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十一五”期間五大任務需完成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0 月13 日 | 文章來源:新華網

中共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日前閉幕,全會公報中提出了"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為實現這些目標,"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一系列重要的戰略任務,這些任務的完成情況,將直接影響到"十一五"目標實現的程度和品質。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作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中央對社會主義新農村20字的定位,實際上隱含著一個意思,即進一步提高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除利用大好時機進一步擴大減免農業稅的範圍和幅度外,還應在降低農資價格、繼續實行重點大宗農産品最低收購價、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方面下功夫。同時,在實行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的基礎上,加大投入力度,加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建設,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並擴大低保對農村的覆蓋範圍。

與此同時,應進一步推進城市化進程,重在多樣化地發展各種規模的城市和城市群,增強中心城市的經濟實力,發展各具特色的城市經濟,以吸引人口向城市的聚集。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産業結構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十一五"規劃中重要的路徑搭配方式。

為此,應認真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在具有高度技術關聯性和産業帶動性的重大戰略領域,應建立統籌協調的新型科研體制,實現關鍵領域的整合創新和突破。在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上,應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深化創新體制改革,真正建立起企業為核心、産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結構調整方面,在首重農業的基礎上,應切實實現我國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努力形成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關鍵技術和著名品牌,改組改造傳統産業,以振興東北為契機,振興裝備製造業。服務業應以市場化、産業化、社會化為方向,明顯提高就業比重。

深化改革提升開放度

"十一五"規劃不僅是發展規劃,也是改革規劃,20多年來的改革工作不僅解放和發展了生産力,其自身也在尋找新的突破口。"十一五"時期,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應進一步加快,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工作,如國企改革、國資管理體制改革、金融改革、財稅改革等應力爭取得新的突破,從而解決影響全局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為"十一五"之後的可持續發展打下體制基礎。

提高對外開放水準方面,應著力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變求量為求質,提高外貿效益;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的品質和水準,將引進外資與調整産業結構工作結合起來;給予企業更大自主權,在加強風險管理的基礎上,鼓勵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

建設節約型生態社會

我國要在能源、資源、環境壓力加劇的現實條件下實現全面小康,必須在經濟運作和社會文化中樹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意識。

資源節約方面,須落實節能中長期轉向規劃,就節約石油等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出臺相關政策,制訂節能、節水、節材的技術政策。對於土地、礦産等自然資源,須完善補償機制,實現有償開發,治理不合理開採方式,實現有序開採,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考慮,應嚴格設置開採禁地,實現有限開發。對於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應加強對各區域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的評估,以此作為經濟發展策略選擇的依據。應對一些重點行業進行清潔生産評估,切實降低工業排放,做好工業污染物治理工作。同時,應對重要流域、海域進行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並改善城市生活污染。

同時,應大力發展迴圈經濟,確立相關目標、評價體系和具體政策。

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十一五"是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變"先富"為"共富"的重要時期。在"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總體戰略基礎上,應根據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要求,進一步優化整合區域定位,並實行差別化的區域調控政策,避免區域過載,實現區域協調。(上海證券報記者 周翀)

相 關 新 聞
· 臺專家學者談大陸十一五規劃 關注縮小貧富差距
· “十一五”規劃勾勒未來股市藏寶圖
· 旅美學者暢談五中全會:願十一五再創輝煌
· “十一五”規劃催生行業新熱點 個股行情火爆
· 雲南省林業廳初步確定“十一五”退耕還林任務
· 胡鞍鋼:十一五期間中國將進入全面發展新時代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