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10+3自由貿易區不怕邊緣化  

    10+3(亞細安10國加上中國、日本和南韓),究竟對亞細安利還是弊?作者認為,從純經濟原因來考慮,應該會利大於弊。

    我只是一個訪問學者,對東亞也沒有特別研究,發言權不大,也不敢自認完全正確,但可能旁觀者清,或可借鑒。

    據《聯合早報》報道,隨著中國和日本相繼表態樂意與亞細安共建自由貿易區,南韓也正在探討其可行性。然而,由於中日韓比亞細安大很多倍,很自然地,亞細安各小國可能會擔心,10+3自由貿易區會使亞細安邊緣化。(詳見9月15日早報。)

    有一些理由使我們相信,即使會使亞細安邊緣化,10+3自由貿易區對亞細安,也應該會利大於弊。至少從純經濟原因考慮,不必擔心被邊緣化。

    丹麥的經驗

    第一,看看巨大的自由貿易區,或類似組合,例如歐洲共同體(涵蓋面超越自由貿易區),其中的小國如丹麥,可以説是被邊緣化了。如果丹麥不加入歐洲共同體,或只與其他一些小國共建自由貿易區,則不會被邊緣化。然而,這種非邊緣化的選擇,肯定比加入歐洲共同體(雖然被邊緣化)來得差。

    第二,亞細安成立在先,中日韓要與亞細安共建自由貿易區在後。只要有適當的談判,亞細安肯定可以得到不差于歐洲共同體中的小國的條件,而多數會有更好的條件。

    第三,根據經濟理論的分析,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未必利大於弊,因為促進貿易的有利因素可能會被(從區外)轉移貿易的不利因素所抵銷。不過,在有具體理由相信某個自由貿易區是屬於這種弊大於利的特殊情形前,可以假定多數是利大於弊的。

    新加坡獲益會很大

    如果不考慮一些使自由貿易反而弊大於利的因素,全球自由貿易是最有效率的。從200個國家各自孤立開始,每幾個國家各自成立自由貿易區,然後每幾個自由貿易區又各自合成更大的自由貿易區,幾次合併之後,就會達到全球自由貿易的最有效率的情形。

    雖然某一次合併是弊大於利的可能性並不能否定,但在有具體理由相信某一次合併是弊大於利之前,可以假定多數是利大於弊的。不然,幾次合併之後,就不會達到全球自由貿易的最有效率的情形。

    第四,各國都從國際貿易得利,但新加坡從國際貿易得利的程度(每人平均而言)是最大的。而且,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以及新加坡在溝通上的語言與文化等方面的優勢,10+3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增加本區域的國際貿易,將使新加坡大大得利。(黃有光 新加坡國立大學經濟係吳慶瑞訪問教授、澳洲莫納什(Monash)大學教授)

    新加坡《聯合早報》2002/9/18


中國海洋戰略與西太航線
寮國在經濟上日益受中國影響
中國在東南亞尋找新朋友
日報評一些東南亞國家對待兩岸關係的策略
[外交與戰略]北京亞太戰略日漸明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