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啟動外資衝擊波

    近一段時期,有關外資進入的消息接連不斷,包括一些跨國公司在內的外資企業在我國的動作頻繁。來自權威部門的消息説,我國今年利用外資金額有可能明顯增長。這是否意味著“外資軍團”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大舉進入?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搶佔市場:外資進入明顯加快

    儘管我國11月10日在多哈會議上才被正式接納為世貿組織成員,但一連串的外資進入資訊已按捺不住提前傳來:

    在上海舉行的APEC會議上,微軟公司借著對會議的報道,把公司全球研發中心設在上海的消息傳遍了世界;

    10月23日,法國阿爾卡特公司宣佈以50%+1股掌控原上海貝爾公司,拉開外資控股我國通信企業的序幕;同日,四川興文縣國內景區經營權被外商獲得;

    更讓人矚目的消息是,日前,又有8家外資保險公司獲准在中國開展或擴大業務,其中有5家屬於歐盟,包括世界著名的德國格寧保險公司、安聯保險公司等;而根據上個月29日召開的“2001年不良資産處置論壇”上傳出的確切消息,外資將涉足不良資産的處置,我國現有的4家資産管理公司將分別面向海外投資者推出一批處置項目。

    這些只是近期外資在我國佈局整體情況的一個縮影。來自外經貿部外資管理司的消息顯示,僅今年1-9月,我國已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8585家,合同外資金額493.4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321.9億美元,均比去年同期出現大幅增長。在上海,已成立外商投資企業前三個季度同期增資額高達19億美元。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我國接連出臺的一系列“相應”舉措:從10月1日起,人事部和國家工商總局聯合頒布的《人才市場管理規定》開始實施,根據《規定》,外資可以有條件地進入中國人才市場;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最新聯合頒布的《中外合資中外合作職業介紹機構設立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自12月1日起,允許外商以合資、合作形式進入職業仲介服務市場。

    近期外資緊鑼密鼓的動作情況引起了國人的廣泛關注。一些經濟專家分析認為,與以往相比,本次外資進入正在出現新的變化:

    ——跨國公司大項目和增資數額持續看漲,競爭態勢明顯。英特爾公司追加投資3億美元,擴建其在浦東的晶片測試封裝廠;艾默生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增資6.5億美元;惠普公司宣佈在中國設立其在全球規模最大的軟體開發基地。目前,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國公司中,已有400多家來華投資。

    ——原來開放程度低的服務業成為近期外資進入的重點領域。從近期情況看,外商投資傳統的製造業比重已開始有所降低,在服務貿易領域投資比重明顯增加。隨著今後幾年中我國逐步防開電信、金融、保險和高新技術産業,在這些領域有絕對競爭優勢的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投資比重將出現更為明顯的攀升。

    ——包括印度、蘇丹等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開始進入我國投資。

    零售商業:重新洗牌已經開始

    對外資而言,中國的商業市場無疑是巨大而誘人的。據統計,我國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萬億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今年上半年零售業的增長速度超過10%。

    現實的情況是,國內零售商業領域的缺口已經被外資打開:自1992年國內正式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資零售企業-上海八佰伴成立以來,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已發展到356家,世界前50家最大零售商已有半數在我國設立合資企業,去年外商投資商業企業零售額達526億美元。

    今年以來,洋商業進軍我國市場的步伐明顯加快:

    年初,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總部宣佈:2001年將在我國開8家店,相當於它前幾年進入我國開店的總和;世界第二大零售商法國家樂福也宣佈年內將在我國再開10家店。

    不久前,由上海一百集團和日本丸紅株式會社投資組建的商業批發企業——上海百紅商業貿易有限公司正式獲得國家主管部門的批准。業內人士説,這標誌著我國商業對外開放的最後一道禁區被突破。

