’當‘李鬼’。”
如此看來,找到“蹭熱度”的正確打開方式,還是一門大學問!(大眾日報記者 田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