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養殖治污創新才有出路  

    “不是企業消滅污染,就是污染消滅企業。”隨著國家對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一些企業正面臨著“治理還是關閉”的艱難選擇。日前記者在廣東省東莞市採訪時發現,不少畜禽養殖企業盲目照搬工業廢水治理的路子,儘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污水還是大大超標;有的企業則從畜禽糞便的特點出發,在糞、水分離和綜合利用上下功夫,不僅治理效果好,還節約了治理成本,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東莞市,是全國規模化養豬相對集中的地區。記者在東莞市食品進出口公司塘廈豬場看到,該企業對污染治理非常重視。但是,由於一味寄希望於末端治理,沒有實行糞、水分離,污水濃度極高;加上採用的是不適合糞便特點的工業廢水處理路線,最後的污水還是像醬油一樣,又黑又臭。

    相比之下,東莞市清溪三陽實業公司的治污方法則事半功倍。他們採用的是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發明的無動力生物處理技術,注重源頭控制和污染物綜合利用。在養豬車間,記者看到,該公司把國外的漏縫地板改為水泥地板,工人定時撿拾幹糞,儘量減少糞渣進入下水道;在車間與污水處理廠之間,修建了一條200多米長的分離溝,採用柵欄阻隔、人工撿撈等辦法,對流出的污水進行二次糞、水分離。這樣一來,進入處理廠的污水濃度大大降低,再經過無動力生物法處理後的污水達標排放。據介紹,與工業廢水式處理方法相比,這一方法具有“兩低一高”的特點:成本造價低30%,運營費用低50%,處理後的污水能高標準穩定達標。在該公司,污染物全部變廢為寶:廢水貯存在500多立方米的水塘裏,用於養魚和澆灌果樹,豬糞作為有機肥施到果園裏,沼氣則貯存起來用於發電等。

    專家對此評價,畜禽養殖企業在污染治理時切不可“病急亂投醫”,一定要根據污染物的特點,走“自己”的路,否則費力不討好。(趙永新)

    

    《人民日報》 2002年05月09日

    


陳震宇委員:關於海水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存在問題的幾點建議
我國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亟待加強
畜禽養殖成為中國新污染大戶
我國制定標準限制畜禽養殖業排污
農業部公佈違規生豬養殖企業名單
今後的日子敢吃什麼?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