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如何“消化”源源不斷的垃圾和污水

      400億投入

    6月1日上午9時,三峽開發總公司總經理陸佑楣摁下電鈕,大壩蓄水徹底改變了三峽的內涵。作為一條河流的三峽不再存在,高聳的峽谷從此將環抱一個巨大的人工湖——這個湖全長600余公里,平均寬度1.1公里,最大庫容超過洞庭湖現存水量的2倍。三峽大壩以上,威脅來往船隻數千年的100多個暗礁險灘從此隱入水下。

    “二期蓄水完成後,宜昌至重慶660公里航道將比過去寬一倍,三峽江段的水深將增加50米,水流流速減慢30%到80%”。三峽總公司總工程師張超然接受採訪時説。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靜止的湖如何“消化”源源不斷的垃圾和污水?

    6月1日之前的試蓄水期間,大壩上游就有大量的漂浮物順水而下,而這樣的漂浮物曾令葛洲壩電廠51次停機。據環保部門調查,三峽庫區兩萬多平方公里土地水土流失面積佔62%。庫區排放的工業廢水中,近三分之一未達標,庫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不到一成。

    6月3日,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局長翁立達向外界透露:國務院已通過了一個三峽庫區水污染防治規劃,安排了393億元的資金——這一數字相當於三峽工程投資的五分之一。作為中國投資最大的水污染治理工程,到2010年,這筆錢計劃使三峽庫區污水及垃圾處理率達到85%,大大超過沿海地區。有人算出,這相當於每立方米庫容投資1元錢。

    兩天后,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對外界透露:中國已在長江流域建成水質監測網路,以5月25日以來的監測結果看,三峽庫區水質沒有大的變化,但“個別指標,像糞大腸桿菌群污染還是比較嚴重”。

    重慶治污

    作為庫區內唯一的特大城市,重慶市的治污工作備受矚目。曾有統計數據顯示,重慶市污染物排放量佔整個庫區總量70%以上。

    6月5日,重慶市市長王鴻舉在當地多家媒體發表署名文章回應:該市每年將新增30多億元實施“碧水計劃”——平均每年將在水利工程方面新增投入10億元,在水土保持方面新增投入10億元,在污水治理方面新增投入10億元以上。

    重慶市水務集團副總裁王洪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三峽蓄水後,重慶流域的長江水流速將從2.68~2.88米/秒減為0.38米/秒,江水自凈能力大大降低。目前城區投産的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只有4.8萬噸,而該市城區日供水量卻達到300~400萬噸。

    王透露,重慶市對供排水系統的改造投資目前大約有近90億元的資金缺口,將主要通過銀行貸款、發行債券、上市、合資、行政劃撥等手段解決。記者截稿前獲悉,該集團已獲42億的銀行信貸指標。

    在所有排入庫區的污物中,醫療垃圾最令人關注。

    重慶主城區有167家醫療機構,病床2.65萬張,醫院臨床廢棄物日産9噸,日産病人生活垃圾10噸,該市目前還沒有專門的醫療垃圾處理機構,醫療垃圾通常與普通生活垃圾一併處理。

    6月6日,重慶市衛生局一負責人而記者透露:《重慶市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管理辦法》進入專家論證階段,近日將提請市政府審議。《辦法》中建議: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處置的單位必須取得經營許可證;禁止向環境傾倒、排放或擅自貯存、填埋、焚燒污染物;處理時,必須進行分類包裝,並防止泄漏、散溢、破損、腐爛等。

    重慶市計委還向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申請在萬州、涪陵、永川等地再設3個醫療垃圾處理站,黔江等地的處理站也正在規劃中。

    《建設重慶主城區醫療廢物處理中心的建議》已獲重慶市計委等承辦單位A級復函:醫療廢棄物將全部強制性集中處理,該市首個醫療垃圾處理中心也已動工建設。日處理醫療垃圾能力將達16噸。醫療機構可以和垃圾處理單位協商處理價格。

    然而,當一個淹沒面積達1084平方公里蓄水至175米時龐大水庫形成時,治污行動顯然不會一蹴而就。中國工程院院士、水利部長江水利委會員總工程師鄭守仁在5月28日的一次新聞通氣會後表示:“防止水質污染將是大壩成敗的關鍵之一,是最持久的戰爭。”

    鄭院士發言當天,《重慶晚報》的消息説:重慶涪陵區涪陵化工有限公司在三峽蓄水期間將工業廢水直排長江被逮個正著。該報另一則新聞是:重慶首個醫療垃圾處理中心已蓋到第108個公章,但工程無甚進展。重慶市環保局法規處許布策處長稱:即使垃圾處理費已攤到病人藥費中,一些醫院為節省費用,仍逃避統一處理,導致醫療垃圾流散到社會。

    重慶市環保局6月4日披露:2002年長江、嘉陵江和烏江重慶段25個監測斷面總體穩定在Ⅱ-Ⅲ類水準;次級河流污染仍然較重,水質較差。在36個監測項目中,長江超過地表水環境品質Ⅲ類水質標準的有糞大腸菌群、總磷和石油類3項。主城區酸雨頻率為43.6%,同比上升了10.8個百分點。2002年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産生量1348萬噸,較上年增長3.7。城市生活垃圾産生量290萬噸,較上年增長5.45%。水土流失佔幅員面積的63.15%。

