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淄川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部分黨員走進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馬鞍山抗戰遺址,開展“重走革命道路,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活動。黨員們被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深深感染,紛紛表示一定銘記歷史,繼承革命先烈遺志,立足崗位實際,以優異的工作成績建設祖國。
淄川區擁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富的紅色資源,19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後,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等先後到淄川傳播革命火種,領導礦工運動,並建立了直屬黨中央領導的山東省第二個黨組織——中共淄博支部。像馬鞍山抗戰遺址這樣的紅色革命紀念設施,全區共有25處,包括1處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1處國家級抗戰遺址。
用情用力 精心修繕
去年以來,淄川區專門制定出臺了《淄川區烈士紀念設施規劃建設維護管理方案》等文件,累計投資680萬元,對全區25處革命紀念設施實行環境綠化、修繕設施、測繪定界、烈士事跡發掘等改造提質工作,全區革命紀念設施環境面貌煥然一新,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鮮活教材。
淄川區社會各界力量自發參與,積極挖掘、修繕革命紀念設施,有效實現了政府、社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今年6月18日,淄川區嶺子鎮黃家峪村農民黃慶祝自費228萬元建設的“黃家峪慘案紀念館”正式啟用,為紅色文化增添了新亮點;同日,嶺子鎮“衝山阻擊戰英雄紀念碑亭”舉行落成儀式,建設資金200多萬元同樣來自社會力量;另外,通過舉辦“緬懷英烈 感恩思源”活動,籌集愛心捐贈資金90萬元,全部用於革命紀念設施修繕改造。
強化管理 精細守護
對於革命紀念設施,淄川區堅持實施精細化管理。一方面,加強執法監管,依法嚴厲打擊非法侵佔烈士紀念設施的行為。另一方面,創新管理舉措,制定了區、鎮、村分級保護管理制度,成立區英雄烈士紀念設施志願服務隊,遴選政治覺悟高、責任心強的退役軍人擔任管護員,並定期開展教育培訓,提升工作能力,實現了革命紀念設施管理維護制度化、規範化、專業化。
“我們根據各鎮、街道檢查考核情況,對村居每季度發放一次革命紀念設施管護補助費,專款用於管理維護。”淄川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翟配海説。目前,淄川區各鎮、街道,對轄區內的革命紀念設施,每月開展一次檢查考核,村居每週至少開展二次檢查,專職管護員每天打掃清理環境衛生,做好日常管護。
挖掘整理 弘揚展示
淄川區深入挖掘英烈事跡、烈士資料,不斷充實烈士紀念館珍藏內容,適時更新、展出、陳列,並運用現代手段提升展示水準,讓後人銘記紅色史實、傳承紅色基因。
集中梳理區內發生的王盡美、鄧恩銘在淄川建立魯中第一個紅色支部傳播共産主義思想、八路軍山東抗日遊擊隊第四支隊與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一部磁窯塢會師、陳毅粟裕大軍在蒲家莊休整、太河慘案、馬鞍山抗日保衛戰等有影響力的歷史事件,展示本地紅色資源的深厚內涵。此外,先後出版了《浩然正氣——淄川區著名烈士事跡選》《紅色太河》《紅色千峪》等紅色專輯書籍,累計220余萬字。
□本報記者 趙希翔 特約記者 閆盛霆 通訊員 唐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