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標準"被曝光 雀巢轉基因惹爭議

    日前有報道稱,全球最大的跨國食品商雀巢、卡夫、聯合利華等在歐洲承諾不使用轉基因原料,但在亞洲卻沒有此項承諾。6種雀巢食品更被點名含有不明基因。消息一經傳出,引起業界的廣泛討論,本次討論的指向不只是針對轉基因産品的安全性問題,更多關注的是要不要標注出轉基因食品和非轉基因食品,為何企業不執行國家關於轉基因食品必須標識的規定等話題。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有關人士指出,我國並不拒絕轉基因食品,科學利用轉基因食品非但無害而且有利,所以中國消費者無須害怕轉基因食品。但是亦有人士認為由於轉基因食品發展時間不長,各種結論都還不明朗,在技術上我國是支援轉基因技術發展的,但同時我國要加強轉基因食品的管理。

    雀巢執行“雙重標準”?

    針對雀巢公司是否在歐洲、亞洲執行雙重標準的問題,記者採訪了雀巢公司,但雀巢公司否認其執行“雙重標準”,並稱被指證的6種食品除嬰幼兒營養米粉外,都沒有在國內銷售,而嬰幼兒營養米粉主要原料都是在國內採購。雀巢態度是他們不排除有轉基因食品的成分,但他們會保證食品的安全性。從目前國家的管理辦法來看,雀巢公司的産品不屬於需要標識的範圍之內,所以如果我國有要求到其公司的産品做標識的話,他們會做這方面的工作。

    雀巢稱其在每一個運作的國家,雀巢都尊重當地的文化並融入當地的環境,嚴格遵守每一個國家有關食品安全和食品標識方面的法律和法規。雀巢稱在對來源於轉基因植物的食品配料進行標識這一問題尚未出臺全球性協議前,這一問題是由各個國家的法律和法規來解決的。因而,在某些歐洲國家的國家法律和法規要求對轉基因産品進行標識時,雀巢嚴格遵守這些規定。雀巢同樣承認並尊重中國政府的立法權力和立法責任,並且也會完全遵守中國政府頒布的法律和法規。

    雀巢公司中國區總部負責人也向本報明確表示,雀巢支援在良好的科研基礎上負責任地把基因技術應用在食品生産上。來源於轉基因植物的食品配料的安全性由嚴格的評估程式來保證。

    標與不標,有何意義?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研究院教授羅雲波認為標注是否為轉基因産品的行為是中性的,主要是從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方面考慮,因為能進行大規模生産的轉基因産品都已經過了嚴格的安全性評估,可以説都是安全的。目前來看轉基因産品亦有著一些普通農産品不具有的優勢,就拿轉基因棉花來説,其基本上不用打什麼農藥,既可解決農藥殘留問題,又可以降低成本,可能會有更多的人選擇買這樣的産品。隨著轉基因技術水準的進一步提高,以後出現的轉基因産品可以強化營養,或者具有某種功能因子等,增加了産品的附加值,預計將會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不少業內人士同時亦認為如果國家出臺了相關的管理法規要求企業去做的話,企業應該認真執行國家的法規。因為雖然已基本上可以保證市場上出現的轉基因産品對人體的健康無害,但是轉基因産品會不會引起別的物種的變化,會不會對生物、環境有什麼影響等問題,由於轉基因産品出現的時間只有七八年,目前還不可能得到明確的答案,所以對進入我國的轉基因農産品加強管理還是很必要的。目前要求在進口的轉基因農産品進行標注除了便於管理以外,也是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所以企業應該儘快做這方面的工作,如果含有轉基因成分而不註明,應該就可視為違規了。

    聲明是為了炒作嗎?

    雀巢、卡夫、聯合利華等食品企業在歐洲承諾不使用轉基因原料是出於什麼考慮呢?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所屬的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負責人介紹,國際上對轉基因生物發展的爭論已不僅僅是技術問題,而是擴大到政治、經濟、貿易、社會、倫理等多個層面。目前轉基因問題中的“正方”及“反方”均未能拿出有力證據讓對方信服。歐洲部分國家反對轉基因食品工業主要出於貿易角度,而美國已經大量使用轉基因食品,作為轉基因技術的發源地及主要生産地,各州政府均沒有法律要求對轉基因食品進行標注。

    華南農業大學的梅曼彤教授和中國農業大學的羅雲波教授均贊同以上的看法,歐洲對轉基因食品的研究一直落後於美國,美國至今已有4000多種轉基因食品,而歐洲到目前為止基本上沒有大規模的種植轉基因農産品。歐洲反轉基因食品的人士有些出於貿易上的考慮,而這些大食品企業做這樣的聲明更多的是出於商業上的考慮,而不是出於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考慮。

    然而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不少的轉基因産品具有普通農産品不可比擬的優勢,例如轉基因農産品産量更高,基本上不使用農藥、營養成分更豐富、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因子等,所以業界的專家均認為只要經過嚴格的安全評價和生産管理,應該對轉基因食品在中國的發展持積極的態度。(張蓉蓉、實習生張傑)

    《南方都市報》 2002年12月12日

    


國産食品上市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綠色和平組織發來證據:雀巢湯裏有轉基因
農業部:轉基因産品安全措施延長9個月
轉基因食品
科技之光:轉基因技術是創舉,還是潛在危險?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