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政放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2013年7月,省政府出臺意見,提出5年內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削減三分之一以上,辦結時限比法定時限縮短50%以上,力爭成為全國行政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服務品質最優的省份之一。
自此,簡政放權的大幕在我省正式拉開,一場政府自我革命、權力瘦身的戰役打響。截至目前,省級共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400項,已完成五年削減任務的68%,各市也紛紛開啟權力“瘦身”,有效激發了社會和市場活力。
16本業務手冊,16個辦事指南,加起來有13萬字;僅市縣人員業務培訓就做了40次……
這是省質監局行政審批處張傑一幫人,過去一年多的工作狀態。“就一個字,忙!”張傑説。
一切只因“自我削權”,主動下放了16項省級行政許可。
提起質監局的簡政放權,張傑頗感自豪。“産品品質定檢、組織機構代碼年檢、企業標準登記備案……2014年我們在全國率先停止了11項審批、審核、登記、備案事項。可以説,凡是法律允許下放的我們一項沒留!”
但他們始終不認為自己摸到了簡政放權的天花板。行政審批16項、行政處罰253項、行政強制6項……在那份列有340項行政權力事項的權力清單上,他們將目光投向了16項行政許可審批——按規定,這些事項受理髮證權都在省級。“但既然要放,就要盡可能實現‘零許可’。”
如何放?還得有法律依據。一部《行政許可法》不記得翻了多少遍,最終,“委託”條款讓他們眼前一亮:可否依託日漸成熟的網上審批系統,將省級行政許可事項的受理委託下放給市、縣局,讓各流程在網上“跑起來”,讓企業實現就地申請、就地受理、就地取證?
就是這個“自選動作”,讓行政審批處的五六個人忙了一年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