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的通貨緊縮嗎?(上)

    日本《經濟學人》週刊2002年12月17日一期文章:中國真的通貨緊縮嗎?(三井物産戰略研究所)

    現在,中國經濟持續景氣。據可靠預測,2002年全年的GDP增長率為8%,每人平均GDP突破1000美元,進出口總額將達到600億美元,直接投資(實際利用金額)也將達到500億美元,均將創歷史最高記錄。但在高速增長的背後,中國也面臨著成堆難題,其中之一就是通貨緊縮問題。

    據中國統計,2002年1—6月零售商品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6%,但增長率卻下降了1.5%。02年1—7月的零售商品物價指數和消費者物價指數分別比去年同期下跌了1.9%和0.8%,尤其是消費者物價指數到02年10月已經連續14個月下落,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為嚴重的通貨緊縮狀況正在持續。

    此外,生産資料和原材料價格也在不斷下跌。2001年12月的生産資料價格比同年1月下降了7.2%,2002年1—4月又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6.3%、5.4%、4.7%和4.4%。原材料價格也在持續下滑,02年1—4月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4.8%、4.6%、4.7%和3.8%。今年4月以後,兩者也未能呈現止跌的跡象。

    這種通貨緊縮現象的直接原因在於生産過剩。根據1999年對全國600種商品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0%以上的商品的生産能力都超過了居民的需求,沒有一種商品無法滿足需求。在440種主要工業産品中,約有90%的供給大於需求。在城市地區,許多商品已經處於需求飽和狀態。

    這種供需失衡的狀況使企業間陷入了嚴酷的價格戰爭。許多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參與進降價競爭。而且,“價格破壞”蔓延的結果是許多中國企業陷於“無利潤的繁忙狀態”之中,企業收益降低。企業業績的惡化又導致職工收入減少,研究開發能力下降,企業投資熱情降低等反應。

    此外,就業難、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股價下跌引發的逆資産效應以及關稅下調等也加重了通貨緊縮現象。由於國民消費佔中國GDP全體的60%以上,通貨緊縮的再度出現可能引發企業減産、員工減收、個人購買力下降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就經濟整體而言,雖然高速增長仍在持續,但通貨緊縮現象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1988年和1993年,中國政府曾兩次成功戰勝通貨膨脹現象,但在對付通貨緊縮方面尚缺乏經驗。當前,中央政府以公共投資為中心,實行了一系列的積極財政政策,但這種政策本身也有限度,許多人對其是否應該堅持下去已經抱有了疑問。

    在“西進”中找活路

    從近10年中日兩國的GDP和進出口的發展軌跡來看,飛躍式前進的中國和停滯不前的日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1991年到2001年的11年間,中國GDP年均增長率達到驚人的9.9%(相當於日本的7.5倍),經濟規模擴大了3.1倍。中國的經濟總量也從世界第10位(3792億美元)上升到了第6位(11590億美元)。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進出口也在不斷膨脹,2001年的出口總額是1991年的3.7倍,進口為3.8倍。與此相比,同期日本的GDP僅上升了1.3倍,出口和進口分別提高了1. 3倍和1.5倍。

    為了使這種發展勢頭能夠保持下去,11月份召開的中國共産黨第16屆代表大會政治報告中提出了“GDP到2020年翻兩番”的目標。也就是説,GDP要從2000年的1萬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4萬億美元。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與發達國家每人平均GDP的差距、沿海和內陸的地區差距、城市和農村的收入差距等“三個落差力”的話,今後20年裏中國年均GDP增長率達到7%、“GDP翻兩番”的目標將很可能實現。如果再考慮人民幣升值等因素,2020年中國的GDP將達到5萬億美元左右,經濟規模將與日本相當。

    但要實現該目標,第一大難關就是如何應對嚴峻的通貨緊縮狀況。這對剛剛起步的胡錦濤體制將是一大挑戰。

    在胡錦濤為首的中國共産黨新領導核心中,新疆(王樂泉)、四川(周永康)、重慶(賀國強)、湖北(俞正聲)等內陸省市的第一把手都進入了中央領導班子,胡錦濤總書記和下任總理的有力競爭者溫家寶都擁有內陸地區的工作經驗,這種現象是一個重要信號。今後,中央政府在經濟運營方面,內陸地區的影響力將超過江澤民時代。新的黨中央將更將重視開發內陸地區的態度已經非常明顯。

    這種“西進”(拉動內需)方針如果能夠有效地與開拓內陸市場相結合起來的話,國家的內需將得到新的調動,有助於緩解現在供需不平衡的狀況,同時內陸地區也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只要能挖掘出新的需求,就能防止中國滑入真正的通貨緊縮之中。不僅如此,對於擔心中國“東進”(擴大出口)威脅的亞洲各國來説,甚至對於全世界來説,這都是一件好事。

    中國網2002年12月24日


人民幣究竟要不要升值?
北京駁斥“中國導致全球通縮”論
世界通貨緊縮與中國製造業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