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白色污染” 不妨開徵“塑膠袋稅”  

    報載,愛爾蘭為遏制塑膠購物袋的“瘋狂”使用,減少白色垃圾污染,在今年3月中旬開徵了塑膠購物袋使用稅。所收資金全部交由新成立的環保基金用於環境保護項目,不僅有效地治住了“白色污染”,使塑膠袋使用量驟降了90%,同時為國家環保項目籌集了一筆可觀的資金,國民環保意識也因此得到提高。如此一舉多得,很值得我們借鑒。

    塑膠袋污染又稱“白色污染”,是當今嚴重的污染源之一,也是困擾全球環境的一大難題,正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據有關專家介紹:塑膠垃圾在自然界中很難降解,一般降解週期為200至400年。拋棄的塑膠垃圾不僅嚴重損害環境景觀,更嚴重的是會造成土壤惡化,影響作物生長;被牲畜誤食會造成其生病,甚至死亡;拋入河流、湖泊會影響航運,使水質變壞。尤其對海洋生物構成嚴重威脅,正在使海洋生物日漸減少,堪稱“海洋生物殺手”。在普裏比欲群島每年至少有5萬隻北方海狗剛一被捕撈上來就死亡了,經檢查證實是吃了塑膠垃圾。另外,在高溫加熱時會産生“二惡英”,對人體有致癌作用。其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遠遠超過其實際利用價值,可見塑膠垃圾的污染危害之大。而我國又是塑膠袋的使用大國,僅筆者居住的城鎮初略估計,每天大約有幾萬隻塑膠購物袋(不包括商品原始塑膠包裝袋)從各個商業零售網點免費流到顧客手中,而且這些塑膠袋大多由於品質等原因只能使用一次就成為垃圾。即便是少部分回收再生利用,但由於受過污染,在二次加工過程中産生的污染則會更大。

    類似現象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每年各地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這方面的污染治理,但收效甚微。目前,“白色污染”仍呈蔓延趨勢,仍在大肆侵蝕著我們的家園。當務之急,筆者認為:一是應儘快建立一套既能限制塑膠購物袋生産,又能控制塑膠購物袋使用量的約束機制。也就是不僅要向使用者開徵“塑膠袋使用稅”,同時也要向生産廠家開徵“塑膠袋污染治理稅”,這樣可以緩解過多的污染治理費用負擔,不使污染治理這一沉重的負擔,一味地由政府和社會擔負著。二是限制塑膠袋的使用範圍,制訂嚴格的品質標準,延長塑膠袋的使用壽命。規範生産廠家和使用者的行為,遏制濫産濫用和亂扔亂拋現象的發生。嚴厲打擊制售劣質塑膠袋的地下黑工廠黑市場,不合格的塑膠袋嚴禁進入市場。同時,提倡“綠色消費”,使消費者養成少用或重復使用購物袋的良好習慣。三是建議有關科研機構能儘快研製出既可替代塑膠袋功能,又不會污染環境的更新産品,方便群眾生活,使人類早日擺脫塑膠袋滿天滿地飛的“白色恐怖”環境,遠離“白色污染”,還一片潔凈的生活空間。 (王衛東)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09月23日

    


"白色污染"衝垮新疆環保企業
白色污染釋放雌激素 男嬰先天尿道下裂增多
禁白,尷尬處境幾時休?
封殺"白魔" 重慶一次性發泡食具"大限"令
“多重降解塑膠”開發成功
長春立法禁止“白色污染”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