    北京也正式向外商推出了未來幾年商業重點發展的7大領域,包括大型多功能購物中心、現代化物流中心、大型批發企業、專業店及電子商務等。

    根據現行WTO協議框架,我國將在3-5年內逐步放開對外資商業企業投資地域、數量的限制,取消對商品分銷包括商品批發、直銷等的限制。在今後一段時期內,大批歐美零售商可能攜帶各种先進的經營方式而來,預計來勢非常強勁。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北京周邊等相對富裕地區可能成為外資零售商搶灘登陸的要沖和競爭焦點。

    洋商業大規模地進入我國市場,對消費者和商業網點的均衡分佈無疑有著積極的一面,而對國內商業企業來説則意味著巨大的挑戰和衝擊:

    以企業規模為例,在全國商業企業排名第一的華聯集團去年實現銷售額不到18億美元,而國際零售業巨子沃爾瑪集團高達1913億美元,相差百倍。同時,眾多國際零售業的重要業態諸如折扣商店、目錄商店、類型專營店等在我國還處於萌芽階段。

    與國內商業相比,洋商業擁有資金、人才、經營、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優勢以及先進的現代化行銷技術和管理經驗,營業面積、商場設施等也與不可同日而語。而我國商業服務領域長期存在的服務與産品品質難於保證的情況,更有可能使國內商業企業在競爭開始之初便處於不利的位置。

    落後的物流配送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國內商業企業的競爭力大打折扣。據了解,物流配送已成為零售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沃爾瑪集團專門建立了第一流的電腦管理系統、衛星定位系統和電視調度系統新技術,全球4000多個店舖的銷售、訂貨、庫存情況隨時可以調出查閱,最大程度地節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而國內一些商業企業仍大量存在單店經營、採購權分散、暗扣成風等情況,與現代商業發展的統一採購、集中配送和資訊化格格不入。

    某些行業:外資衝擊不可避免

    以“幾家歡樂幾家愁”來形容不同行業在外資大舉進入態勢下的處境比較合適,因為“外資軍團”兵臨城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由於我國服務貿易領域存在巨大的市場前景,而入世有關談判已明確許諾將逐步放開有關限制,這勢必成為外資迅速推進,構成激烈競爭的格局。有關專家提醒説,除了銀行、汽車、電信等行業外,衝擊在其他一些領域也會得到充分的體現。

    我國保險市場被外國保險公司直言不諱地稱之為“肥肉”。而儘管這一市場的大門尚未完全敞開,來自外資的挑戰已是具體而鮮明。一項調查顯示,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的相當一部分“白領”階層已在明確等待著成為洋保險在國內的第一批顧客。

    從1980年恢複國內保險業務以來,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速度非常迅速。但缺陷是明顯的:從總量和規模上看,我國保險市場還遠遠落後於世界平均水準。在全球最大的25家保險公司中,任何一家公司的資産總額都遠遠高出中國保險業所擁有的資産總量。據了解,去年我國保費收入佔GDP的比重為1.8%,每人平均保費收入127元,而發達國家已分別是10%左右和200多美元。外資保險公司看好的正是中國的市場前景。

    自1992年第一家外資保險分公司在上海成立以來,已有200多家外國保險公司在中國設立了代表處,靜靜地等待著領取“執照”。目前我國外資壽險和産險公司分別為13家和14家,在數量上已經超過中資公司,但由於在經營範圍和地域上受到嚴格控制,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僅為1%。

    根據有關協議,對外國非壽險公司,經過逐步過渡,在加入WTO後4年內允許向外國和中國客戶提供所有企業和個人非壽險服務;對成立中外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定在50%以內。隨著外資保險公司經營範圍逐步擴大和地域限制的逐步取消,外資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將成定局。屆時,保險企業之間的較量、融合將使資本、技術、管理等競爭要素在中國的保險市場上進行新的整合。

