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岱財評|履約工作最重!碳排放權交易,山東準備好了嗎?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上線交易,首批納入全國碳排放交易的為發電行業,全國共有2162家,這其中,山東就佔了330家,也是全國唯一一個超過300家的省份。如今,距離第一個履約週期截止日期越來越近,山東準備好了嗎?而這項工作又將對山東的節能降碳帶來什麼影響?
什麼是碳排放權交易?通俗點講即國家對重點排放企業分配一定的碳排放配額,在排放總量不突破的前提下,企業可以賣出或買入碳排放配額,使配額變資産、變資本。比如A企業與B企業各有20單位的配額,但A企業只排放了15單位的量,B企業排放了22單位的量,那麼B企業就可以從A企業購買2單位的配額。
碳排放市場交易機制,可推動碳市場管控和高排放行業産業結構調整和綠色低碳化,促進高排放行業率先達峰。為碳減排釋放價格信號,提供經濟激勵機制,可以將資金引導至減排潛力大的行業企業,推動低碳技術創新。同時,通過構建全國碳市場的抵銷機制,可以促進林業碳匯增加,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和生態保護補償,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産和消費方式。
按相關要求,各省市區要確保2021年12月15日17時前本行政區域95%的重點排放單位完成履約,12月31日17時前全部重點排放單位完成履約。對於履約工作最重的山東而言,這項工作的挑戰比其他省份要大得多。
一方面,由於山東發電行業重點排放企業數量多、基數大,中小型熱電企業和企業自備電廠多,存在配額缺口的重點排放企業數量比其他省份多。另一方面,山東企業未經歷過近年來的試點運轉,直接面向全國市場,缺乏碳資産管理知識和經驗。部分企業對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存在觀望心態,重視程度不夠,管理力量薄弱,對政策規定認識理解不到位,沒有開展燃煤單位熱值含碳量實測,導致碳排放配額存在缺口。
形勢嚴峻,是挑戰但也正是機會。碳達峰、碳中和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山東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這項工作,近年來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努力推動産業結構“脫胎換骨”,在能源結構優化中持續“降碳”。做好碳排放權交易工作,可利用碳排放權交易杠桿,促進全省企業節能降碳,推動能源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升級,有效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對這項工作,山東下了很大力氣多方面研究推動,一方面加強政策宣傳,積極對重點排放企業開展培訓,一方面採取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了16家第三方核查機構,對700多家重點排放企業2020年度碳排放情況進行核查,還積極做好服務管理工作,支援濟南建設山東碳排放交易服務中心,為企業碳排放權交易做好相關服務。
隨著第一個履約週期截止日期的臨近,山東正加緊指導督促重點排放企業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週期碳排放配額清繳工作。截至2021年11月23日,330家企業中除2戶因企業資料修改正在補充完善外,其他328家重點排放企業都已經完成了交易賬戶的開立工作。累計已共有27家重點排放企業參與交易,全國碳排放配額累計買入量458.37萬噸,成交額1.95億元;累計賣出量240.48萬噸,成交額1.08億元。
隨著相關法規、標準和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企業認識程度的不斷提高,這項工作的成效必將逐漸釋放凸顯。而發電行業只是先行者,下一步其他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也將逐步納入碳交易市場,配合固定污染源減污降碳源頭管控,必將對全省産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調整産生積極的影響。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小菊 報道 策劃 齊淮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