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中國消費、製造業成並購新焦點

    去年,涉及中國企業的兼併與收購交易總值翻了兩翻,達到逾300億美元,佔亞洲地區(除日本外)所公佈同類交易價值總額的五分之一。在2003年第一季度,儘管並購總額下降逾20%,但與中國企業相關的交易仍佔已公佈交易總值約16%。

    在未來十年內,中國是否有望成為亞洲並購中心?驅動中國並購市場的關鍵因素是哪些?

    根據彭博于四月二日公佈的最新統計,摩根大通繼去年同期,再次蟬聯第一季度亞洲(日本外)並購顧問業的榜首。最近,摩根大通亞太區並購業務主管馬宏濤先生(Todd Marin)在彭博有關中國並購的專題論壇上,發表了對中國並購市場趨勢的看法。

    馬宏濤認為,中國的並購走勢確實令人充滿信心。展望中國並購市場的中長期走勢,馬宏濤提出三個值得關注的因素,而這三方面因素都可以説是令人鼓舞。

    首先,中國的並購市場就其規模及增長速度而言,顯然不僅引起了外國企業的盎然興趣,中國企業本身對並購交易的認識亦不斷增強。毫無疑問,由於外企對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興趣濃厚,故對中國並購交易的興趣自然水漲船高;而更多的國內企業同時亦將並購看成是擴展業務、增加市場份額的重要渠道。

    根據摩根大通的經驗,第二項關鍵因素是中國並購市場在規則管制方面發生的改進。許多改進是最近所發生的,其中大多尚未經過相應實際交易個案的查核,但總體而言,這些變動是十分鼓舞人心的。

    最後,就是“熟悉性”原則的作用。中國俗語稱:“不熟不作”。中國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已經逐漸習慣了採用並購策略。你可看到很多在中國的外企進行跨國的並購交易,同時還有許多國際公司在中國內部進行類似交易,原因是他們熟悉此等交易,使用起來越來越得心應手,這顯然會對並購潮流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無疑也是一項有力的促進因素。經濟壓力促進並購,概因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招商引資,均有助於推動並購産品的使用。

    馬宏濤分析,觀察發達國家的並購市場,尤其是北美,有些情況頗具啟發意義。許多有關並購方面的法律變動在數年(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數十年之前已經發生,隨後才是持續多年的一系列並購交易,響應有關規管方面的變動。相信這也將是中國並購活動的突破點所在。

    縱貫中國的各個行業,哪些領域將成為並購的焦點在?

    摩根大通預計,自然資源行業必會發生相當數量的並購交易。顯然,一些在此領域居領導地位的公司必然藉此良機放眼國際,尋求海外資産的並購良機。北美的消費及製造業涉及中國企業的並購可能性令人關注。對並購交易量曾起積極推動作用的各行業中,電信業亦功不可沒。預計電信業很可能發生額外資産注入型的交易,從而促進並購交易量。

    至於中國有關的並購活動,馬宏濤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 (1) 尋求海外並購機會的中國公司,其中以自然資源業(包括能源業)在此方面表現尤其活躍;(2)著眼在中國進行並購活動的公司,則以製造及消費行業的最多;(3)國內企業間的並購交易金額,以電信行業並購交易量尤顯重大。

    中國企業在國際並購市場的實力如何?

    馬宏濤表示,回顧歷史,1998年、1999年和2000年是世界並購活動數目空前的三年,尤其北美及歐洲有各式買家及賣家,保持著世界最大並購市場的地位。

    鋻於北美及歐洲本身並購交易極其活躍,他們更傾向於在本國或在該地區進行跨國交易不足為奇。

    然而今非昔比,現在歐美的經濟及並購環境已變得更為嚴峻。比較下,許多中國企業的財務狀況及財務能力都與歐洲及北美的競爭者旗鼓相當,甚至某些情況下更勝一籌。

    隨著對並購需求的增加,涉及中國企業的交易更趨活躍。由此,回顧以往的統計數據,我們可以預見,無論在自然資源、技術還是製造行業,中國企業收購海外潛在資産的機會均在不斷增多,其實力正逐步攀升。

    中國的企業管治是否可以配合市場發展的步伐?

