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訪談。今天我們的採訪嘉賓是丹麥駐華大使夫人畢姬塔。提到丹麥,大家一定都知道著名的童話大師安徒生,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丹麥的歷史上總共誕生了13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具有多年從事教育工作經歷的丹麥大使夫人畢姬塔在今天的節目當中將會給我們介紹丹麥的教育情況以及她個人的經歷。
大使夫人您好,我們知道您有過多年從事教學工作的經歷,有著非常豐富的教學經驗。您能不能給我們簡單談一下過去的教育工作經歷?
畢姬塔:歡迎你們到我這裡來做客。我從事過關於政治學方面的教學工作,而且我也在大學裏擔任過助教的工作。
中國網:我們聽説您跟大使先生也是在校園裏相識的,您能不能給我們講講您當時是如何認識大使先生的?
畢姬塔:我們當時是在丹麥第二大大學奧古斯大學學習。我們當時雖然都是學習政治學的研究生,但同時也擔任教學方面的工作。所以當時兩個人是在同一間辦公室,我們就發展起來了,這是20年前的事了。
中國網:您覺得大使先生最吸引您的地方在哪?
畢姬塔:他吸引我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他工作非常努力,他現在工作也是很努力的。另外,他非常喜歡音樂,而且樂器彈的非常好,所以我覺得他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夠找到平衡點。
中國網:您那個時候想到有一天會成為大使夫人嗎?
畢姬塔:從來沒有。如果你要説20年前,我是根本不知道的,我也沒想過這個問題。但是我的丈夫比較關注國際關係方面的工作,所以當時他在申請外交部工作的時候問我可不可以申請這個工作?我説沒問題。肯定很多夫婦和我們一樣,大家都不會想五年或十年以後發生什麼事情。但當時我想過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兩個都申請外交部工作,家庭很難維持。所以當他決定要在外交部工作的時候,我就決定不會去外交部申請工作,我就選擇了其他的工作領域。
中國網:很多人都非常羨慕大使夫人這個身份,對您來説,這也意味著要放棄自己的事業,要以國家的利益和丈夫的利益為重。您曾經在自己的事業上也非常成功,放棄自己的事業,您覺得遺憾嗎?
畢姬塔:我覺得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但是有一點我想向你澄清,也向中國的大眾解釋一下。在丹麥,大使夫人沒有特殊的身分,她和一個教師的夫人或一個醫生的夫人的地位一樣。因為丹麥是一個平等的社會,如果你認為你是大使夫人,就和別人不一樣的話,別人反而會認為你這個人有點特殊。但是在中國好像就不一樣,大家都認為大使夫人是很特殊的頭銜。當然,也有好的方面,我在這裡,很多人都因為我是大使夫人而非常尊重我。但是我想告訴你,在丹麥大使夫人和商人夫人一樣,有同樣的地位。
關於第二個問題,是否有犧牲的問題。丹麥和中國有相似的地方,丹麥大部分的女性,95%的女性都有自己的工作,她們有的是暫時停止一段時間的工作,但會繼續找工作。可能在一百年前,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丹麥女性,你找了一個很富裕的家庭,就可能放棄自己的工作。比如一個護士和一個很富有的人結婚,就很可能放棄自己的工作。但是到了50年前的這一代的時候,她們就會有選擇,她們會考慮是否放棄自己的工作,還是繼續保持自己的工作。50年前的時候,女性如果放棄工作,也沒有必要非要找一個工作。因為那個時候,一個人的收入就可以維持全家的生活。可現在不一樣。你最近也去過丹麥,你也知道丹麥的稅收很高,光靠一個人的收入是不能維持全家人的生活。所以作為丹麥的女性,工作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從這一點來説,我確實是有所犧牲的。
當時,我的先生要決定出國工作的時候,我們認真考慮過今後的家庭應該怎麼辦。我知道在中國,類似的家庭經常是夫婦分開,丹麥這種情況也越來越多,因為丹麥也有很多女性受過良好的教育,有很好的工作,她們覺得沒有必要因為丈夫的工作而放棄自己的工作。當我遇到這個問題,我就思考了一下應該怎麼辦,怎麼能找到一個平衡,有不同的利益取向,有自己的家庭生活。但是我選擇的是放棄自己的講師工作,因為我認為親密的家庭氛圍更重要。
對於一些年輕的女性來説,如果她們的孩子很小,能夠和丈夫一起出國工作,其實對她們也是很好的機會。因為在丹麥,如果女性工作的話是很緊張的,除了工作還要照顧家庭。丹麥不像中國有很多阿姨可以幫助照顧,丹麥的人工費很貴,所以她們請不起阿姨。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妻子和丈夫一起去國外,在生活上比較方便,在生活上也比較平靜,有很多家庭都選擇了這種方式。
中國網:除了大使夫人身份之外,您在生活中還要兼顧妻子、母親和女兒的角色。您認為對於女性來講,應該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之間的關係?
