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河:當前經濟運作中需注意的問題
馬曉河

    今年以來,經濟發展走勢好于年初預期,主要表現在工業增長趨勢加快,投資增速走高,外需轉暖,財政收入增長回升等。但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經濟運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應抓緊採取得力措施予以解決。

    (一)價格水準持續回落。

    首先,從消費價格指數變動分析,消費品物價水準持續走低,去年9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下降0.1%,12月份下降0.3%;今年3月下降0.8%,1—7月份下降0.8%。其次,從生産資料價格分析,自去年5月份生産資料價格指數由正轉負後,一路下滑,去年5月下降2.0%,12月份下降6.3%;今年一季度下降5.9%,1—7月份下降4.4%。消費品和生産資料價格下降,意味著需求不足。從今年前7個月情況看,全國消費需求增長仍呈回落趨勢。1—7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6%,增幅同比回落1.6個百分點。在消費需求中,城鄉消費品增長幅度均比去年有所回落。比較而言,需求增長回落農村比城市要明顯。同去年比較,今年前7個月,農村消費品市場份額在全國市場中的比重進一步萎縮,由去年同期的37.3%下降到36.7%。價格下跌,需求增長回落特別是農村市場萎縮,是制約當前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二)城市就業壓力增大。據統計,2001年城市企業登記失業率為3.65%,企業內部待崗佔到企業人數的3.7%。今後,城鎮下崗失業的問題仍將比較突出,原因在於:第一,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進一步增強了資本替代勞動的趨勢,使得非農産業特別是第二産業吸納勞動力的能力持續下降。以國有工業企業為例,從1990年到2001年,國有工業企業固定資産原值由9961.2億元增加到54456.6億元,職工就業人數卻由4365萬人減少到3068.7萬人,由此使每萬元工業固定資産原值配置的勞動力從0.44人下降到0.06人。當前,我國經濟結構正處於快速轉換時期,第二産業特別是工業領域用資本、技術替代勞動將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這種趨勢同我國勞動力供給過剩産生了矛盾。第二,農村剩餘勞動力人數不斷增加,將加劇全社會尤其是城市勞動力就業市場的供求矛盾。第三,我國已經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國外大量工農産品按照承諾進入國內,必將對同類産品産生衝擊,由此對一部分在工業和農業領域就業的勞動力將産生替代效應。

    (三)民間投資乏力,拉動經濟增長能力不足。在消費需求增長回落的情況下,如果投資能夠健康快速增長,國民經濟在一段時間內仍可獲得發展的動力。但在當前的投資增長中,民間投資增長力量卻相對不足。其原因主要是信用緊縮,銀行惜貸,導致民營企業貸款難。另外,在市場需求疲軟的情況下,投資風險加大,也使民營企業不敢投資。近幾年,我國金融系統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三低一高”,即低通脹、低利率、低貸款和高儲蓄。自1996年5月以來,我國連續多次降低存貸款利率,但貸款的增長一直低於存款的增長,到今年6月末,全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大於貸款餘額高達36500億元。當前我國金融面臨的形勢是,一方面城市居民收入較快增長,銀行存款越來越多;而另一方面民營企業貸款越來越難,銀行的運作效率越來越差。因此,如何打破銀行現行存貸的不良迴圈,重新啟動民間投資,已經成為國民經濟運作中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四)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差距拉大,經濟發展不平衡矛盾日益突出。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差距拉大,是當前社會經濟生活中又一個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從地區經濟發展分析,20世紀90年代以來,儘管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有加速的趨勢,但和東部地區相比發展尚慢,發展差距仍在進一步拉大。這種差距主要表現在投入和産出兩個方面:在投入上,從1990年到2001年東部沿海12省市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由2527.2億元增加到22950.8億元,佔全國投資總額的比重從56.8%上升到62.2%;而中西部地區由1922.09億元增加到13947.6億元,佔全國投資總額的比重卻從43.2%下降到37.8%。在産出上,與投入相聯繫,東部地區國民財富的增長也明顯快於中西部地區。1990年至2001年,東部沿海12省市的國內生産總值佔全國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由47.9%上升到66.1%,每人平均GDP由1883.6元增加到12037.6元,增長了5.4倍;而中西部地區的國內生産總值佔全國的比重卻由52.1%降到33.9%,每人平均GDP由1438.8元增加到4335.9元,增長了3倍。

    從城鄉之間的發展狀況分析,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同城市相比,農村發展落後的主要原因是投資不足,基礎設施滯後;農民收入水準低,消費增長乏力。從1990年到2000年,城市集體和個人投資增長了8.8倍,而農村集體和個人投資僅增長了4.4倍。農村投資增長慢,導致經濟發展速度和農民收入增長放慢。1990年到2001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長61.89%,年均增長4.48%,比80年代增長速度幾乎慢了一倍;而同期內,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由慢變快,11年裏居民收入增長了110.15%,年均增長7%,比80年代增長快54%。這種情況導致農村市場需求明顯偏冷,其在全社會中的市場消費份額出現了萎縮趨勢。數據顯示,1990年農村市場消費在全社會中的份額是53.2%,1995年降到40%,2001年進一步降到37.4%,今年1—6月又降到36.8%。可以説,農村當前投資不足,農民消費增長緩慢,已嚴重影響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將佔全國三分之二人口的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鼓勵投資,刺激消費,以啟動內需,保證和推進下一步的經濟增長。

    ● 馬曉河 國家計委産業發展研究所 

     經濟日報 2002年10月14日


8月我國經濟運作六大亮點
我國宏觀經濟運作有利因素多
張立群:中國經濟運作模式的新變化
全國鄉鎮企業上半年經濟運作情況分析
邱曉華談上半年經濟運作態勢良好的成因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