    入世後國內保險業的優秀人才是否會在外資公司豐厚薪酬的召喚下演繹人才的“大逃亡”同樣是必須密切關注的問題。來自各地的資訊顯示,中外資保險公司之間的人才爭奪戰事實已經打響:據報道,去年底,剛剛進入中國保險市場的某外資公司在廣州開業伊始,就以高出同業10-20%的薪金招兵買馬,結果各公司都有優秀代理人進入;一家合資壽險公司的高級銷售主管偕同手下280名保險代理人集體辭職,投奔新的在華外資保險公司。

    面對外資保險咄咄逼人的態勢,內資保險也正在積極行動應對挑戰:人保公司去年底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使一些在股份制和外資保險公司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專業人才開始回流。2000年底,這家公司研究生以上學歷職工比上年增加了25%。

    同樣是為了應對外資的競爭,經中國保監會批准,上海天安保險公司、西安永安財産保險公司等4家國內保險公司日前宣佈建立戰略合作聯盟,這意味著中國保險市場開始面對競爭加強合作。

    據了解,中國保監會正積極爭取國務院儘快頒布《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和《保險違法行為處罰辦法》,並做好《保險法》的修改準備工作,以適應加入WTO後外資進入的新形勢。

    內外聯動:外資進入前景看好

    中國外商投資協會副會長周銘等人認為,一個可以預見的事實是,入世後,國際資本對華投資將加快,投資方式和投資存量可能出現一個較大的變化。根據中國雙邊談判達成的有關條款和實際情況分析,在中國入世後的三五年內,進入中國的外資會有明顯增長。

    從近期外資進入的情況看,我國成功“入世”確實對外資進入構成了一個重要“利好”。但除此之外,全球經濟放緩,國際市場需求不振以及中國經濟持續保持的良好發展勢頭都對外資進入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9.11事件”對外資進入中國産生的影響也不可低估。

    有關資料顯示,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放慢,今年2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僅為0.3%,為過去8年來的最低值。世界各地的經濟增長均出現不同幅度的放慢。在這一不利形勢下發生的“9.11”恐怖襲擊事件,除對世界航空業、保險業和旅遊業等造成沉重打擊外,對世界經濟和國際資本走向也産生了直接影響。目前聯合國報告已將今年的增長速度從原先預測的2.4%降至1.4%,為近10年來的最低水準。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的有關分析報告,由於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均將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衰退,尤其是“9.11事件”後美國作為全球最安全投資場所的觀念受到挑戰,國際剩餘資本會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調整投資策略,我國很可能是這種全球投資策略調整的受益國,外國資本會順勢加快流入我國。這種影響可能跨越今明兩年。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外資近期較大強度的進入也是我國政府積極營造外資良好發展空間的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據外經貿部有關官員介紹,為有效拓展吸收外資的發展空間,從去年下半年以來,一系列鼓勵外商投資的“軟環境治理”工程一直在我國穩步地推行:

    現行的外商投資法規被全面充實完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3部外資大法及其實施細則的修訂內容包括外匯平衡條款、“當地含量”條款、出口業績要求等。目前,修訂稿已頒布實施,其他外經貿法律法規的修訂工作正在進行;

    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根據業已公佈的《外商投資鐵路運輸業審批與管理暫行辦法》、《外商獨資船務公司審批管理暫行辦法》等,外國投資者被允許在中國建設、改造電影院,以合營方式從事鐵路貨物運輸等;在國內投資從事醫療機構、租賃、船務公司等行業可以擁有的股權和管理經營權也被擴大。

    來自外經貿部的最新消息顯示,為適應入世後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有關部門正醞釀採取多項措施,在商業、外貿、教育、各類仲介機構等服務貿易領域進一步放寬對外商投資的限制。目前有關部門正積極制定《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中外合營旅行社試點辦法》、《外商投資設立學校的有關規定》等。隨著這些政策規定逐步到位,屆時,外資進入中國的動力將被進一步激發。

     新華社 2001年11月19日

    


入世後外資不會大量進入房地産市場
“外資軍團”大舉進入中國
外資銀行瞄準國有大企業
入世後武漢十大領域將對外資開放
央行發言人談外資銀行進入大陸
上海外資三大新特點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