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家小院裏或者房前屋後,一個集生態凈化、生物凈化于一體的原位生態凈化槽就能讓生活污水完成“變身”——污水經隔油沉澱一體池、無動力生態凈化槽處理後,可用於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不僅實現污水“變廢為寶”,還能起到改善農村景觀的效果。
這是蒙陰縣根據自身山區村莊居住特點,探索出的農村污水治理三種生態化治理模式之一。原位生態凈化槽、微生態潛流濕地、強化快滲池,這三種治理模式,在污水治理設施上栽植蔬菜、花草,進而實現農村生活污水就地處理、綜合利用。今年6月,我省召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會議,對蒙陰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進行了現場觀摩。
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的重要內容。2019年以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關於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積極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立足我省農村實際,以污水減量化、分類就地處理、迴圈利用為導向,以打造“秀水鄉村”品牌為抓手,走出一條符合我省實際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之路。截至7月底,全省新增完成農村環境整治的行政村756個,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驗收的行政村670個,完成農村生活污水鞏固提升驗收的行政村105個,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驗收134處。
在工作推進中,我省注重加強技術指導提升治理水準。印發《山東省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施方案編制大綱》,指導16市170個縣(市、區,含高新區、開發區等)和20個連片治理區編制完成實施方案。先後印發2批《山東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適用方式與技術彙編》,組織開展符合“十四五”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標準、適合山東省實際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案例徵集工作,編印《秀水鄉村建設—山東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案例彙編(一)》,指導各地選擇合適的治理方式、工藝流程、設備選型。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組成工作幫扶組,赴16市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幫扶,提升污水治理水準。
污水處理設施建得成,還得用得好。近年來,隨著農民用水設施的改善和生活水準提高,大批污水處理設施建成並投入運營,促進了農村環境面貌的改善。但一些農村的污水處理設施實際利用率並不高的問題也隨之顯露,主要涉及建設運營經費不足、運作管理不規範等問題。
五蓮縣抓住建設管理這個“關鍵”,加快全域系統治理。一方面將水利、住建、生態環境部門的供排水項目資金,全部整合到縣水務集團,集中財力辦大事;另一方面,通過爭取專項債券和政策性貸款等方式,融取資金2億元,進一步緩解了投資壓力。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直接關係到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省堅持走符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治理路子,根據農村特點分區域分類別選擇治理模式,補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短板,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十四五”期間,我省將開展新一輪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鞏固提升工作,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 本報記者 陳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