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發改委幫扶光伏發電助農致富

2017-06-19 14:39:52 來源:中國網山東 作者:李言心 責任編輯:孫光輝 字號:T|T
摘要】東營市河口區義和鎮寶一村位置偏遠,種植結構單一,群眾收入長期處於較低水準,無集體收入。市發改委下派幫扶工作組駐村後,結合幫扶村實際,多方籌集資金1000多萬元建設了農村光伏發電致富項目,摸索出了一條“輸血幫扶”向“自我造血”發展的精準幫扶新路子。

  中國網山東東營6月19日訊(李言心)東營市河口區義和鎮寶一村位置偏遠,種植結構單一,群眾收入長期處於較低水準,無集體收入。市發改委下派幫扶工作組駐村後,結合幫扶村實際,廣泛徵求鎮區意見,制定了符合村情、貼近民意的幫扶方案,篩選了16個投資達2000多萬元的基礎設施及産業民生項目。特別是根據群眾院落寬敞、採光良好、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地區特點,多方籌集資金1000多萬元建設了農村光伏發電致富項目,摸索出了一條“輸血幫扶”向“自我造血”發展的精準幫扶新路子。

  轉變方式

  “輸血”“造血”相結合

  開展下派幫扶,根本的目的是發展農村、富裕農民,關鍵是“輸血”“造血”相結合,引導幫扶村轉變發展方式,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第一書記張秀忠深刻地認識到:“生産及民生設施改善是基礎,但更需要選擇一個好的産業,能夠幫助寶一村的鄉親們快速增加收入。”

  多年的發改部門工作經歷和對國家惠民政策的學習,讓張秀忠萌生了在寶一村發展光伏發電項目的念頭。通過諮詢專家、網上查詢相關資料,幫扶組深入了解到分佈式光伏發電是國家鼓勵發展的,且項目建設週期短、收益高,建成後就能獲取穩定長期收益,可實現迅速脫貧;光伏設備技術成熟穩定、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達25年,管理方便;同時,光伏發電作為新型能源,綠色無污染,有利於節能減排。

  基於充分論證,幫扶組提出了建設屋頂光伏發電致富幫扶項目的初步計劃,並召集村幹部及黨員代表開會徵求大家的意見。為讓群眾對光伏發電有直觀認識和了解,第一書記張秀忠先後組織群眾到我市多家光伏企業參觀,增強群眾直觀印象和信心,漸漸地,群眾也從開始的不理解、抵觸到期盼項目的快速開工。

  借“光”發電

  開創幫扶新模式

  好項目選定了,資金從哪兒來?光伏發電具有收益長期性、穩定性,並且有國家扶貧政策支援,適合多渠道融資。

  先後邀請本市多家光伏企業到村實地調研論證,向發改委黨組作專題彙報並成立了幫扶項目推進小組,協調省電力改造資金360萬元……這些,成為第一書記張秀忠在申請光伏發電項目上作出的努力。為解決幫扶村資金短板,幫扶工作組多次與光伏企業負責人座談,爭取讓企業在盈利的同時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最終,企業經過認真分析,決定以設備成本價支援寶一村光伏項目建設,建設成本比市場價節約了15%。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寶一村屋頂光伏發電致富幫扶項目産業新,投資大,沒有經驗可循,相關部門也是首次接觸,施工中遇到的難題也不可預知。為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堅定村民項目建設信心,張秀忠一直盯靠在項目建設一線,隨時協調解決突發的問題和麻煩。

  為了讓群眾愛護設備,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各方支援,第一書記和幫扶組科學確定了光伏設備的安裝方式,安裝3千瓦的群眾首付1500元,安裝5千瓦的群眾首付4000元,對特困戶減免。並網發電後二年內,安裝3千瓦群眾從收益款中再交1500元,5千瓦的再交4000元,繳費期結束,最大限度地保證各方利益。由於幫扶村村民房屋品質、結構參差不齊,光伏板加上支架和安裝工人的重量超過400公斤,大多數房屋不符合承重條件。為了在屋頂安裝光伏設備,張秀忠與村幹部絞盡了腦汁,一起叫村裏幾名幹過建築的老人,一家一戶實地查看,全面分析,集思廣益,通過構建外部支架的“土辦法”,巧妙解決了房屋承重的問題,即保證了房屋、設備的安全,又節約了成本。

  “四方”共贏

  富民強村新路徑

  寶一村“屋頂光伏發電致富幫扶項目”從策劃到論證實施,符合國家産業扶貧政策,兼顧了各方利益,得到了市區鎮支援,激發了村民熱情,實現了政府、社會、企業、群眾“四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據了解,該項目在2016年新春佳節之際,在群眾歡聲笑語中全面開工,僅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在5月30日順利並網發電,全村168戶群眾利用自有屋頂安裝了746千瓦光伏發電設備,村集體安裝了108千瓦光伏發電站,寶一村一躍成為全國分佈式光伏安裝量最大的村,可以説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光伏發電第一村”。項目並網發電以來設備運作良好,三個月全村已發電35萬度,增收30多萬元,村集體增收5萬多元,戶均增收1800元。

  項目建完了,但不代表幫扶工作就此結束。為讓村民手中“金雞”不斷“産蛋”,第一書記張秀忠專門邀請光伏專家到村培訓,讓村民掌握光伏設備的保養知識,同時積極協調設備廠家延長質保期限,讓安裝企業確定專人負責全村設備運作和管理,協調保險公司為村民光伏設備設計保險,解決村民後顧之憂,確保長期穩定受益。

初審編輯 楊迪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