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胡鞍鋼:十一五期間中國將進入全面發展新時代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0 月12 日 | 文章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0月12日電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12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表明中國將進入全面改革、全面開放、全面創新的時代。

全會公報指出,要堅定不移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品質,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這表明中國在創新自己的發展模式,走出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發展是硬道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是硬道理。”胡鞍鋼説。

他説,改革開放以來27年的高速發展,創下了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歷史上的最高發展速度記錄。當前中國所面對的已經不是要否加快發展的問題,而是如何發展的問題;不是要進一步提高增長的速度的問題,而是要明顯地改善發展的品質的問題。

“這需要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從片面發展到全面發展,從不公平發展到公平發展,從不協調發展到協調發展,從不平衡發展到均衡發展,從不可持續發展到可持續發展。”這位專家説。

胡鞍鋼説:“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不竭的動力,全面創新就是創新發展模式,包括制度創新,市場創新,技術創新和觀念創新。”

他説,制度創新旨在激勵人們創造各種財富、各種知識、各種發明和各種文化的制度體系;市場創新旨在充分利用中國巨大國內市場的特有優勢,激活市場活力,提高市場效率;技術創新旨在鼓勵自主技術創新、引進消化基礎上的再創新、整合各種技術的創新、原始性和基礎性創新;觀念創新旨在充分利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觀念資源,提倡新思想、新主意、新觀點和新理念。

胡鞍鋼説,《建議》表明,中國在創新自己的發展模式,將從追求GDP為中心或GDP挂帥的舊發展觀轉向以人為本、以十幾億人口共同富裕為中心的新發展觀 全會公報指出,改革成為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必須以更大決心加快推進改革,使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從局部改革到全面改革,中國正逐步形成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胡鞍鋼説。

他説,全面改革就是全面消除各種阻礙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全面調動全體人民的積極因素,處理好、調節好不同地區、集團、個人之間的矛盾與利益,將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激活所有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胡鞍鋼説,對外開放是21世紀中國最重要的基本國策,全面開放是中國融入世界的歷史大潮流和大趨勢,就是要建立全面開放的經濟、全面開放的市場、全面開放的社會和全面開放的文化。

胡鞍鋼認為,中國不僅要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和世界潮流,而且還要更多地貢獻於世界經濟、貿易與發展。(記者 趙曉輝范迎春)

相 關 新 聞
· 皖維高新:節能材料 “十一五”之巔
· “十一五”確定七大發展目標
· “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 "十一五"將採取"促車"消費政策傾向
· 林業局:“十一五”三北工程建設思路確定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