    重慶市環保局水環境保護處吳忠稱,該市正在實施重慶主城區排水項目,工程投資37億人民幣。在長江、嘉陵江兩岸新建總長73公里的污水截流管線,新建城市二級污水管線98公里。新建一座日處理污水能力50萬立方米的污水預處理站。新建日處理能力30萬噸(唐家沱)和60萬噸的(雞冠石)污水處理廠。

    在排污僅次於重慶主城區的重慶萬州區,記者看到城區內幾乎所有馬路都已被翻開一半,塵土蔽日。一位當地官員説:三峽蓄水了,該區正在改造污水管網。年內3座污水處理廠投産後,萬州污水90%以上可實現達標排放。

    尚未得到重視的問題

    在記者截稿前,重慶市又頒布規章,宣佈往三峽倒垃圾“最高可罰一萬元”。早在2001年11月30日,該市就出臺了《重慶市長江三峽庫區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就污水、生活垃圾、工業污染防治等7方面的目標任務作了規定。

    2002年10月26日,《重慶晚報》報道説,由於兩江水質惡化,且蓄水後水質控制難度加大,重慶市已計劃籌資數十億元,從另外三條河流尋找飲用水源,而長江水只用工農業。

    75歲的重慶大學教授雷享順向記者強調了他的震驚。他指出:庫區沿岸幾乎所有縣城都在尋找第二水源。雷一邊用筆指劃著長江流域概圖,一邊説:重慶位於長江中點,若三峽水質有惡,不僅威脅重慶,還將貽害下游,未來還可能影響南水北調的輸水品質,因此絕對不容有失。

    

    作為“三峽工程與環境污染及人體健康”課題的負責人之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小清也向記者表示,他對一些“尚未得到重視的問題感到擔憂”。

    一是富營養化問題。大壩蓄水後,水中磷氮含量較高,庫區水流變緩,氣溫變高,藻類增加,局部可能出現水華的現象。

    二是汞的威脅。三峽庫區所處的鄂湘川渝黔一帶富集著中國80%的汞礦資源。調查也顯示,這一帶區域內,包括庫區土壤、魚體中的汞含量偏高,而這主要來自烏江上游的汞礦。徐説,汞對人體健康威脅甚劇,日本當年的水俁病就來自汞中毒。但這一問題尚未引起重視。此外,長江上游石灰岩地區和酸雨也將對環境構成威脅。而且對於這一問題尚無系統研究。

    徐小清最後表示,最迫在眉睫的還有環保設施的建設滯後。重慶市一位副市長曾透露,三峽庫區移民遷建企業中,有一半以上的建設項目沒有執行環保“三同時”環保設施與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産。一些沿江城區的污水處理廠目前還都處於“規劃中”。

    應對之舉

    6月1日,中國三峽總公司總經理陸佑楣向記者表示,三峽庫容只佔每年通過三峽大壩水量的8%,因此庫水會不斷地更新,三峽絕對不會變成一潭污水。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萬本太對此觀點表示支援。“長江三峽段幹流水質以二、三類為主,庫區水流變緩也有利於污染物沉澱,有利於岸邊水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長,將會吸收、凈化一些污染物。”

    “此外,庫區年排污水總量約40億立方米,而宜昌斷面年徑流總量約4000億立方米,污徑水量比約1:100,對污染物稀釋潛力很大。”萬本太説。

    眼下另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是漂浮物。據三峽總公司工程技術人員測算,蓄水期間和其後的一段時間裏,將有30萬至50萬方漂浮物到達大壩。三峽總公司表示如遇緊急情況,將請舟橋部隊予以協助。

    但由於大壩距水面太高,像葛洲壩一樣在壩頂進行清撈不大可能,三峽總公司租用了兩艘大馬力拖輪,對漂浮物進行攔截。6月8日,記者在壩前江面看到,一條條長短不一的垃圾帶和一片片面積不等的漂浮物明顯可見,並向庫區上游延伸。附近居民告知,大壩蓄水以後,江面的漂浮物日益增多。有資料顯示,2000年,三峽庫區及上游地區生活垃圾産生量達668.6萬噸,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為977.8萬噸。其中,135米水位下堆存的垃圾為210萬噸,每年産生約52萬噸的漂浮物。此外,航行在此江段的船舶,年産垃圾18萬噸左右。

    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説,三峽庫區的漂浮物,目前主要採取以導為主,“導、排、疏、清”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處理,三峽梯調中心將根據漂浮物聚集情況,開啟泄洪深孔排漂,同時調整導流底孔部位,適時啟閘幫助排漂。 (陳習龍)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3年6月11日

    


發展三峽遊不可忽視環境
三峽庫區蓄水第8天首次清理壩前漂浮物
劉家壽:三峽水庫漁業開發不能過度 避免破壞水環境
三峽蓄水聚集大量垃圾 水上飛船慢如老牛
三峽巫山水勢逼人 漂浮物影響航道待清除
三峽庫區組織打撈水上漂浮物
三峽庫區糞大腸菌群污染較重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