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當前位置: 生活頻道 詳情

治山治水又治沙,礦山吐新綠荒漠變“桃源”

中國網 |    發佈時間:2024-04-25 08:21:16.0 |

閱讀提示

多年來,寧夏在生態環境保護、河湖管理保護、水土流失綜合整治等方面不遺餘力,持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綜合治理。如今,礦山吐新綠、荒漠變桃源,“塞上江南”生態舊貌換新顏。

 

進入4月,寧夏旅遊漸次升溫。寧夏文旅部門相關調研顯示,不同於以前的“漫天黃沙”“塞外荒涼”,“美麗寧夏”“塞上江南”已經成為國內外遊客的廣泛共識,並成為近些年來寧夏旅遊産業的新亮點。

多年來,寧夏多個部門在生態環境保護、河湖管理保護、水土流失綜合整治等方面不遺餘力,合力打造出“塞上江南”生態高顏值“新面孔”。

堅守生態紅線:賀蘭山重現滿目蒼綠

寧夏北部的賀蘭山,是我國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和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如今,這裡因出産優質葡萄酒而聞名世界。

不過,曾經的賀蘭山卻是寧夏人“心上的痛”:植被稀疏、礦坑裸露、煤塵漫天,長期的粗放開採,讓這座寧夏的“父親山”滿目瘡痍,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現在,這些都隨著賀蘭山東麓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完成而遠去了。保護區內的83處礦山已恢復地形地貌,53處工礦和農林牧設施已徹底拆除,賀蘭山重現滿目蒼綠。

依託此處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葡萄酒産業成為寧夏亮麗的“紫色名片”,山腳下的龍泉村實現了年遊客接待量106.4萬人次、村集體年收入超過120萬元的佳績。

寧夏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寧夏將持續推進“三山”保護修復工程,加快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全面推行“六級”耕地保護網格化監管,用硬措施加強耕地數量、品質、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同時,按照《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實施意見》,從強化規劃銜接落實、規範有限人為活動準入、嚴格生態保護紅線調整三方面入手,構建“一河三山”生態空間格局,持續提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小流域治理:開啟保護髮展新篇章

寧夏地處黃河上游,長期乾旱少雨,水土流失嚴重。多年來,寧夏水利廳一直採取小流域綜合治理、坡改梯、淤地壩建設等措施,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綜合治理,並探索出“水土保持+産業融合”模式,在彭陽西溝等小流域統籌實施骨幹供水、田間配套、道路建設、生態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等工程,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産品特色種植、加工及鄉村旅遊等産業開發,帶動項目區群眾增收致富。

兼具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的模式,惠及當地眾多群眾。中衛市海原縣的方堡村充分發掘利用流域控制性工程曲灣水庫和香水梨種植傳統,挖掘整理紅色文化資源,打造了集休閒採摘、康養旅遊、經濟産業為一體的關橋梨花小鎮生態旅遊基地。4月下旬開始,關橋梨花小鎮將開啟2024年“關橋梨花節”,舉辦文藝表演、紅色展廳參觀、“鄉味海原”廚藝大賽、非遺體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為推動河湖管理保護工作,寧夏設立總河長問題交辦機制,4300多名河湖長深入一線巡河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在此基礎上,寧夏各地逐步試行河湖長“進駐式”檢查制度,推動河湖長制工作規範化、有效化。

“三新”治沙:塞上荒漠變成“世外桃源”

治沙是一道世界性難題,對寧夏而言,卻是一道必答題。在寧夏6.6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沙化土地佔19.31%。

緊扣“一帶三區”總佈局,寧夏林草局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實施“123456”計劃。在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等“三新”領域不斷探索,推廣“草方格+沙結皮”技術和流動沙地灌木高效植苗技術,以提高沙區灌木造林工作效率;推廣刷狀網繩式草方格沙障治沙和“光伏+生態”治沙模式,以提高治沙效益。

以種植水果聞名的吳忠紅寺堡區河水村“千畝桃園”,是寧夏“以地換林”的優秀成果。這座“世外桃源”由寧夏禾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經營,該公司流轉了河水村村民的50畝耕地和國有荒漠草地,採取換土、曬坑、埋肥等措施改良土壤,引進了全國黃桃、蟠桃、水蜜桃等優良品種12個,培育種植了優質鮮桃1100畝,在優化美化周圍環境的同時,也為附近村民增加了務工收入。

持續投入,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近年來,寧夏持續開展生態修復行動,築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僅2023年以來,寧夏就實施了11項重大環保課題,安排中央和自治區專項資金40.7億元,實施重大工程項目119個,先後與相關部門簽訂5項多領域合作協議。

針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突出問題,寧夏生態環境廳成立了生態環保領域專項整治行動工作專班,深入地方、企業、群眾之中,“蹲點式”看現場、“靶向性”查問題,並邀請專家跟蹤指導,通過現場調研、訪談、線索收集、資訊公開等方式排查摸底。圍繞整治和督查重點,完善責任落實、定期報告、溝通會商、督導督查、長效監管工作制度,堅決依法懲處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

在守護藍天、碧水、凈土的同時,寧夏統籌推進固廢和新污染物治理,開展化學物質資訊調查、加密監測和環境風險評估,確保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防控嚴格有效。

如今,一系列生態保護治理提升舉措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銀川市、固原市區域再生水迴圈利用等工程得到國家全力支援,吳忠市鹽池縣獲評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渝河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馬學禮 李靜楠

責任編輯:品一

熱點關注

鏡頭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