畢姬塔:我認為出國是一種機會,而不全是犧牲,它是給自己發展的很好機會。比如我可以做一些以前全職工作沒有做得事情,比如畫畫,或者學習語言。我現在正在學習中文。以前我在丹麥的時候,因為白天工作,回家還要做家務,所以很少有時間和孩子進行交流。我覺得作為現在的情況,我希望找到一個平衡,我的時間分配是50%用到自己的工作上,25%作為一個母親,另外的25%是作為一個妻子。我是通過這種方式找到自己內心的平和。
我想告訴其他和我情況類似的女性,比如工作,我可以兼職,不見得非要全職工作,可以學一些別的東西,寫博士論文或者做自己想做得事情,不要等待,但是也要找到時間進行自我發展。比如當我在布魯塞爾工作的時候,我用兩年的時間寫了一本書。當我作為母親,我用25%的時間,因為我的孩子在上學,他們很開心。所以在布魯塞爾和北京的時候,我作為母親,主要職責就是等他們回家時提一些建議,或者給他們提供一些幫助。我覺得給孩子做出一個榜樣也是很重要的,讓他們看到母親也在做自己的工作,而不只是等著孩子回家,帶他們出去玩。
另外,作為一個妻子,這個工作佔據了我25%的時間。正如你説的,大使夫人是很特殊的頭銜,有很正式的公共活動,或者餐會。我對待這些工作也很認真,我會認真的準備。
中國網:剛才提到您曾經有過多年的教育工作經歷,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教育家。在您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您的影響讓您感覺到受益終身的是什麼?
畢姬塔:我回顧以前的經歷,我覺得和我的父親經常進行長時間的討論和交流是非常有益的。那時候我經常和父親在森林裏散步、遛狗,父親經常會問我很多問題。那個時候我還是孩子,有的時候他問的問題我並不是很喜歡,但是我不怕他問問題。他總會問我一些像哲學、政治方面的問題,如果他覺得我給的答案他不夠滿意,他還會再問這些問題。所以我覺得父母和孩子進行嚴肅、認真的討論,對孩子的教育是很有益的,能夠開放孩子的視野。
但是現在我知道很多父母都很忙,很少有時間和孩子在一起進行交流,但我覺得這是對孩子非常好的投資。另外,從我母親那裏我得到了如何熱愛,如何關懷別人。我可以告訴你,我的母親一直在工作,到85歲的時候還在工作,而且她一直在鼓勵我。她在50多歲的時候還在學習新的東西,她一直在充實自己,永遠不停止。所以作為一個大使夫人,在北京有很多機會,而且北京是充滿活力的城市,像現在我正在學畫,而且我覺得學的還有點成績。我讓我的孩子也知道我是很愛他們的,如果他們有問題的話,我是能夠幫助他們的。
中國網:正如中國有一句話,學無止境,學到老,活到老。父母對您的影響也在您在教育子女中有所體現。您作為一個母親,您覺得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哪方面?
