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濟陽這片熱土上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近年來,濟陽區濟陽街道繪出一張新時代藍圖:以建設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為契機,緊緊圍繞“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依託“黃河情、稻花香”美麗鄉村片區建設,把原有散落在鄉村的精品和亮點串點成線、連線成片、聚片成帶,打造全域旅遊大格局。
如今,隨著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建設高標準推進,一幅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鄉村振興美麗新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激發出綠色發展新動能。
“採摘+旅遊”拓寬農民致富門路
6月13日上午,陽光下,鳥語花香、蟲鳴蛙唱,在濟陽街道開心農場,黃澄澄的杏兒綴滿枝頭,散發出陣陣濃郁果香。遊客們穿梭于林間,盡享遊玩採摘的樂趣。每年6月,到濟陽街道採摘凱特杏、度假休閒成為市民的打卡必備節目。
開心農場地處黃河大堤濟陽街道羅家村段,因黃河水灌溉,沙土地種植,加上充足的陽光照射,該農場種植出的凱特杏以肉厚核大、口感甜糯遠近聞名。農場種植凱特杏已有21年的歷史,其核心採摘區佔地近百畝,主要有凱特杏、曙光油桃和李子,年産量達80萬斤。目前,凱特杏進入最佳採摘時間,油桃、水蜜桃、李子也將依次成熟。
大力發展“杏福”經濟、鄉村旅遊,羅家村逐步形成了四月賞花、六月摘杏、九月看落葉的旅遊特色,成為遠近聞名的“十里杏花村”網紅打卡景點。
作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之一的羅家村,依託凱特杏種植優勢,借助靠近濟南市區的地域優勢,大力發展以觀賞、採摘為主的鄉村旅遊業。同時,加快推進桃樹、李子樹等多産業鏈延伸,遊覽時間和觀光類型進一步拓展。今年,開心農場與多家電商平臺簽訂了凱特杏的行銷協議,為發展鄉村旅遊注入新活力。
近年來,濟陽街道不斷優化農業産業結構,大力引進瓜菜優良品種,依託黃河資源,實施科學栽培管理,積極推廣無公害標準化生産技術,瓜菜産量、品質、農民收入逐年提高,進一步加快了鄉村振興步伐。
“水稻+旅遊”打造沿黃稻區風景觀光帶
沿著黃河一路走,穿越村居,觸摸並感受著這片希冀土地上的鄉村脈動,每個村居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情——
稻區裏的高樓村,建成佔地40畝的“山東省首家水稻研學基地”,每逢假期,都會有一批“小稻農”跟隨父母一起享受耕種的快樂。豐收之際,萬畝稻田美景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在葛店村,稻田養蟹已成為當地農戶增産增收的“致富寶”。稻田養蟹,將無公害優質稻米生産和田蟹養殖有機結合起來,提高種植業和養殖業經濟效益,實現稻蟹雙豐收;
遊完稻田、賞完稻景,再到稍門村地地道道的農家樂小院——“老街菜館”蒸一碗醇香的米飯,喝一口鮮美的“黃河鯉魚”濃湯……
立足於打造濟陽城郊農耕文化首選旅遊地,濟陽街道依託水稻種植産業,啟動“水稻+”鄉村旅遊新模式,積極推進以“兩核兩帶四區”為空間結構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建設,深入挖掘稻田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等農村旅遊新業態,並依靠得天獨厚的黃河水資源和氣候條件,重振黃河大米品牌,推出的“稍門”、“名遠香”、“旭豐玉金香”等品牌黃河大米,先後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稻博會金獎等多項殊榮。
眼下,濟陽街道正以水稻為紐帶,重點打造沿黃稻區風景觀光帶,奮力探索有産業、有顏值、有鄉愁、有活力的特色鄉村振興之路,真正讓生態美起來、産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
“民宿+旅遊”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
走進庭院,可以欣賞典雅精緻的龍格黑陶;走出院落,可以體驗果蔬採摘等休閒活動……位於濟陽街道董家村的易豐居民宿,是集住宿、餐飲、農耕採摘、黑陶體驗為一體的“農家大院”。
董家村位於黃河沿岸,村子在發展鄉村旅遊方面有著絕佳優勢。自2019年起,易豐居民宿利用該村閒置民房,融合濟陽非遺文化、自然環境、北方民俗,開闢出一條“民宿+旅遊”的致富新路。
在易豐居民宿不遠處,濟陽黑陶展館已經進入裝修收尾階段。黑陶技藝作為濟陽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推進董家村文旅融合的重要一環。在這裡,將開設黑陶技藝課堂,開發“非遺傳承+研學”的文化體驗項目,一方面吸引遊客來感受傳統文化,另一方面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這幾個沿黃村的發展只是濟陽街道鄉村旅遊發展成果的一個縮影。
去年,在第三批全省“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典型鄉鎮(街道)入選名單上,濟陽街道名列榜首。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衛生鎮、山東省旅遊強鎮、全市脫貧攻堅先進集體……一項項沉甸甸的榮譽背後,既是對街道推動鄉村振興的肯定,也是對下一步繼續推進鄉村振興的激勵。
2019年,濟陽街道成立了“稻花香、黃河情”鄉村振興樣板帶綜合委員會,打破原有地域限制、行政壁壘,打造農村區域化黨建聯合體,通過黨建引領、區域聯動,實現優勢互補,10個村(居)抱團發展,打造具有黃河風情、濟陽特色的齊魯樣板美麗鄉村。目前,10個村莊都有了各自的産業,特色逐漸凸顯。
濟陽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興泉介紹:“下一步,我們計劃引進專業團隊,對10個村莊進行整體打造,遊客從朝陽居體驗‘斜’文化後,可以到宋家村、羅家村採摘,晚上住在董家村品民俗,帶孩子製作黑陶……未來,10個村莊將會在黃河沿岸形成一條集生態旅遊、現代農業、文化休閒于一體的沿黃精品鄉村風貌帶,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學的鄉村振興濟陽樣板。”(濟南日報記者 張群 通訊員 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