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迴圈經濟不能拔苗助長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3 月15 日 | 文章來源:人民網

如果選舉今年兩會的高頻詞,“迴圈經濟”肯定是其中的一個。這個在去年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再次在政府報告中亮相的新名詞,成為代表、委員津津樂道、讚不絕口的新寵。我上網檢索了一下,光是3月11日一天與迴圈經濟有關的報道,就有90多條,其炙手可熱可見一斑。

不可否認,這種通過資源迴圈往復使用、追求資源利用最大化的經濟發展模式,對於解決我國高耗能、高污染、低産出的頑疾,不啻是一劑良方。但是,“尺有所短”,迴圈經濟畢竟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如果脫離實際,無限誇大它的作用,神話它的功效,則無異於拔苗助長。

而在追捧迴圈經濟的諸多言論中,已經出現了拔苗助長的苗頭——

某權威通訊社一篇報道的題目,就是《迴圈經濟讓貴陽4年未見酸雨》。該報道引用貴州一人大代表的話説:“貴陽市曾經是酸雨較多的城市,現在,我們已成功實現連續4年未見酸雨。這個巨大的變化,要歸功於發展迴圈經濟。”

其實,按照這位人大代表的“夫子自道”,貴陽在2001年初才提出“環境立市”的“發展戰略”,2002年5月才開始迴圈經濟試點,而貴陽的酸雨至少在2002年已經逃之夭夭了——而那時迴圈經濟還在娘胎裏孕育,如何能為趨趕酸雨建功立業?

一位很是權威的政協委員,在發言中講道:“提出和推進迴圈經濟是人類從現在這種發展模式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這種新的發展模式的惟一途徑。”且不説可持續發展有沒有“惟一途徑”,就是有,孤陋寡聞的我,還沒聽説在發達國家誕生了幾十年的迴圈經濟,被哪一個發達國家奉為可持續發展的“惟一途徑”——是發達國家的官員、專家不如我們聰明呢,還是迴圈經濟本身不能勝任“惟一途徑”這一重任?

迴圈利用、往復無窮的圓圈經濟理論固然美妙,可是“廢物之多,無奇不有”,終歸有些廢棄物是很難進入這一美妙的“經濟圈”迴圈的。就説讓國內外專家頭疼的汽車尾氣吧,它已經是百年高齡的老污物了,至今還未見哪一國的高人把它收集起來迴圈利用的。迴圈經濟再神通廣大,也沒能解決發達國家的所有環境問題,就是其不能包治百病的證明。

更何況,由於發展速度奇快,西方發達國家二三百年産生的各種環境問題,都在我國“百川匯海”,形成了所謂“複合型污染”。工業污水、廢氣、廢渣,化肥、農藥污染,生活垃圾、人畜糞便,汽車尾氣、放射污染……如此名目繁多、性質不一的環境問題,是不可能靠一種“靈丹妙藥”藥到病除的,恐怕還得“兵來將當、水來土堰”,並且必須綜合施治、聯手作戰,才能奏效。

在追捧迴圈經濟的熱浪中,居然還出現了一些不懂裝懂乃至偷換概念的怪現象——

央視國際在3月11日上午推出的一期名為“今日視點:解讀迴圈經濟概念”的節目。其嘉賓林陽先生面對成千上萬的觀眾,如此解讀迴圈經濟:“什麼叫迴圈經濟概念?我們知道,從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來看,資源壓力是非常大的,目前要發展科技含量高的,經濟效益好的,減少能耗的,對於環境污染小的這些産業發展模式,其實就叫做迴圈經濟。”按照林先生的“解讀”,迴圈經濟就是電腦、手機等高科技産業了——如此指鹿為馬,難道就不臉紅嗎?

更有甚者,居然大言不慚地把迴圈經濟當成自己破壞環境的遮羞布。經過綠色和平、《南方週末》、《北京青年報》等環保組織和媒體的調查、報道,金光集團APP在雲南省實施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中大量毀林、破壞環境的事實,已經大白于天下,而其總裁黃志源先生,卻對光明日報記者説:該集團“所推行的林漿紙一體化工程和10年來在華投資環保高達40億元,成功地破解了造紙業威脅生態環境的難題,從而創造了綠色造紙的神話”;總理的報告讓他“興奮不已”,“因為他所致力打造和倡導的林漿紙一體化的可持續發展迴圈經濟模式符合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前景和目標。” ——金光集團APP在海南、廣西等地營造桉樹林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已引起了生態專家和政府部門的高度警覺,現在居然搖身一變為對環境友好的“迴圈經濟”,怎不讓人對黃總裁的偷天換日、混淆黑白之術拍案叫絕?

有道是“林子大了什麼鳥也有”,那些不懂裝懂、別有用心的言行,自然很快會被雨打風吹去,不足多慮。值得擔憂的,倒是好心、熱心和急性子所導致的拔苗助長和神話、異化。迴圈經濟是發達國家在其工業化相當成熟、技術工藝相當發達、環境意識相當濃厚、相關制度相當完備的背景下,探索、完善的一種發展模式,要使其在工業化程度良莠不齊、技術設備千差萬別、環境意識參差不齊、法律規章常常失靈的中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還有許多紛繁複雜的基礎性工作要做。如果盲目迷戀“跨越式發展”,急於求成,“揀個紙袋當竹筐,什麼東西都往裏裝”,其結果,恐怕會是“畫虎不成,反累其犬”;至於那種為秋汛環境及之名,而不求效益地生搬硬套,就更與迴圈經濟南轅北轍,其結果只會是“損了夫人又折兵”。

對迴圈經濟的過度追捧乃至拔苗助長,反映了浮躁、急躁、焦躁,和盲目跟風、好高騖遠的不良心態。還是一些代表、委員説得好:“其實迴圈經濟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發展迴圈經濟首先要從日常生活點滴做起。”

不是嗎?如果我們把自家的馬桶換成節水的,如果我們在下館子時能“量腹為點”,如果我們在買車時擯棄競豪比闊心態,多選擇排量小、省油環保的汽車;如果有關部門能切實解決月餅的過度包裝問題,如果更多的城市能儘快革除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障礙,如果我們在實施能源環保法律法規時能少打些折扣……相信迴圈經濟自然會水到渠成、名至實歸。

附:為不使迴圈經濟以訛傳訛,特附小常識如下:

迴圈經濟就是在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指導下,按照清潔生産的方式,對能源及其廢棄物實行綜合利用的生産活動過程。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成一個“資源—産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徵是低開採,高利用,低排放。它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與傳統經濟相比,迴圈經濟的不同之處在於: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産品—污染排放”所構成的物質單向流動的經濟。

(趙永新)

人民網 2005年3月15日

相 關 新 聞
· 政協提案協商辦理:七部門為“迴圈經濟”把脈
· 李名岷代表:迴圈經濟擔綱新型工業化
· 我國將採取措施加大對迴圈經濟發展的支援力度
· 不要誤解迴圈經濟
· 迴圈經濟成為各地熱點話題
· 連通理想與現實——迴圈經濟試點示範工作透視
· 江蘇:環保提案籲請為迴圈經濟立法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