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志農獲"BG野生動物攝影年賽"大獎

    10月25日晚,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國攝影師奚志農被頒與"BG野生動物攝影年賽""瀕危物種"單項大獎。這是中國攝影師首次在此賽事上獲此殊榮。

    "BG野生動物攝影年賽"是由英國BBC《野生動物》雜誌與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由BG集團贊助、在國際野生動物攝影領域最具權威性的一項賽事。本屆年賽共吸引了全世界近2萬幅作品參賽。中國攝影師奚志農以一幅表現中國特有珍稀瀕危物種滇金絲猴的作品,摘取瀕危物種類單項大獎,這是僅次於年度大獎的一個獎項。

    奚志農自1984年起致力於中國的野生動物攝影和保護工作。奚志農認為,此次獲獎不僅是對他個人多年來致力於中國野生動物攝影的肯定,也必將引起更多人對中國瀕危物種的關注,激勵更多的中國人投身野生動物的攝影和保護工作。

    奚志農"野生動物"攝影展將於11月3日至14日在"大眾影廊"(三聯書店後"祥升行"內)舉行。

    背景資料

    這項比賽于1964年由BBC《動物》雜誌(BBC《野生動物》雜誌的前身)創辦。這是最早的強調用藝術的眼光去拍攝自然世界的攝影比賽,而最早的獲獎照片也因為其獨特的價值而載入史冊。

    1984年,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加盟更增加了比賽的權威性。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人士大衛阿登堡爵士、彼得斯科特爵士(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創始人)為獲獎者頒獎,獲獎作品在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展覽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1987年,獲獎作品開始在英國國內巡迴展出,而比賽也變成了一項國際賽事,吸引了包括佛郎茲蘭汀(FransLanting)、阿特沃爾夫(ArtWolfe)等頂尖級專業野生動物攝影師在內的世界各地的專業和業餘攝影師參賽。到目前為止,"BG野生動物攝影年賽"無疑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最富盛名的野生動物攝影比賽。獲獎作品每年在德國、瑞士、荷蘭、義大利、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美國等20多個國家巡迴展出。奚成農的經歷

    奚志農高高的個子,被雲南的陽光曬上西藏紅的臉上,始終是友善的笑容。他是作為環保人士被公眾熟知的。2000年的地球獎,奚志農是唯一一位評委全票通過的獲獎者。人們對於這個實踐著英雄主義、理想主義精神的環保志願者充滿敬意。

    奚志農英雄般的舉動是在1995年。當時,雲南省德欽縣政府為了縣財政收入,準備砍伐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南側1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這將直接威脅到生活在這裡的200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的生存。剛剛結束滇金絲猴三年艱難拍攝的奚志農無比震驚,他四處奔走呼號。一封信夾帶著許多環保人士的焦急和憤怒送到國務委員宋健手中。砍伐被及時制止。

    被保護下來的猴子卻使在雲南省林業廳宣傳處工作的奚志農處境尷尬。但人生的另一道門正在為奚志農打開。當滇金絲猴的名字和奚志農聯在一起的時候,他也成了中國剛剛萌動的環保界的英雄。1996年5月1日,奚志農和他的滇金絲猴出現在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三週年特別節目中。在《東方時空》的真誠邀請下奚志農離開雲南來到了北京。新聞評論部優良的工作環境,同事領導的支援理解,使奚志農如魚得水。同年7月在他的積極籌劃並帶領下由北京十幾所高校大學生組成的綠色營來到了他剛離開不久的白馬雪山,營中不僅有奚志農從小崇敬的原《大自然》雜誌主編唐錫陽,還有日後成為他事業中左臂右膀的妻子史立紅--這個比他小了7歲的女孩當時是《中國日報》的隨營記者,她把他當作英雄來敬佩。他們一見鍾情。

