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市民在大嶗櫻桃谷採摘櫻桃。 霍璟祎 攝
櫻紅五月,青島一年一度的“櫻桃季”如約而至。5月13日上午,“百年初心櫻你而來”第26屆嶗山北宅櫻桃節在大嶗櫻桃谷啟動。這一自1996年起連續舉辦至今的節慶品牌活動,正式拉開了島城櫻桃採摘的大幕。
記者採訪獲悉,由南及北,全市櫻桃主要種植區目前已全面進入豐收的高峰期———在北宅街道臥龍、東烏衣巷、涼泉等盛産櫻桃的村莊,隨處可見紅珠滿綴的櫻桃樹,42萬株櫻桃陸續成熟;在城陽山色峪,一場櫻桃山會正在進行中,這裡的4000畝紅櫻桃喜迎豐收,本週陸續成熟上市;在平度雲山鎮大櫻桃交易市場,各地客商雲集,果農的大櫻桃正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銷往全國。
小櫻桃做大鄉村旅遊産業鏈
5月13日上午,正逢晴空萬里的好天氣,大嶗櫻桃谷裏大片色澤艷紅的果子正等待市民遊客一品“初夏的甜蜜”。記者看到,在枝葉錯落的山坡上,大部分櫻桃已經成熟,不少市民三兩結對,在樹下採摘、賞玩、拍照。
而在山下舉辦的北宅櫻桃節開園儀式上,一場以“百年初心櫻你而來”為主題的文藝匯演正在火熱上演。北宅街道擁有嶗山小櫻桃、嶗山櫻桃、烏梅及早、紅燈、砂蜜豆、沙蜜脫等數十個品種,共42萬株、1.1萬畝櫻桃,是全國聞名的“水果之鄉”,每年都吸引大批市民遊客前來嘗鮮。
“以往我們舉辦櫻桃節一般重在開幕式,現在越來越注重與非遺、書畫等文化元素的融合,本屆辦節的原則就是突出特色、文旅融合、農旅結合,用更豐富多元的活動,拉長鄉村旅遊産業鏈條。”北宅街道旅遊中心負責人蘇希珠説。
為此,在持續至本月底的節慶期間,北宅街道將舉辦以“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為主題的書畫活動,推出“百年風華正青春之櫻桃紅了”篇章,邀請著名書畫家走進北宅寫意山水。此外,櫻桃節期間還將啟動“盛世櫻紅創智前行”攝影大賽,通過攝影愛好者的鏡頭,反映北宅的自然風光、人文資源、生態環境、鄉村新貌。
節日期間,北宅街道還將組織非遺文化展,舞龍、溝崖高蹺、嶗山大秧歌、柳腔等北宅非遺文化傳承人將現場為大家講解文化傳承故事,讓市民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進一步了解非遺文化知識。
山色峪4000畝櫻桃迎豐收
紅彤彤的果子挂滿了枝頭,山色峪櫻桃熟了!5月13日上午9點多,記者在城陽區夏莊街道山色峪社區看到,這裡已經熱鬧了起來,大片櫻桃已經成熟,果農正在櫻桃園內忙碌著,這時已經有不少遊客進山採摘。
“社區有8個村、1500多戶,家家戶戶都種櫻桃,總共種了4000多畝。每到旺季的時候,一天得接待兩三萬人,平均每戶每年增收2萬元左右。”山色峪社區黨總支委員孫丕正説,山色峪櫻桃還通過利群、順豐等平臺進行銷售與寄送。社區還搭建平臺,進行對外宣傳、交通疏導和環境維護等。
“家裏種了一百多棵櫻桃,一棵樹差不多結四五十斤果,産量與去年基本持平。”今年48歲的果農張德玉正在自家地裏忙活,他小時候家裏就種櫻桃,對櫻桃有很深的情感。目前,山色峪櫻桃的零售價格在20元至30元左右,入園採摘每人價格在40元左右。
為加強山色峪櫻桃品質管理,山色峪櫻桃專業合作社嚴格落實農産品品質生産管理要求,完善農産品生産、包裝、運輸、儲存、銷售等環節,聯合城陽區農業部門、街道農産品品質監管等部門進行不定期農産品品質抽查,確保農産品品質安全。
直播帶貨帶動農民增收10億元
“早上剛摘下來的‘美早’,新鮮!”5月12日早上,于展潔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位於平度市雲山鎮嶺上潤禾生態農莊的工作室,打開手機,開啟了一天的“直播帶貨”。
于展潔直播工作室所在的農莊,有50畝大棚櫻桃,是返鄉創業者楊鵬飛與父親投資打造的。這個櫻桃季,父子倆早早地與兩家電商提前籌劃,全面升級合作方式,開出包吃包住、提供直播房間等優厚條件,以“原産地直供電商直播”的方式進行線上售賣,目前日銷大櫻桃150公斤,均價高過市場批發價10%。
“雲山大櫻桃是‘國字號’的地理標誌保護農産品,各方面口碑都非常好,這是我第二年來雲山做直播帶貨了。”今年31歲的于展潔是山東煙臺人,開網店已有3年時間,以直播形式銷貨也有兩年多時間,而這兩年的春天他都選擇在雲山做櫻桃直播,從4月初到5月中旬,大約持續45天,“直播銷售效果遠遠超過傳統網店銷售,每日銷量能多一倍。”
目前,雲山鎮共發展大櫻桃4萬餘畝,其中,設施栽培面積1.5萬餘畝,被譽為“膠東大櫻桃第一鎮”。雲山鎮大櫻桃種植涉及54個村莊,種植紅燈、美早、黃蜜和先鋒等20余個品種,年産大櫻桃2500萬公斤,帶動農民增收10億元,成為全國大櫻桃的主要産地之一。
據雲山鎮黨委書記王麗介紹,雲山鎮電商的“風起雲湧”,一方面,得益於雲山大櫻桃具有農業農村部農産品地理標誌認證的“金字招牌”;另一方面,還得益於平度市實施“網際網路十服務再造”行動計劃,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完善的電商物流和支付服務體系,成為雲山大櫻桃網銷全國第一的必備條件,快遞公司在雲山鎮建立了冷鏈物流分撥中心,配備冷鏈物流車輛,直接把大櫻桃發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霍璟祎 周偉 馬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