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售出國産聲學釋放器“第一單”
日前,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錶研究所成果轉化公司青島泰戈菲斯海洋裝備股份公司交付了來自中國海洋大學的“訂單”,售出了公司生産的第一件國産聲學釋放器。目前,國內只有青島泰戈菲斯實現了該海洋裝備的産業化,這也意味著該訂單是我國國産聲學釋放器市場的“第一單”。
青島泰戈菲斯總經理崔波用“戰戰兢兢”來形容3年來的産業化之路,而最終實現“第一單”的突破,對他而言則意味著“對産品的品質充滿信心、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曾幾何時,國産高精尖海洋設備即使研發出來了,涉海高校院所往往也不敢使用,而中國海洋大學這一舉足輕重的訂單,實現了該海洋裝備“有貨無市”的突破。
“聲學釋放器最初主要應用在海洋工程領域,隨著海洋科考等活動的興起,成為保障多種海洋儀器設備實現布放和回收的必要裝備。”崔波介紹説,該裝備主要由水面甲板單元和水下聲學釋放單元兩部分構成,前者可在科考船上對水下聲學釋放單元進行控制和狀態顯示,而後者通過接收指令完成脫錨,實現對水下潛標系統等海洋裝備的上浮和回收。
據了解,水聲通信是迄今為止唯一可以進行水下遠端資訊傳輸的有效技術手段。在水面以上,無線電通信是常用的資訊傳遞方式,但在水中,即使功率大如雷達的無線電系統,其傳輸距離也難以超過幾十米。相比而言,聲波在水中傳播距離遠、能量損失小,採用水聲學原理研製的聲學釋放器,在海洋中最遠可以傳輸12公里。
“聲學釋放器最核心的部件是收發合置換能器,一收一發,相當於人的耳朵和嘴巴,直接關係到整個系統的可靠性、通信速率和通信距離。” 青島泰戈菲斯的“技術支援”來自海儀所,後者近年來致力於海洋裝備國産化、“卡脖子”技術方向的突破。海儀所所長鄭軼介紹説,他們有感於國外對類似産品的禁運政策,研發伊始就立志研製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産品,通過創新性地使用國産元件進行變通替代,解決了遠距離水聲通信、低功耗、可靠性等多項關鍵技術,其性能參數均已達到國外同類産品水準。
技術取得突破後,海儀所聯合青島大榮時代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青島泰戈菲斯産業化公司。“多年來,聲學釋放器市場基本被美國和法國的品牌壟斷,我們生産的國産設備一度處於‘求人免費使用’的境地,産業化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崔波説,聲學釋放器本身價格就較高,在實際使用中搭載著各種昂貴的海洋設備,出於使用習慣、可靠性等因素考量,國內涉海高校院所往往會優選國外設備。
如此看來,中國海洋大學的“訂單”顯得難能可貴,而這也並非是一次“衝動”的選擇。3年來,青島泰戈菲斯生産的國産聲學釋放器歷經上百次試驗、改進,2020年下半年經過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項目試用,初步反饋結果“有口皆碑”,這讓不僅看重設備指標而且強調實際應用的國內高校院所看到了希望。據了解,海大購置的國産聲學釋放器將於今年隨“東方紅3”科考船出海使用,通過布放和回收將進一步驗證和改進該設備的可靠性。
“從求著高校院所免費使用、不斷改進,到正式售賣出第一單,我們對産品的品質充滿了自信。”崔波説,他們更對未來充滿期待,不僅僅是因為賣出了一件産品,更是因為國産海洋裝備“使用-反饋-改進”的生態圈正在逐步建立,國産自主智慧財産權海洋裝備佔據越來越多市場份額的夢想將不再遙遠。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