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點亮心燈!山東建立健全五個子體系呵護學生心理健康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聯合省衛生健康委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全省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設的意見》(魯教思字〔2021〕1號,以下簡稱《意見》)。5月25日,省教育廳舉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聞通氣會,對《意見》進行了解讀。
《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麼?有哪些亮點?為構建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作出了哪些重點安排?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快速轉型期,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個體心理行為問題及其引發的社會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和公共安全的危險因素。青少年階段正處於人生成長的關鍵期,自身知識和社會經驗不足,在學習、生活、就業、適應環境和人際關係等方面壓力不斷增大,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率和心理障礙患病率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年,我國青少年有輕度抑鬱的比例為17.2%,有重度抑鬱的為7.4%;大學生有輕度抑鬱的比例為18.5%,有重度抑鬱的為4.2%。
規劃建立健全五個子體系
《意見》詳細規劃了包括課程體系、宣傳普及體系、諮詢干預體系、教師隊伍建設體系、組織保障體系等在內的五個子體系。
建立健全課程體系。這是根本。強調各地各高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學校整體教學計劃,建立健全課程體系;明確要求普通中小學要開設心理健康校本課程或專題教育;中等職業學校要辦好《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高校要普遍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共必修課,設置2學分、32—36學時,鼓勵開設各具特色的選修課程。強調分階段設置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明確提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階段的目標要求。強調要提高課堂教學品質,形成符合不同學段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明確提出各級教研機構至少配備1名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
完善宣傳普及體系。這是基礎。強調要加強宣傳引導,組織創作、展示心理健康宣傳教育精品力作和公益廣告。鼓勵學生依託心理健康教育社團等組織,開展朋輩心理支援活動。強調辦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定期舉辦“5.25”心理健康日、心理健康教育月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心理素質拓展活動,要求學校落實學生體育鍛鍊時間,促進學生每天與同學、家人保持有效溝通交流。
強化諮詢干預體系。這是重點。強調加強諮詢(輔導)服務,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向學生提供系統、專業、及時的心理健康指導與諮詢服務,提出學校可通過購買專業服務等形式開展心理輔導與諮詢服務。強調強化預防干預,借助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資訊技術,建立健全心理危機預防和快速反應處置機制,要求學校完善心理測評篩查方式,優化量表選用,每學年至少開展1次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篩查,對重點群體加大篩查力度,及時制定干預方案和救濟措施。提出通過醫教結合、醫教協同方式,建立心理危機轉介診療機制。強調建立心理建檔轉接機制,面向所有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健全學生心理檔案轉接機制,強化學段之間的聯動配合;要求遵循保密原則,建立心理健康數據安全保護機制,保護學生隱私,杜絕資訊洩露。強調推進大中小學全部建立心理輔導室(教育與諮詢中心),規範運作使用,提出2023年前建設50個高校心理健康省級示範中心。
健全教師隊伍建設體系。這是關鍵。強調加強專兼職教師配備,各中小學至少配備1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超過1000人規模的學校必須配備專職教師,酌情增加兼職教師配備,編制從學校總編制中解決;各高校按師生比不低於1:4000比例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每校至少配備2名,要求各學校于2022年前配備到位。強調建立健全培訓培養體系,明確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責任,抓好專業系統培訓,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納入教師培訓計劃,對專職教師每年應進行不低於40學時的專業培訓。強調完善評價保障制度,中小學要把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納入各學科教師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引導每位教師重視和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學校要根據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崗位職責和特點,設置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內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面向師生和家長開展的各類心理健康諮詢與輔導活動等計入教學工作量;高校要將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納入專職輔導員序列管理。
構建組織保障體系。這是統領。強調加強組織領導,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對各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高校黨建、績效考核,納入文明校園創建評估體系,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強調加強協調聯動,建立學校、家庭以及各部門溝通協作和聯防聯控機制,要求學校每年對學生家長開展至少1次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強調建設省、市、縣(市、區)三級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服務平臺。強調加強學科專業和人才支撐,鼓勵高校開設諮詢心理學專業,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應用研究,促進研究成果轉化應用。
此次《意見》有哪些創新和亮點?
突出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化。堅持系統思維,堅持一盤棋思路,注重解決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碎片化的問題,整體規劃各學段課程教學、建檔轉接、諮詢干預、平臺保障等,充分整合學術、學科、實踐等教育資源,使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能夠體現出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特點,推動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能夠在各學段有序無縫轉接,盡可能確保有需求的學生得到心理健康相關的持續服務,推動構建學段銜接、上下聯動、運轉高效的工作體系。
突出課程的根本性作用。課程教學是教育的基石,也是相關學科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石。以前,大部分地方、學校都沒有開設心理健康專題教育或課程,教育內容分散在安全教育、思政課等課程中。沒有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無法實現系統化開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渠道空間非常有限。《意見》明確提出,各地各高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學校整體教學計劃,構建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並對大中小學課程設置、教學目標和內容提出具體規劃和要求,為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突出各方協調聯動。堅持“大健康”理念,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推動學校、家庭、社會整體聯動。在學校內部,通過把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納入各學科教師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在各類教師培訓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內容等方式,引導每位教師重視和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家校共育方面,要求學校每年對學生家長開展至少1次心理健康知識培訓,通過家委會、家長學校等平臺強化協調聯動。在社會層面,推動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加強與文明辦、衛生健康、公安等部門以及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等溝通合作,建立溝通協作和聯防聯控機制。特別是通過醫教結合、醫教協同方式,建立心理危機轉介診療機制,暢通從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機構到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的心理危機轉介綠色通道,及時轉介疑似患有嚴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學生到專業機構接受診斷和治療。
突出平臺的支撐輻射作用。好的平臺能夠將分散的、孤立的個體力量,通過資源整合共用,推動形成合力,産生1+1>2的效果。為此,省教育廳決定設立山東省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中心,支援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依託學校(包括高校)或其他相關機構設立本級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服務中心,形成完備的省、市、縣三級平臺,切實發揮專業指導、輻射引領作用。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原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