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汶南村鄉村振興工作專員亓俊蒙在直播間宣傳東汶南村姜産品。
今年3月1日,萊蕪區高莊街道迎來了第二批鄉村振興工作專員,共70人。截至目前,高莊街道一共有89名鄉村振興工作專員,這是一支充滿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年輕隊伍。他們就像是89粒放飛夢想的種子在高莊街道落地生根。
雖然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但現在他們都懷揣著同一個夢想,那就是為家鄉的振興出一份力。他們年輕有活力,積極投身到最基層,在廣闊天地裏擼起袖子加油幹。在“兩委”換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當前各項重點工作的具體實踐中不斷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難捨故土的“自主創業人”
高莊街道老君堂村鄉村振興工作專員亓帥,是土生土長的老君堂村人。他畢業于聊城大學,畢業後自主創業,開辦了一所培訓機構,當起了老闆,短短幾年內就讓機構步入了正軌。正當事業越來越紅火的時候,他卻帶著滿腔熱血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今年“兩委”換屆選舉,亓帥承擔起老君堂村“宣傳員”的工作。他除了每天走村入戶、挨家挨戶宣傳政策,還利用微信渠道聯繫在外務工人員,回鄉參與換屆選舉工作。他把“兩委”換屆工作中的新政策和指標要求一一給大家解釋,又將走訪調研中掌握的第一手資訊反饋給黨建工作區,及時回應群眾的關切與疑惑。在他的協助下,老君堂村如期完成“兩委”換屆工作,亓帥本人也成功當選村委會委員。
“我生在老君堂、長在老君堂,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感情,説不上什麼遠大的志向,只希望能為老君堂村的振興貢獻微不足道的力量。”樸實的話語、簡單的心願,就是很多鄉村振興工作專員放棄城市生活、返鄉揮灑青春的理由。
直播帶貨的“歸雁大學生”
一部手機、一盒“姜尚”産品、一播就是幾小時;一桶塗料、一把刷子、一幹就是幾天;一台電腦、一摞材料、一錄就是幾週……“農村工作比較繁雜,啥活兒都得幹,確實很忙很累,但選擇回來,就得擔起這份責任。”東汶南村鄉村振興工作專員亓俊蒙在忙碌的直播間隙這樣對記者説道。
東汶南村以生薑生産聞名,在20世紀80年代,十里八鄉都知道“進了汶南別説富,家家都是萬元戶”,但後來由於跟不上市場變化,逐漸失去了特色。2014年,在外地創業的亓新華,通過高莊街道“能人回引”工程,回到東汶南村擔任黨支部書記。為了重振生薑産業,他先後招回周邊村裏考出去的十幾個大學生,帶他們一起種姜賣姜,打造生薑品牌。其中,亓俊蒙就是這“歸雁”隊伍裏的一員。
在農村,電商基礎還是比較薄弱。年齡稍大一點的,別説網店,打字對他們來説也很有難度。相比之下,直播帶貨的門檻就比較低了,農民接受程度很高。“以前我也認為做農業比較低端,但是,東汶南村‘農産品+電商’的成功經驗讓我認識到,農村的廣闊天地,肯定會大有作為,我會繼續在這裡紮根,讓更多的人看到、吃到我們的汶南姜。”亓俊蒙説道。
在亓俊蒙這些“歸雁”大學生的積極努力下,2020年,東汶南村生薑年銷售額達到2000余萬元。
不忘初心的“最美準媽媽”
走進坡草洼村村委會辦公室,會看見一個已經進入孕晚期的“準媽媽”在電腦前專注工作。寒來暑往,即使孕肚逐漸明顯,但坡草洼村鄉村振興工作專員孟慶燕並沒有放鬆對工作的要求。
每天,表格文件的上報、會議記錄的整理、黨費收繳、黨建材料的整理……看似瑣碎的工作,需要的不僅僅是細心和耐心,更是把每件小事做細、做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小孟來之前,我們坡草洼村“兩委”成員年齡都在50歲左右,我們村有接近2000口人,工作量比較大,再加上不熟悉電腦、智慧手機等操作,有些工作做起來有難度。咱們市委組織部出臺的鄉村振興工作專員政策真的是太好了,給我們村莊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小孟工作認真,又熱心,經常教給我們怎麼用這些智慧設備。”坡草洼村黨組織書記亓軍説道。
“我們正處在最好的時代,所以,更應該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發揮最大的光和熱。”孟慶燕説道。(濟南日報記者 亓楠楠 通訊員 郝姍 秦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