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行業進一步洗牌 3個月82家P2P平臺停業(組圖)

2017-03-25 09:14:18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琪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如果説“詐騙”、“跑路”是前兩年退出平臺的關鍵詞的話,那麼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主動停業、轉型成為退出平臺的“主旋律”。

圖源網路

  隨著一年整改期限的臨近,網貸行業進一步“洗牌”,優勝劣汰的加速致使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出現大幅下降。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為2448家,到今年2月底更是進一步下降至2335家,退出行業的平臺數量不斷增加。今年以來共出現131家停業及問題平臺,其中82家平臺為停業,佔比達62.6%。

  如果説“詐騙”、“跑路”是前兩年退出平臺的關鍵詞的話,那麼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主動停業、轉型成為退出平臺的“主旋律”。目前,這類良性退出平臺在所有停業及問題平台中佔比近七成。“主要原因在於不少平臺無法滿足監管層的要求,在政策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權衡營業狀況後,選擇主動清盤停止營業,由於這部分平臺待收較小,容易完成清算,而主動停業或許是平臺良好退出的不錯選擇”,有分析人士指出。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主動停業的平臺高管後來去哪兒了呢?在對多位業內人士進行採訪後,記者將人員動向歸納為以下幾個方向:一是,繼續留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加入別的平臺;二是,嘗試做金融或者金融周邊産業創業;三是,進入傳統金融機構、民營銀行、網際網路小貸、網際網路保險等金融機構;四是,回歸實體企業。

  網貸行業進一步洗牌

  近七成平臺良性退出

  “野蠻生長”絕對是2012年至2015年網貸行業的生動寫照。數據顯示,2012年底,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數量為150家,而到2015年底這一數量已增至3433家,增幅高達22倍。而“草莽時代”的結束源於2015年底《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隨後種種監管政策不斷出臺拉開了網貸行業洗牌的大幕,網貸平臺數量也隨之出現大幅度下降。

  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為2448家,2017年2月底更是進一步下降至2335家。隨著整改期限的臨近,退出的平臺數量還將進一步增加,而這部分退出的平臺具體包括停業平臺和問題平臺,主要可以分為停業、轉型、跑路、提現困難、經偵介入等5種類型。

  從時間軸來看,停業及問題平臺主要發生在2016年1月份-8月份。分析認為,多發的原因在於《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發佈,以及去年4月份開始的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的展開,對不合規的平臺形成極大衝擊。而在9月份以後,監管消息面稍顯平靜,因此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呈現減少態勢。

  從事件類型來看,去年以來相較于2015年停業及問題平臺也發生了較大變化。網貸之家數據顯示,目前停業、轉型這兩類良性退出的網貸平臺數量分別為66.11%、1.61%,而在2015年則分別為32.3%、0.08%,佔比均有所增長。跑路、提現困難、經偵介入的網貸平臺數量佔比下滑,2015年這類平臺的數量分別佔比為44.44%、22.18%、1%,目前則分別降至22.46%、9.53%、0.29%。

  停業型常見於一些中小平臺,這些平臺主觀上不存在詐騙或自融的意圖,多是由於資金實力弱、業務能力水準差,在網貸行業總體仍處於虧損狀態的情況下無法繼續生存,導致其在經營不善的情況下選擇停業。對於停業平臺數量的增加,有平臺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隨著監管的趨嚴,網貸平臺的退出是可以預見的,優勝劣汰的陣痛也是這個行業必須經歷的。監管提高了網貸行業的門檻,讓不合規的平臺或者實力弱的平臺自然淘汰,行業已經進入良幣驅逐劣幣的階段。”在他看來,有許多中小平臺仍未盈利,而如銀行存管、備案等合規成本的提升,讓這些平臺不得不選擇退出。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