畢姬塔:我很喜歡這句中文俗語,在丹麥我們也有終身學習的説法,甚至在丹麥的農村,有些農民也會抽出時間上課,一直在充實自己。丹麥有一直繼續學習的傳統,所以我想讓孩子知道這件事情很重要,就是世界在不停變化,今天你學的東西可能明天就會沒有用,所以你一定用一種很開放的思維學習新的東西。
我的父親曾經在丹麥政府工作40多年,他的工作很讓人羨慕,他也是在變化不同職務時學習新的東西。另外,我讓我的孩子除了有開放的思維以外,還要讓他們知道學習語言是很重要的。因為丹麥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世界上沒有很多人會丹麥語,所以我們就要養成學習或講其他語言的習慣。你已經去過丹麥,你也知道很多丹麥人都會講英語,我們經常説英語。在以前,很多人也經常説德語或法語、西班牙語和俄語。現在丹麥人學中文的也越來越多,我的孩子一個是13歲,一個是11歲,我鼓勵他們好好學習語言。他們在學法語,他們有一個法語的老師,但不是很正規的、很嚴肅的學習,這個老師會陪他們一起做遊戲。另外,我的女兒在學校選修了法語和中文,也在學習英語。我很羨慕中國人學外語很努力,但是對中國人來説,學習英語是很難的,同樣對丹麥人來説,學習中文也是很難的。
中國網:丹麥在歷史上誕生了1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是否得益於丹麥成功的教育模式?您覺得中西方教育領域有沒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畢姬塔:我覺得丹麥的教育體系綜合了很多方面,我們的教育體系是150多年前就開始設計的。我們的宗旨是讓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有機會上學,農民的孩子可以和律師或醫生的孩子一樣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因為丹麥是一個平等主義的國家,社會比較低層的孩子也有受教育機會。現在依然每個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機會,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充分的利用了這個機會。
關於諾貝爾獎獲得者比較多的原因,我想丹麥在傳統上,關於醫學、化學方面進行專業領域的研究比較深入,有很多丹麥學者在國際醫學雜誌上發表過論文。可能你也知道,核物理學家玻爾也是丹麥人,他開創了核物理研究領域,所以這也是丹麥一個比較重要的領域。我知道丹麥真正能獲得諾貝爾獎金的人更多,據我所知,有的學者決定不領取諾貝爾獎。所以我覺得我們的教育成功之處一個是基礎教育,覆蓋了每一個人,但是專業教育,像醫學、物理學等各方面也進行的比較好,這是綜合性的教育體系。
另外還有一點,國際合作也是很重要的。文學沒有國際合作,但是像這些丹麥的諾貝爾獲獎者,很多人都是和其他國家的學者有非常深入的合作與交流,這對於獲得諾貝爾獎也是很重要的。所以綜合以上的原因,我覺得東西方在學習方法借鑒方面,西方不只是只有一個國家,像歐洲也分為北歐、南歐,但是丹麥比較講究創新。比如學習時,我們不是很看重是否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而是希望學生給出很多答案,大家一起進行討論。我們關注的是如何解決問題,而不只是把東西記下來。
但是我知道,在東方,可能學習更側重於記憶方面,比如學習單詞。所以當中國學生去丹麥留學的時候,可以學習很多新的學習方法。丹麥人到中國來的時候,可能也會學習很多新的學習方法。我認為要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一個是創新,另外一個就是學習傳統知識。比如你學中文不能總是等著明天學,這樣你永遠也讀不了中文書,有些還是需要通過記憶的方式來學習。
中國網:現在有很多中國留學生希望到丹麥留學,在此之前,很多網友向我們諮詢丹麥的留學情況,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丹麥有哪些著名大學和優勢專業?
畢姬塔:其實在丹麥最多的留學生是中國學生,總數比美國或德國的留學生都要多。關於學校的問題,有一個很好的網站“Study in Denmark”,有大學專業的介紹。我覺得主要看你想學什麼專業,IT、經濟、商務還是自然科學,你可以去這個網站查詢這些大學的不同專業。(http://www.studyindenmark.dk/)
另外,如果去丹麥學習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英語是丹麥的第二大語言,大學裏的學生課程都是用英文授課。所以你去丹麥留學,並不一定要學丹麥文,如果你要學習,我們當然也很歡迎。還有一個特點,丹麥的學習很注重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一般如果學習快結束的時候,你都有半年的時間在公司實習,這樣就和你學習的理論結合在一起。
丹麥的教育體系是有意識的讓學生能夠在一個社會的廣闊背景下解決問題,這樣解決問題的角度會不一樣。所以我覺得如果中國學生到了丹麥,他可能會學一些與中國不太一樣的東西。比如你是學習工程的,丹麥的教學更側重於如何創新,而且我們會從經濟學、政治、科學的角度為你提供學習機會。這樣你解決問題的時候不會很狹隘,會從廣闊的背景想如何解決問題。
中國網:一提到丹麥大家都知道愛徒生,在大家的心目當中,丹麥是童話般的國度,丹麥也有很美麗的城堡,裏面住著公主、王子,當然還有一位女王。當今的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是也是丹麥歷史上第一位女王,深受人民的愛戴,而且是一位有卓越創造力和藝術才華的女王。您能不能為我們講講女王的故事?
