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山東勝利油田6月16日訊(趙軍梅) 自“三轉三創”活動開展以來,“一切成本都可控”“省一分錢比掙一分錢更容易”等一系列觀念已經在勝利海洋廠集輸大隊所有幹部員工心里落地生根,成為大家的工作準則。這一轉變帶來的不僅是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向上的正能量,更是噌噌上漲的好效益。
能用舊不領新
在集輸大隊海六站注水泵檢修現場,員工韓俊青邊回收用過的警戒帶邊給我們算著一筆賬,“一卷警戒帶50米,注水泵場區和罐區檢修一次就需要8卷,如果能被重復使用,那每次就能省下300多塊錢。”
在海六站像韓俊青一樣舊物再利用的行為已數見不鮮。技師李紅將報廢的滅火器推車改造後,裝運桶裝水,省時、省力。倉庫管理員盧玉明在廢料堆裏找出些鐵網格柵,焊焊補補後改成貨架,存放生産備料,統一整齊。
能修理不捨棄
走進綜合維修隊的會議室,你會發現這裡有這樣一些“凳子元老”,雖然棱角已被磨平,但依舊緊固耐用。
“你別看這些凳子們‘顏值’不高,但它們從建隊就在這裡,站上人年年‘保養’,都有感情了呢。”隊長張海濱打趣地説。
的確,從凳子上被焊上的鐵片和角鐵上就能看出,這確實被修理了好多次。
“工作就得像過日子一樣學會精打細算。凳子這些物品雖屬易耗品,但常緊固下螺絲,按時保養,還是能用很長時間的。”
不僅凳子如此,隊上的垃圾桶老化開裂,隊上人員也是找來打孔器和鐵絲,將其“縫合”後繼續使用。站上的大小物件凡是能修的他們一律不放過,他們得意地自稱:“我們是名副其實的‘修補匠’。”
能自修不求人
前不久,海三聯合站爐泵班員工在巡檢中發現消防泵房上水泵有異響。經排查,是軸承磨損嚴重,導致泵體震動過大造成。按照以往慣例就需要找人來更換軸承,但爐泵班班長喬志剛心裏卻打起了“算盤”,廠家三天才能過來,人工服務費4000元,這三天萬一……想到這,他不敢再想下去,立馬決定自己修。
説幹就幹。雖然上水泵安裝空間狹小,拆卸過程格外吃力,但為了能完好無誤地修好,他小心地一點點調試,用了兩個多小時終於修好了上水泵。想著這又能為站上省下一筆維修費,他用滿是油污的手擦下額頭的汗珠笑笑説:“這活幹得值”。
創新不懼小,創效不懼微。如今,在集輸大隊幹部員工人人算效益賬、幹效益活,細節之處“摳”效益已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今年截至目前,集輸大隊修舊利廢、自主維修已節約各項成本27萬元。
初審編輯 楊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