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水害學”想到的

    近日,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的水資源報告會上,潘家錚院士談到塔裏木河時動情地説,多年來,一些地方在開展水利建設時忽視配套設施建設,忽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造成了嚴重後果。在某種程度上講,是我們的工程師害死了千年不死的胡楊。現在大學裏開有水利學課程,也很有必要開一門“水害學”課程。他的發言引起全場共鳴,台下幾百名院士、專家和相關專業的大學生、研究生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場報告是中國工程院組織的300多名院士專家對西北6省區水資源現狀的考察成果彙報。水資源的無序開發、破壞以及污染所造成的嚴峻生態形勢,引發了院士對“水害”的反思。

    水利學是人類改造自然、化害為利的知識總結。在化害為利的同時,何以又人為造成新的水害?主要是人們在利用水資源的過程中違反了自然規律。歸根結底,這樣形成的“水害”實際上是“人害”。

    發展經濟的強烈渴望,容易提供“水害學”滋生的土壤。西北之行,所到之處,地方領導都希望開工新的水利工程,而當院士專家問起排污等配套設施時,則要麼語焉不詳,要麼以缺乏資金為藉口。“就想到怎樣利用她,沒想到怎樣保護她。”一位院士説,人們對水資源的短視行為最終導致了大自然的懲罰:洪澇、旱災、荒漠化。太多的教訓足以編出大部頭的“水害學”教材。

    利害相生,懂得水利的人,沒有理由不懂得水害,對於我們這樣一個飽受水害之苦的民族來説尤其如此。加強生態環境教育,讓大家增加對水的認識、對科學規律的認識,讓未來的工程師們設計的工程更科學、更能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原則,讓行政領導凈化造福一方的責任感,帶領群眾追求經濟發展和山川秀美並行的可持續發展,很有必要,而且刻不容緩。(原正軍)

    

    《人民日報》 2003年05月23日

    


黃河限量供水 寧夏多管齊下應對“水荒”
專家提醒台灣缺水現象已日益嚴重
山東:水價大幅上調 均價4元/立方米
海峽時報:中國積極解決水問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