    企業管治不是中國獨有,北美也有自己的企業管治難題。企業管治是任何投資者都關注的問題。完善的規管制度是吸引投資的重要因素,無論是對戰略性投資者、非策略性投資者,還是並購投資者而言均如此。

    馬宏濤強調,讓投資者感到很欣慰的是,中國各個監管機構對此類問題相當敏感和重視,並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設身處地,如果你是並購交易的一方,除價格外,公司管治顯然是交易方最關注的問題。令人鼓舞的是,監管機構認識到良好有效的公司管治是吸引投資的重要因素,並正不斷提出新的改進方案。

    外資應採取什麼策略才能成功進入中國市場?是堅持擁有百分之百的所有權,還是在條件適當時取得10%、25%或49%的所有權?

    馬宏濤指出,所有權的問題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而言,多數公司會持謹慎態度,並會考慮海外經濟環境。當然,大多數企業有意對目標公司擁有相當影響力,甚至是對公司管治的絕對控制權,但他們非常清楚合作夥伴的重要性。

    擁有多少比例的所有權並不是並購的最終目標,最終是否能夠對投資目標擁有一定的影響力,甚至是接近控製程度的影響力,才是並購的成敗關鍵;同時,如判斷準確,交易雙方可以成為得力的合作夥伴。

    外國投資銀行及企業是否過多關注中國?似乎“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裏”,這樣是否風險太大呢?

    馬宏濤認為情況並非如此。他説,如果考察多數發生的交易,跨國交易額並未達到龐大的數量。這其實反映出投資銀行和外國企業的審慎態度,他們意識到其本國國內嚴峻的經濟環境,同時根據他們進入新市場的經驗,認為所作的投入是值得的。因此並不顯得他們對中國市場過分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資産注入型交易或大型國企收購其他實體的交易,正是北美及歐洲公司感興趣的領域。他們在尋求此類型的投資機會,因為他們通常認為此類交易可使他們獲得較大的管治權或控股權,這一直是並購交易的促進因素。對北美及歐洲公司而言,以審慎態度按適度規模頻繁進行此類交易是可行的。

    因此,這也是摩根大通與客戶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進行探討的領域。不少客戶曾在亞洲有不同經驗,希望與並購投資顧問探討在中國觀察到的投資佳機。就此而言,摩根大通在中國大約有60名專業人員,密切關注中國各個行業的發展情況。

    針對摩根大通再次蟬聯第一季度亞洲(日本外)並購顧問業榜首一事,馬宏濤説:“目前的戰事和海外股市低潮令投資環境充滿挑戰,然而各種趨勢正促進中國成為一個令人振奮的市場”。就全球範圍而言,亞洲在過去五年內取得相對穩定的增長。而在本年度第二、第三及第四季度,預計仍將保持此增長趨勢。

    過去數月中摩根大通在亞太地區(除日本)所擔任顧問的重大並購項目包括:

    * 南韓LG化學與Honam石化兩家公司以15億美元收購現代石化項目

    * 澳大利亞Constellation Brands以13.7億美元收購BRL Hardy公司項目

    * 台灣國泰金融牽頭投標財團以19億美元收購台灣最大電信公司中華電信13.5%股權項目

    * 南韓電信公司Korea Telecom和SK Telecom間28億美元的股票對換交易

    * 中國聯通母公司中國聯合通信公司向中國聯通出售價值27億美元的九個移動電信網路項目

    * 台灣國泰人壽以29億美元收購台灣世華銀行項目

    人民網2003年4月4日

    


中國企業活躍並購舞臺
外資並購法律規範已經確立
商務部有關官員釋疑外資並購七大問題
外資並購法律規範已經確立
外資並購緣何踟躇不前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