畢姬塔:丹麥是一個童話的國家,但是我們的女王不是生活在童話國度裏的,她其實是很有才華的,而且她學的專業就是政治學,她和我是同一個大學的同一個專業,但她是在我們大學裏第一批學習這個專業的同學。她還是一個藝術家,做過很多芭蕾舞服裝設計的工作,她還很喜歡畫畫,還翻譯過很多書籍。她的工作是很努力的,並不是整天呆在城堡裏的童話女王。她在國外能夠代表丹麥的形象,永遠有自己的追求,她是很多丹麥女性的楷模。
另外,我們的王子也是一樣,他學的專業也是政治學。他以前還是外交家,也做過防務方面的工作。除了公務活動以外,他還熱愛自己的家庭,也是很好的父親。所以他又可以從另外一個方面代表丹麥新一代的王室。丹麥王室是在不斷適應新的時代發展,比如我們的女王,她在70年代就成為了女王,是很有創新能力的,她總是鼓勵王室成員學習,有自己的工作。所以即使她退休了,她也有信心將丹麥王國很好的轉交給自己的兒子。
中國網:前不久,我跟隨記者團去哥本哈根採訪的時候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當我們走到大街上的時候,有很多丹麥人會非常熱情地用中文和我們説“你好”。現在是不是有越來越多的丹麥人對中國的了解越來越深?他們是通過哪些渠道來了解中國的?
畢姬塔:其實我本人也是很驚訝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丹麥是一個有航海傳統的國家,從歷史上他們就喜歡或者擅長于去世界各地週游,而且丹麥很早就有人到中國做生意。有一個丹麥的電報公司,他們很早就到中國來,用電話線把中國、俄國和歐洲都連接起來。今天我知道丹麥每年有很多人到中國學習、度假、工作,有的時候我上街就會碰到丹麥人,他們有的在中國待了一年、兩年,而且他們對中國印象非常好。我也不能準確的解釋這個原因,我想很多人是由於個人的原因而到中國來的,很多人覺得中國是很有趣的國家,有很多的體驗,有很多新的合作機會。很多丹麥人到中國來,他們都説這就是中國啊,他們就想探究中國的很多方面。而且現在很多中國人有的是因為安徒生或其他原因了解丹麥,去丹麥學習或做貿易。總的來説,中國和丹麥的關係是非常好的,我希望這種很好的關係能夠永遠的保持下去。
中國網:您在中國生活了兩年的時間,在中國生活的這段時間您有何感受?
畢姬塔:20年後,我就不知道中國會怎樣發展了,所以我對中國的了解是很膚淺的。我個人在中國的兩年經歷有很多方面讓我感動,而且很激勵我。我覺得中國現在的發展很快,中國人也非常的開放,他們希望很快的發展自己的國家,對自己也有很好的發展。我們外國人看來,中國的歷史非常悠久,這種悠久的歷史每天對每個人都會有影響。但是中國這種發展迅速讓我很有感觸,比如我開車去孩子學校的這條路,這條路我很熟悉,可是昨天開車的時候能找到這條路,今天可能就找不到了,因為這條路上的很多建築、很多東西被拆遷了,又重新建起了新的建築,變化特別快。但是中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這一點和丹麥類似,丹麥王國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
另外,中國的經濟發展形勢很好,比歐洲要好得多。所以中國悠久的歷史是讓我感受非常深。
中國網:您剛才談到在中國生活的這段時間,您還經常寫書,還學習繪畫,包括寫書法。您的生活非常豐富,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結識新的朋友?
畢姬塔:坦白地説,我沒有很親密的中國朋友,因為我認為要成為很好的朋友,可能需要兩個人花更多的時間在一起。但是我與很多中國人保持很好的關係,我們經常在一起討論問題,我們的討論是非常開放、坦率的,這些中國朋友也很喜歡,我本人也很喜歡。所以我想説,我認識很多非常有趣的中國人。
中國網:您也經常寫書,在未來有沒有可能將您在中國生活的這段經歷寫到書中?
畢姬塔:我覺得如果要寫中國的話,這是需要有很多專業知識的,而且中國有這麼悠久的歷史,人口又眾多,如果我要寫的話,這個課題對我太大了。如果有計劃的話,我希望從一個比較小的方面入手。
中國網:今天非常感謝大使夫人接受我們的採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