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全省種業高品質發展專題會議在濟南召開。近200分鐘的會議時間裏,與會人員就保障種業安全、突破種業“卡脖子”問題踴躍發言、共謀良策,現場氣氛熱烈。
糧食是社稷之本,種業是糧食之基。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作為農業大省、種業大省,打贏種業翻身仗,山東義不容辭,責任重大;促進種業高品質發展,對於我省保障糧食安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意義重大。
保護利用好種業“硅片”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種質資源是“晶片”中的“硅片”。誰擁有豐富的種質資源,誰就佔據育種乃至整個種業發展的先機。
資料顯示,目前,山東發現的農業資源有1000多種,依託育種單位建立的種植資源保護中短期庫(圃、區、場),已累計收集保存種質資源和遺傳材料16萬餘份,約佔全國10%以上。
“山東種質資源豐富,品系數量眾多,但種質資源鑒定評價與創新利用還不夠,種質資源保護體系未建立,現有的資源庫保存容量也不足。”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東建議,結合近期我省即將完成的“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加強重要資源的鑒定評價和利用研究,依靠優質種質資源培育突破性品種,實現種業自立自強。
打贏種業翻身仗,核心是種質和技術。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陳學森表示,要進一步加大種質資源評價挖掘與創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創制優異種質,研發高效技術,為突破性大品種培育提供種質和技術支援。”
“著眼卡點、短板,山東將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行動,全面做好農作物、畜禽、水産資源普查收集,健全資源登記保護和交流共用機制,從根本上解決種質資源長期戰略保存能力不足和轉化利用率低的問題。”省農業農村廳主要負責人表示。
提升種業自主創新能力
有兩組數據值得關注。
2020年,山東糧食總産、單産雙創新高,總産連續7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這其中,種業科技貢獻率達47%,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個百分點,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8%。
1995年,山東在全國率先實施良種工程,目前主要糧食作物品種基本實現自給,設施果菜品種基本改變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自主品牌覆蓋率由原來的20%增加到80%以上。
與會專家認為,良種培育從源頭上為糧食增産發揮了核心作用,為糧食安全提供了強大支撐。面臨國際競爭和農業高品質發展的新要求,早日實現重要農産品的種源自主可控,必須在提升種業自主創新能力上再發力。
趙振東建議構建“企業+科研+推廣”三位一體的良種聯合攻關機制,統籌用好多方資源優勢。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寶維建議,探索成立以企業為責任主體、高校院所專家為技術支撐的聯合攻關組,實行項目首席專家制,夯實企業主導育種的基礎。
“山東奶牛種業市場佔有率排名全國第一,但我們的高端市場對外依賴度高。打好奶牛種業翻身仗,突破技術壁壘,需要建設自己的奶牛核心育種場,不斷培養種業高層次人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所長黃金明説,良種培育,動物“種子”同樣不能忽視。
省科技廳主要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山東將加大種業研發投入,深入實施育種全産業鏈攻關,另一方面支援鼓勵企業牽頭承擔育種工程項目,配齊資源,解決科技人才匱乏和經費投入不足問題。
培育“大塊頭”龍頭企業
種業強,企業必須強。
山東有持證種業企業2400多家,其中上市企業8家,農作物、畜禽、水産種業企業年銷售收入均佔全國的1/10以上,種業企業總體規模及實力居全國前列,涌現出登海玉米、希森馬鈴薯、華盛蔬菜等全國領軍企業。
“企業數量雖然不少,但多數規模較小、實力較弱,缺少‘大塊頭’龍頭企業,競爭優勢不明顯。”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普遍認為,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産業主體是一道緊迫課題。
以種業龍頭企業登海種業為例,去年企業營業收入9億元,但僅相當於湖南隆平高科的27%。“希望政府集中資源扶植大型種子企業,根據企業需求實行‘一企一策’精準扶持,助力企業做優做強。”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顏理想建議。
針對山東企業普遍存在的研發能力不足問題,山東壽光蔬菜種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欣慶建議,成立現代種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援具有育種能力、市場佔有率高、經營規模大的種業龍頭企業,以此提高種子産業整體發展水準和供種保障能力。(記者 劉兵 李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