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突破·新局——高品質發展看山東丨“萬億之城”濟南的“含金量”與新機遇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濟南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加快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的起步之年。由山東廣播電視臺聯合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推出的《突破·新局——高品質發展看山東》融媒體系列訪談節目,近日將目光聚焦泉城——在GDP突破萬億元大關鼓舞下,濟南正鉚足力氣再出發,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推動高品質發展邁出更大步伐奠定堅實基礎。
國家戰略接連“點名”,“萬億之城”成色十足
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0140.9億元,成功晉級“GDP萬億元俱樂部”,位次提升到全國城市第19位,這是2020年濟南“破萬億”征途中的亮眼數據;2021年第一季度地區生産總值2456.7億元,兩年平均增長5.9%,分別高於全國、全省0.9、0.5個百分點……這是邁入“GDP萬億元俱樂部”後首個統計週期濟南交出的“答卷”。近日,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也深度聚焦濟南,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發展、“GDP萬億元俱樂部”等話題進行了精彩闡述,並代表濟南發出邀約:共謀發展,濟南期待你的到來!
回顧2020乃至過去的五年,高品質發展的“濟南路徑”清晰可見。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是濟南迎來的首個重大國家戰略。面對難得的歷史機遇,濟南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如此迫切地想要融入到國家戰略中來——今年濟南有300個市級重點項目,總投資1.6萬億元,而這裡頭大多數都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貫徹實施緊密相關。
融入國家發展格局,還需要一個更符合當下和未來發展的城市框架。“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新十字方針的提出,讓濟南的城市發展格局和發展方向有了歷史性跨越和升級。
3月11日,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獲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被列入其中。濟南成為繼雄安新區之後,全國第二個擁有起步區的城市;4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函原則同意《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5月5日,濟南市委常委會乾脆將會場“搬”到了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正在建設的項目現場,研究部署起步區建設下一步工作,足見重視程度之高;5月8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公佈——濟南現有城區建設規模726平方公里,而橫跨黃河兩岸的起步區初步規劃面積798平方公里,它複製了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新區、國家自主改革創新試驗區、國家全面改革創新試驗區這四大區的經驗和政策。“這就是我們北方的深圳,北方的浦東,未來的北方,要看我們的起步區。”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表示,798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將是濟南的未來之城,希望之城。
圖/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示意圖。
“京滬會客廳”為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再提速
除了謀劃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盤點今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詞,“京滬會客廳”位置顯要。“著力吸引集聚京津冀、長三角開放資源,建好用好‘京滬會客廳’,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接地、央企和跨國公司北方總部基地。”雖只有短短數十字,卻讓人對濟南集聚用好兩大城市群資源、加快高品質發展的未來心生更多期待。
當然,建設會客交流平臺,不僅要為己所用,更要服務整個省會經濟圈。濟南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謝堃表示,當前山東正加快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總體佈局,自去年6月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啟動以來,圈內7座城市迅速建立了合作交流機制和戰略協作框架,在交通互聯、政務服務互認和公共服務互通方面迅速破題。2020年,省會經濟圈的常住人口、地區生産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指標均超過全省總量的1/3,地區生産總值達27466億元、增長3.8%,高於全省0.2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三大經濟圈之首。
圖/在省會經濟圈“社會保險個人網上服務專區”頁面,點擊任意城市名稱即可辦理相關城市社保業務。
共繪一幅圖,打好一張牌。截至目前,個人參保繳費證明查詢列印等六大社保業務已實現省會經濟圈內各地市通辦;近日,省會經濟圈7地市又聯合舉辦了52家龍頭企業參與的雲端招聘,發佈了3680個需求崗位;此外,濟南、淄博、濱州、東營4市之間普通門診異地聯網直接結算的試點也先行啟動;當前,7市正在圍繞旅遊資源形象設計、線路標準、宣傳推廣等統一標準,不久的將來,借助1小時通勤圈,7市都能成為彼此市民休閒的“後花園”。
“硬核”産業支撐強省會建設,市民樂享更多“紅利”
無論是大的國家戰略推進還是省市政策的施行,都離不開産業發展的助推——強省會,首先要“強産業”。
從去年8月起,濟南篩選了新一代資訊技術、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量子、空天資訊、生物醫藥等十個重點産業實行“鏈長制”。截至目前,已經在多個領域取得初步成效。
伴隨著世界首條空間行波管自動化裝配試驗線等重點項目投入使用,“濟南造”行波管已實現量産,初步達成4億元意向訂單。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山東微波電真空公司已完成了對行波管自動化設備製造商和原材料製造商收購,分別將其從深圳和德州遷至濟南,實現了行波管自動化生産設備和原材料生産本地化,有效解決了産業發展“卡脖子”問題。
作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的主要引擎,近年來,在去落後産能、推進傳統産業片區改造和降低能耗、煤耗等方面,濟南始終堅持“壯士斷腕”的決心,“十四五”期間具備了輕裝上陣的優勢。下一步,濟南將在相對齊全的産業門類中找準發力方向,精準把握壯大優勢産業、培育高端前沿産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産業三者的關係,不斷增強産業引領作用,提升産業支撐能力。
不斷壯大的經濟“蛋糕”,也為工作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帶來了種種“紅利”。
以當前市民關注度最高的醫療衛生保障能力為例。截至目前,濟南已經謀劃實施了市中心醫院(東院區)、山東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區等一批重大衛生項目。“十四五”期間,還將在積極打造區域醫療中心、做好重大疫情應急物資的産能保障和區域佈局準備、引導優質醫療資源向新城區和基層延伸等方面做好大文章。
除此之外,近年來省會濟南的人口吸引力不斷加大,預計“十四五”期間還將保持旺盛的人口聚集勢頭。近年來,濟南市不斷破解教育領域“疑難雜症” 推動教育高品質發展,進一步增強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
伴隨著城市蝶變,泉城濟南正變得更美更凈更親更暖,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嚮往之城”。而越來越多的“高品質GDP”,將支撐錨定坐標、迎機而上的濟南,在強省會建設新征程上繼續向更高目標衝刺。
閃電新聞記者 楊玉金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