    不用空調、騎自行車、隨身帶著筷子;北京的大氣污染、野生動物被擺上餐桌、都會讓敏感的奚志農有所行動……他用行動和語言感染著他周圍的每一個人,哪怕是採訪對象也不例外。幾年下來,人們從最初的不理解、嘲笑,變得日益了解環保的意義。在中央電視臺這樣一個位置上奚志農有更多的條件和機會,關注中國的環境問題。1997年12月和1998年7月,奚志農兩度深入可可西裏地區,他用大量的鏡頭展現了90年代的中國為環境保護與盜獵分子真槍實戰的英雄們的艱難處境,以及大量藏羚羊慘遭屠殺的慘景。除在《東方時空》播出以外,他還通過到大學演講,接受媒體訪問發表文章和圖片呼籲加強對藏羚羊的保護,使藏羚羊的危險處境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1999年,奚志農離開北京,重回雲南,著手建立一個紮根在滇西北的"高原生態保護"的民間組織。旨在探索在生態脆弱的山區和貧困的少數民族地區,如何既實現對生態環境和民族傳統文化的有效保護,又實現當地居民的脫貧致富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當奚志農和妻子史立紅分別從《東方之子》、世界自然基金會辭職時,這份勇氣震動了許多人。他們有一個即將出生的女兒--奚溪,他們缺乏生活的基本來源,他們將居住在大森林邊上的村莊,面對著貧苦和發展對環境帶來的種種問題……

    人們曾經力勸,在實踐這份勇氣之前,不要讓太多超越現實的理想主義弄得頭破血流。但他們堅持下來了。奚溪在不到半歲的時候,就被爸爸媽媽帶上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一家人在大自然的氛圍裏充滿活力。今年3月,機構已經正式註冊下來,現在的他們正為秋季召開的梅裏雪山生態與文化保護研討會積極籌措。

    與此同時,奚志農還在實踐著他的另一份理想--拍攝中國的野生動物。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來華訪問。當他與中國的民間人士坐在一起暢談時,奚志農拍攝的滇金絲猴照片,就是自然之友的會長梁從誡先生送給他的禮物。

    在奚志農拍攝的照片裏,動物的世界精彩紛呈。它們活躍也好,寧靜也好,都在奚志農的視角裏真實地呈現出來。對於這樣一個旁觀者,它們竟然沒有戒心。是攝影師的投入與耐心?還是對拍攝對象的真摯感情能夠讓一個個作品充滿活力?為什麼看奚志農攝下的動物,竟會如此美好、可愛?

    這個答案不言自明。

    我一直相信,在群山環抱的巍山古城度過童年,在熱于助人的母親的影響之下長大,奚志農對於這個世界有一種樸素的愛--愛是他探索自然、保護環境的力量。

    十幾年來,奚志農曾經在獨龍江失手從溜索上墜入山澗,曾經在荒無人煙的長江源從飛馳的馬背上摔下,曾經與大群奔跑的野牦牛擦肩而過,曾經與扎巴多傑在可可西裏結冰的湖上追逐盜獵者……直到今天,他的身上仍有四根肋骨是斷的,可這一切都沒有減弱他深入大自然的激情。拍攝,只有不斷地拍攝,才會讓人類對於他們自身之外的東西有更多的愛與理解。

    奚志農有一個重大的心願,讓滇金絲猴登上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以樹立滇金絲猴的世界地位。也許只有它們擁有了世界性的地位,對於這片森林的保護才有更好的支援?!與此同時,奚志農還要完成另一項任務,即追蹤、調查滇金絲猴的現有種群,這是他目前正在做的。

    喜歡野外生活,遊走于山水之間的奚志農,放棄了被固定住的生活,在拍攝中了解動物,在了解中感受生態環境的變化對於每一個物種的影響,終於把這一切都融于一體。更值得慶倖的是,在女兒、妻子的陪同之下,奚志農少了很多寂寞。 (舒夕)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網站)

    

     人民網 2001年10月31日


十噸大象皮驚現廣州,至少100多頭大象喪命
搶救娃娃魚刻不容緩
為保護野生動物 三峽巫山將移民十萬
內昆鐵路為黑頸鶴讓道
耿興余鏡頭再現壯美激情
貘:神秘而稀有的野生動物
楊紹明説華人攝影不比西方遜色
小麻雀成保護動物
野馬放野,行嘛?
可可西裏讓我歡喜讓我憂
西藏第二大林區成為野生動物生活樂園
昌都野生動物保護完好
記者用相機記錄西藏
不要讓相機變獵槍
藏羚羊紀實攝影展開展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