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製造”暢銷國際市場

    “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是中國出口商品的標誌。新華社駐江浙滬兩省一市記者近日連線匯總,發現今年1-4月長江三角洲地區製造的出口商品貨值,已佔中國同期出口總值的33.27%,比去年全年水準提高了2.5個百分點,創近10年最高紀錄;4月份,在非典已嚴重影響人們正常旅行和對外商貿交流的情況下,江浙滬出口都實現了四至六成左右的高增長,很多企業出口後勁不減。“長三角製造”,正在成為推動中國出口增長、確保當地經濟持續發展的強有力基石。

    非典擋不住機電和高新技術産品大量出口

    2001年1月,上海西南郊的松江出口加工區正式封關運作。幾乎與此同時,臺商投資的達豐(上海)電腦有限公司開始入區生産筆記型電腦,當年就實現出口1.7億美元。去年,達豐以8.83億美元的出口,躍居上海市各類企業出口第一,而今年前4個月出口已達11.57億美元,3月份和4月份的出口都超過了3.5億美元。

    “國際市場對筆記型電腦的需求並沒有因非典而減少。至今,戴爾、新力、IBM、蘋果、NEC等國際著名公司仍源源不斷給我們發來加工訂單。現在,我們的生産線一天24小時不停,員工總數已從去年底的6000人增加到8000人,這樣才能將每月數十萬台電腦按時保質送到海外客戶手中。”達豐副總經理丁越南告訴記者。

    像達豐一樣,江浙滬許多生産機電産品、高新技術産品的企業,出口基本上沒有受非典疫情影響,增幅普遍高於輕紡類傳統商品。1-4月,上海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同比分別增長82.7%和1.07倍;浙江這兩類産品增幅達到46.1%和70.2%;江蘇機電産品出口增幅達56.5%,佔全省出口總值比例提高到59.1%,對出口的穩定和帶動作用明顯增強。上海市外經貿委專家吳柏年認為,高技術、高附加值産品的國際需求不會因非典發生而縮減,加之機電産品殺菌消毒程式較為簡單,因此,大力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促進機電和高新技術産品出口,應成為江浙滬當前和今後繼續努力的方向。

    非典成為中小企業實施電子商務催化劑

    金龍化工廠和宏達化工有限公司,是浙江臨安和紹興的兩家民營中小企業,過去大多靠參加展覽、坐等外商到府的方式承接出口訂單,從來沒有考慮過網上交易。4月份以來,外商很少來了,原先排好的國內外參展計劃和促銷活動陸續取消,企業不得不臨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升電子商務能力,從網上接單。據金龍化工廠介紹,4月份以來新簽的出口訂單,六至七成都是通過“中國化工網”獲得的;宏達化工公司目前每月新接出口訂單仍能維持100萬元人民幣的水準,其中近四成來自網上洽談。

    據總部設在杭州的“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網站統計,今年一季度,這家網站註冊用戶比去年第四季度增加了50%,達到190萬戶;3月份以來,網站訪問量月均增長4成。這一方面表明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和海外採購商正在借助網路、電信等電子商務手段,使外貿業務沒有因非典而中斷;同時也説明,隨著經濟全球化、網路現代化進程加快,電子商務已成為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一道“門檻”、一張證書,特別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傳統商品企業來説,必須要“邁過”並熟練掌握,眼下的非典無疑是一道“催化劑”。

    最近,浙江省寧波市政府規定:企業加入“寧波網上交易會”開展自營進出口以及參加外貿電子商務培訓,都能不同程度得到財政補助。這不失為政府遵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引導企業共抗非典的一項明智決策。

    化非典危機為改革和聯合的動力

    江浙滬外經貿界人士有一個共識:雖然1-4月“長三角製造”對國際市場吸引力持續看旺,但鋻於當前非典疫情造成大量商務活動和中外交流被迫取消,一些企業新接出口訂單出現下降,因此不能排除非典對某些産業出口的滯後影響,對某些出口商品甚至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困難,預計進入下半年後,江浙滬外貿出口增幅將有所回落。長遠來看,各類企業應該將非典危機化作改革動力,不斷提高企業抗禦各類風險波動的能力;同時,“長三角”地區的外貿企業應加強産業整合和功能互補,面向國際大市場打出“長三角牌”。

    江蘇無錫小天鵝集團公司是一家名牌洗衣機生産企業,每年30萬台的出口已徘徊多年。去年,一向在國際市場“單打獨鬥”的小天鵝,開始與美國一家大型跨國公司聯手,為其在美洲銷售的産品實行貼牌生産。此舉表面上看是在為別人“打工”,實際上真正融入了國際製造業的價值鏈和産業鏈。過去,小天鵝在國內採購一根不起眼的彈簧要0.51元,通過美國合作夥伴在瑞士一家配套工廠採購,反而只需要0.22元。借助跨國公司的全球採購和行銷系統,小天鵝無形中提升了國際競爭力,拓寬了市場。

    2002年,小天鵝出口洗衣機迅速擴大為50萬台。今年非典疫情發生後,小天鵝的出口也沒有出現新的不確定因素,跨國合作開始體現出長期穩定效應。公司副總裁徐源説:“小天鵝的生産規模和製造經驗,與跨國公司的銷售渠道和管理經驗實現了一體化對接,與國際大市場融合程度加深了。”

    面臨世界製造業中心向中國轉移,特別是向“長三角”集中的歷史機遇,兩省一市外向型經濟的“整合互補”文章開始破題。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長三角”龍頭,提出背靠長江流域,用5年時間,把上海建成跨國採購商和供應商雲集之地,讓“長三角”成為全球跨國採購鏈中的重要一環。(吳宇 周國洪 章苒)

    

    新華網 2003年5月19日


長三角四城市經濟發展比較和思考
長三角“無縫接軌” 15城市有望公交“一卡通”
一季度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呈現三大特點
長三角:站在一體化門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