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開發區:謀發展促脫貧 建設生態宜居新南任

稿源時間:2016-12-12 10:12:05  文章來源:中國網山東  作者:初海平 責任編輯:宗韋民liyuan
【摘要】【濱州新聞】2016年,在濱州市委農工辦和各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援下,濱州市委農工辦派駐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南任村“第一書記”巴新明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先後開展了基礎設施建設、村居環境提升、發展集體經濟等民生工作。

  中國網山東濱州12月12日訊(初海平)本網從濱州市人民政府網站獲悉,2016年,在濱州市委農工辦和各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援下,濱州市委農工辦派駐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南任村“第一書記”巴新明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先後開展了基礎設施建設、村居環境提升、發展集體經濟等民生工作。同時,作為“第一書記”,將工作重點放在“抓班子、帶隊伍”上,恪盡職守,紮實工作,南任村的整體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急民所需、解民所難。堅持把解決民生難題放在首位,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把解決群眾反映最迫切的澆地問題放在突出位置。邀請市、區兩級水利部門技術人員到村農田進行實地勘測,根據地形地貌,確定了水利建設最佳方案。今年3月底,投入資金9萬元,建設了旱能澆、澇能排的數字遙感灌溉系統。群眾只需摁摁手機,地頭的管道便能自動灌溉,全村澆地的費用由原來的每畝60元以上降到了12元以下,農田産值翻了近一倍,每畝增收400元左右。搶抓市、區兩級建設鄉村旅遊片區的機遇,積極爭取,為村裏舖設了雨、污水管網,將天然氣管線接到群眾家裏。旱廁、弱電同步改造提升,違章建築妥善拆除。全村外墻進行了統一粉刷,街巷栽植綠化苗木,安裝路燈,村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精準扶貧,真幫實扶。重點抓好扶貧工作,對9個貧困戶,18名困難群眾進行分類管理、區別扶持。結合各戶個人實際,開展裝修、水電等項目扶持,通過一年的努力,已有5戶13人達到脫貧標準。剩餘的4戶5名群眾均為孤寡老人,其中一戶父親年老,兒子智障。針對如此情況,在確保5人低保兜底的情況下,想辦法、換思路,按照每人的自身實際進行項目扶、産業幫。村民任克雪、任泉成,有畜牧養殖基礎,為他們其申報養殖項目,為其建設院墻,安裝大門,硬化院落,搭建畜棚,購置山羊、肉牛,增加養殖收入;針對村民任泉澤年老體弱已無勞動能力的實際,將其納入集體經濟供養;針對任現友年老體弱、其子任雲成智力殘疾的實際,協調區辦有關部門,突破條條框框,將父子安置區老年公寓,徹底解決了兩位老人的後顧之憂。

  三、夯實堡壘、加強黨建。在抓好業務工作的同時,不忘抓黨建、強堡壘,從兩委設置、成員分工、教育管理和制度完善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強化提升。督促村兩委將重大事項及時公開,在確保群眾知情權的用時,自覺接受監督。與辦事處黨工委溝通,經民主選舉,支部增加了一名紀檢委員,突出了監督職能,兩委成員增加到5個。對幹部職責進行了調整和明確,實現了有分工、有責任。同時,實行輪流值班制度,讓群眾不但能找得到人、還能辦得成事,工作效率明顯提升。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思路,帶領兩委成員到先進市、縣、鄉學黨建、看項目,讓村幹部在學習經驗、開闊眼界的同時,看到差距,激發熱情。針對個別同志經驗少、能力弱的問題,注重以推進工作、處置急難問題來錘鍊能力,提升本領。經過一項項工作的推進,一件件問題的處理,村幹部的能力和水準都有了明顯的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向心力不斷增強。

  四、扶持項目,發展經濟。面對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這個大課題,帶領兩委成員進行了多方考察,在招商引資、上項目上做了不懈的嘗試和努力,取得切實成效。積極與市、區相關部門、企業對接,將村北的60畝集體耕地進行流轉,集體每年穩定收益10萬元。搶抓扶貧政策,爭取市、區、辦三級專項資金40余萬元,利用村兩委大院及民居房頂安裝了44千瓦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集體每年收益6萬元左右;目前,正與兩委班子積極考察醞釀,計劃利用村西20畝集體土地,發展集觀光、立體養殖與一體的荷花蓮藕項目。該項目建成使用後,集體經濟將再增5萬元,集體年總收益21萬元以上。

  五、營造氛圍,倡樹新風。繼續對村兩委場所進行了功能提升,添置了3萬餘元的辦公設施和文體用品,為村裏再添置了符合農村實際的文化、經濟、養殖類書籍,讓群眾不但能陶冶情操,還能學到知識、學以致用。開展了“模範標兵”、“五好家庭”評選活動,用先進帶動落後,以典型示範激勵,大力營造健康和諧,文明向上的生活新風尚。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 中國網山東濱州熱線電話:【0543-3392777】 投稿郵箱:zhongguowangbz@126.com 中國網山東濱州微網志:http://weibo.com/ChinaBZ 中國網山東濱州網友群 :156647200

0
熱點推薦 體育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