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背馬馱到保障有力
——記我軍後勤現代化的發展歷程
 

    中國人民解放軍即將走過75年的光輝歷程。

    75年斗轉星移,如今先進的後勤保障系統,已經和“小米加步槍”、“車輪滾滾支前忙”的動人情景一起,成為我軍戰爭史上的光榮記錄。

    保障一體化

    2001年隆冬,在海拔4000多米的中阿邊境上,大雪紛飛,寒氣逼人,氧氣只有正常含氧量的60%,氣溫達到零下30多攝氏度。我軍在這裡用網架帳篷、暖風機、制氧機、炊事車、淋浴車等一整套先進的後勤裝備,保障了執勤部隊的生存和安寧。

    近幾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成功舉行三軍聯合登陸演習、編隊環球遠航、接管香港和澳門防務、抗洪救災等一系列壯舉中,我軍後勤都以她強有力的保障能力,展示出現代化軍隊後勤的嶄新風貌。

    我們一直是在用較少的軍費保障幾百萬軍隊的基本需求。從1978年到1992年,軍隊後勤在“緊日子”中求發展,後勤建設向“建立軍民相容、平戰結合、三軍一體、精幹高效的後勤保障體系”目標,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1998年,軍隊與6900多個經營性企業徹底脫鉤,消除了軍隊建設的一大隱患。

    2001年1月1日,聯勤體制正式運作,落實了江主席1990年第一次視察總後時的指示。我軍的保障體制,進一步適應聯合作戰需要,向三軍保障一體化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2000年開始在全軍推行生活保障社會化,我軍的保障方式向軍民相容的現代化大後勤轉變。2001年,軍隊預算編制實施重大改革,建立起財力集中、分配科學、調控有力和監督嚴密的預算管理新模式。同時,我軍後勤保障重點由“一保生活,二保戰備”轉變為“一保戰備、二保生活”,實現了軍隊建設由維持向發展的重大轉變。

    科技含量不斷提高

    平時的後勤供應保障,是戰鬥力生成和維繫的基礎。在人跡罕至的雪域高原、海洋孤島,駐紮著我軍數十萬官兵。如今人們無不為崇山峻嶺之上、大漠荒原之中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式營房所震驚。隨著軍費的恢復性增長,我軍的供應標準有了提高,長期困擾基層的住房、吃水、用電、洗澡、取暖、看病難等問題得到基本解決;五次提高伙食費標準,實施“菜籃子”工程,改革軍糧供應辦法,戰士的餐桌越來越豐盛。

    後勤裝備是構成後勤保障能力的重要因素。人們一定還記得,我軍將士那“一把炒麵、一把雪”的戰地伙食,戰火中白求恩大夫在屋檐下做手術的感人情景。解放戰爭中,我軍後勤主要靠人背馬馱,加上小車推,保障效率很低。如今不同了,我軍的後勤保障手段不斷向科技密集型轉變。到“八五”期間,我軍後勤已有400多項野戰、機動和骨幹裝備列裝。“九五“期間,全軍共完成後勤骨幹裝備研製100多項,基本形成了具有野戰、機動和適用性特色的系列裝備,使部隊的野戰生存能力、物資快速補給能力、醫療救護能力和機動保障能力,都有了明顯提高。1995年10月,江澤民主席在全軍後勤新裝備展示現場看到一項項新成果時,高興地説,這才是現代化,不是小米加步槍的時代了!

    而今,後勤裝備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我軍的野戰衛生裝備體系已基本形成;戰場飲食正朝著系列化、高能化、熱食化方向發展;野營裝備已形成宿營、供電、供水、供暖和衛浴五大系列;輪式越野加油車等伴隨保障方式,使我軍能夠在空中、海上和行軍途中遂行加油;公路、水路和航空運輸形成的國防交通大動脈,能迅速運用多種方式運輸部隊和物資。

    時代呼喚後勤拳頭部隊

    人是保障力的核心。科技強軍,我軍一大批高素質後勤人才脫穎而出,科研成就碩果纍纍。

    人們一定不會忘記,與“兩彈一星”、南京長江大橋等成果齊名的,有我軍醫學科學院完成的“戰時特種武器傷害的醫學防護研究”。1986年初,當朱壬葆院士在人民大會堂領獎臺上,高高舉起我國首次頒發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別獎”獎盃時,世界驚嘆:中國已經擁有了一尊先進的防禦原子、生物、化學等特種武器傷害的科學盾牌!僅“九五”期間,軍隊後勤就有97個科研項目獲國家和軍隊重大科技成果獎。目前,全軍後勤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幹部佔後勤幹部總數的60%以上,科技幹部中的研究生比例佔科技幹部總數的四分之一還強,擁有院士26名,國家一級學會理事以上學術職務人員已達500多人,具有博士、碩士等高學歷人才比“八五”增加了2倍。

    進入新時期以後,人民軍隊的後勤職能內涵,已經由單純組織一般保障活動,發展為“指揮戰鬥、組織供應,保證戰爭勝利”,並能進行戰略、戰役後勤支援的更高階段。時代呼喚後勤自己的拳頭部隊。為適應未來高技術戰爭,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我軍後勤開始應急保障力量的建設。目前,他們已經能夠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楊楊)

    光明日報2002/7/2


中國軍營有了“電子營養師”
我軍後勤現代化建設的前進足跡
我軍採購制度改革進入新階段
高科技悄然進入我軍野戰食品
中國陸軍現代化進程中的新兵種增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