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道之一:若爾蓋草原在哀泣  

    


沙化已經嚴重威脅到若爾蓋草原

    位於四川省境內的若爾蓋縣,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四川西北牧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長江和黃河在上游地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30%的黃河水是從那裏流出的。90年代前,這裡還是一片水草豐茂的草地。現在,這片當年紅軍長征時走過的草場由於自然原因和人為的破壞,已經嚴重退化、沙化,兩大母親河受到了威脅、草原生態平衡以及牧區畜牧業的發展受到了嚴重影響。7月17號,記者一行來到若爾蓋草原,在這裡,草原的沙化、濕地的萎縮和鼠害的猖獗已經達到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大量的“海子”(高山湖泊)已經消失。

    草原退化 沙塵逼近若爾蓋縣城

    若爾蓋全縣有可利用草地面積978萬畝,其中嚴重退化草地已達430萬畝,佔整個可利用草地面積的44%;1999年,若爾蓋沙漠化草地面積僅為50多萬畝,現今已經達到70萬畝,潛在沙化面積91.5萬畝,而且每年還在以11.8%的速度遞增。

    距離若爾蓋縣城大約5公里的地方,一道沙化的山梁呈帶狀向西北方向延伸過去,直到目光的盡頭。上面一片片黃燦燦的沙子在高原陽光照射下格外刺眼,大風吹過時,不時會揚起一陣陣沙塵。若爾蓋縣林業局副局長左林説,這裡曾經是一片茂盛的草地,直到90年代才有很小的一塊沙地,沿著國道213線基本看不到。不到十年時間,這裡就已形成了沙丘。現在當地人已把這裡取名為“喜瑪堅”,也就是沙堆的意思。

    在去若爾蓋縣沙化最嚴重的地區——轄曼鄉的途中,記者看到不時會有大片黃色的沙丘露出地面。開車的當地司機告訴記者,這些沙丘在以前根本看不到,只是近幾年才出現的。

    轄曼鄉文戈村,沙化最嚴重的地方。在這裡,大片的沙地緊挨著廣闊的草場,草場上的草也是零零星星的,在黃色沙粒的襯托下顯得毫無生氣,不時颳起的大風裹著沙土向草場吹去。村長周卡爾告訴記者,這裡原來都是很好的草場,草都長到膝蓋高。因為乾旱、過渡放牧和鼠害,這裡草慢慢變得枯萎,1/3的草場都已經沙化了,沙化最嚴重的地方每年以200%的速度遞增。

    


人為在濕地開溝放水,造成濕地面積大面積減少

    濕地萎縮 大量“海子”消失

    若爾蓋濕地總面積250萬畝,是長江和黃河在上游地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每年提供給黃河30%多的水量。同時,若爾蓋濕地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主要繁殖棲息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若爾蓋縣為提高草原載畜量和草場利用率,人工在沼澤裏開出上千公里的水溝,把水一直排到黃河裏,導致若爾蓋濕地的面積急劇萎縮,大量“海子”(高原湖泊)消亡。如今脫水的沼澤地沒有變成豐美的草場,反而板結硬化,並迅速退化、沙化。若爾蓋縣副縣長尚傑旭介紹説,僅68年—73年五年期間,若爾蓋濕地就因為開溝放水減少了120萬畝。在若爾蓋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昔日的濕地已經變成逐漸乾枯的草原。當地林業局護林防火辦黃裕超説:“我們以前小的時候,這裡的草有一尺多高,牛羊在中間時,只有風吹時才看得到,真正是‘風吹草低現牛羊’。我們在中間捉迷藏時,都不容易找到,現在掉根針下去,仔細找都能找的到。”

    花湖,若爾蓋濕地最大湖泊,在陽光下泛起白色的水波,在湖邊,一條深1米、寬1米左右的深溝蜿蜒著向遠處延伸。黃裕超指著花湖説,現在的花湖只有原來的2/3,那些深溝就是當年開溝放水時留下的印痕。

    在若爾蓋轄曼鄉,文戈村村長周卡爾指著東瑪爾?薛瑪金大片乾枯的草場沉痛説,這裡以前是大片的沼澤,人和牲畜都不能進去,由於開溝放水,逐漸乾枯變成草原。現在,因為缺水,慢慢變成沙地了,隨便可以開車走。

    黑河牧場,若爾蓋濕地的主要組成部分。95年以前,這裡還有大量的“海子”,整個牧場水草豐茂,國家珍貴的保護動物黑頸鶴在這裡自由戲水。現在,大量的“海子”已經消失,黑頸鶴也看不到了。遠遠望去,乾枯的湖泊像一面鏡子,反射著陽光,腳踩上去就留下深深的腳印,風吹過時,會揚起白塵一樣的粉末。若爾蓋縣農牧局副局長扎科心痛的説:“99年,我們尚縣長陪同聯合國官員在我們縣上考察濕地,當時他們到黑河牧場高原湖時,聯合國官員很高興,因為當時黑頸鶴相當多。聯合國官員提出,今後對這個地方的湖一定加強保護,保護鳥類。但是,這幾年草地乾旱,鳥已經不存在了,湖泊也形成鹽鹼化。”扎科副局長還告訴記者:“過去我們不能通行的沼澤,現在全部能通行了;過去能通行的沼澤,現在逐步乾旱,逐步形成沙化。”

    鼠害為患 草原慘遭破壞

    草原退化、濕地萎縮給高原鼠和高原鼢鼠生存提供了條件。在若爾蓋草原,隨處可以看見一個個臉盆大小的黑土包,陪同記者採訪的當地工作人員説,那是高原鼠和高原鼢鼠的“傑作”。據統計,若爾蓋草原鼠害面積達到800.5萬畝,佔全縣可利用草場面積的81.9%,以高原鼠和高原鼢鼠為主。一隻高原鼢鼠每年可打洞並推出土丘15-20個,每個土丘可覆蓋將近1平方米,最大可覆蓋2.61平方米,每只高原鼢鼠每年可破壞草場30-50平方米。這些高原鼢鼠推出的土丘覆蓋大量的草場植被,並形成新的沙源,加快了草原的沙化。現今,若爾蓋草原鼠害面積已經達到800.5萬畝,佔可利用草場面積的81.85%。

    若爾蓋草原退化、沙化,對長江、黃河上游及其支流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構成嚴重的威脅。同時,大量的沙丘露出地面,沙塵暴天氣也頻頻“光臨”若爾蓋縣城。據統計,七十年代若爾蓋浮沉、揚沙天氣平均每年為3次,至九十年代發展為沙塵暴天氣。2001年若爾蓋沙塵暴天氣發生5次,今年以來,已經發生了3次沙塵暴。

    若爾蓋草場退化、沙化,濕地萎縮再加上鼠害為患,使得若爾蓋草原畝産牧草量直線下降,每畝可食牧草産量由七十年代初的700-800公斤下降為現在的320公斤,嚴重退化的草地畝産牧草僅為80公斤,牲畜多牧草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陳程 劉濤)

    


草原沙化,高原湖泊也開始乾枯

    

     中國廣播網 2002年8月12日

    


若爾蓋草原上的治沙志願者 期待牧民覺醒(多圖)
生態建設:禁牧退耕逢喜雨 更須緊繃"生態弦"
濫挖甘草毀了草原 土地沙化日益嚴重
新疆核定草原載畜量
中國第二大草原——新疆庫魯斯臺嚴重沙漠化
新草原晨曲——內蒙古保護草原生態紀實
內蒙古大草原掀起“生態型”畜牧業革命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