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進程]史上今日-鴉片戰爭開始  

    鴉片戰爭開始之日

    1840年6月28日,為報復中國查禁鴉片而來華的英國遠征軍開始封鎖廣州出海口。這一天成為鴉片戰爭的開始日,也標誌著中國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社會歷史階段。

    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悼念為爭取民族獨立而犧牲者所鐫刻的文字特別説明“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對於中國人來説,“1840”這個年份不應忘記,鴉片戰爭把我們這個世界文明古國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戰爭開始時間便是6月28日。

    ■“康乾盛世”時已播下鴉片戰爭慘敗種子

    在鴉片戰爭中,突然東來的“英夷”將自誇為“天朝”的大清打得國運從此衰敗,然而仔細觀察歷史,這一惡果的種子在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鼎盛期康乾時代即已播下。

    清朝開國後與西方通商近200年,始終不知地球為圓形及有幾大洲、幾大洋。林則徐初到廣東禁煙時,因洋人不肯下跪,也認為他們的膝蓋不會打彎。滿族統治者因死抱著祖宗成法“騎射為先”,又長期輕視槍炮。明末軍隊火槍手已佔半數以上,清軍入關200年後卻仍停留在冷熱兵器並用階段,熱兵器又是前膛火繩槍炮,較明末倣“紅夷”(荷蘭)槍炮的水準毫無進步,半數兵士還使用著弓矢、矛戟。歐洲18世紀末又開始了工業革命,裝備近代武器的西方殖民者東進征服了中國週邊許多國家。不過他們長期在神州邊緣徘徊,是因中國太大,不同於土邦分立易於各個擊破的印度,頗有“老虎吃天,無處下口”的感覺。

    1792年,英王以給乾隆帝祝壽為名,派馬戛爾尼率700人的使團乘巡洋艦來華。中國歷史上創皇帝年長紀錄的乾隆在承德接見他時,只關心英王年齡婚姻,併為不設嬪妃這種不關心繁衍子嗣的做法而驚訝。那個被清朝以為是“英吉利朝貢使”的龐大團隊,擔負的卻是戰略偵察任務,他們以外交官、軍人、學者、技師從各專業角度考察,很快得出分析結論:中國軍隊要落後三至四個世紀,上千條兵船不堪西方一艘戰艦一擊;中國經濟尚處於手工業階段,沒有機器,尤其沒有現代兵工業。馬戛爾尼還狂妄設想,英國如發動對華戰爭,俄國也會乘機而入,中國就可能土崩瓦解。英國內閣得到報告,便以此為依據開始進行戰備。

    林則徐于1839年在虎門禁煙,英國蓄謀已久的對華開戰馬上找到了藉口。中國史書根據英方是為毒品利益開戰,稱其為“鴉片戰爭”。當時若有華人到英國走私鴉片,按律更要處絞刑。為回避不光彩的販毒事實,英方一直稱其為“通商戰爭”。即便按照此説,開戰也是無理的。通商交易的基本原則是兩廂情願,人家不接受你的貨物(何況多是鴉片),你就要用大炮強賣,這與勒索“買路錢”的強賊有何兩樣?那些信奉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殖民者,其實是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推廣於世界,決心用優勢艦炮把中國納入其勢力圈。

    ■封建軍隊與資本主義強手一交鋒便顯“代差”

    1840年6月下旬,擁有50艘艦船、有3000船員和4000陸軍的英國東方遠征軍駛到廣東海面。他們以中國的四書五經中從無記載的堅船利炮克定海,攻虎門而直抵廣州,又佔上海、鎮江而直逼南京。清王朝從十幾省調兵遣將,集中到戰場的軍隊擺著古老密集隊形,每遇一頓炮火便潰不成軍。如同林則徐所形容的:“縱調百萬貔貅,不抵臨陣一哄。”結果是1842年8月簽訂了《南京條約》,清廷以割地賠款和開放通商口岸等條件求和。

    在為時兩年的戰爭中,英軍陸續投入了兩萬海陸軍(士兵多是印度人),只以500人陣亡的代價,就擊敗了有90余萬常備軍的清王朝。中國與英國在軍事上已經出現著巨大的“代差”,簡直沒有辦法對等交手。

    當時清朝那些熟讀經書考據、善作八股的官僚士大夫們的思想“代差”,比武器落後更為可悲,其治敵之策讓後人看了都不禁噴飯。他們認為洋人的腿直不能打彎,紛紛提出讓“義民以長梃擊其足”,即認為用木棍“掃堂腿”就能讓英夷倒地不起。多數人還主張“火攻”,援引的依據都是周瑜、諸葛亮火燒赤壁,岳飛在洞庭湖大破楊太等。這些荒誕落伍而不堪一試的奇談,只説明此刻的軍事思想與社會制度一樣停留在古代。

    在廣州指揮防禦的湖南提督楊芳,見英艦炮火猛烈準確又認為是妖術,便依照民間污穢物可以避邪的傳説,在全城收集豬羊血、婦人便桶擺在城墻上。慘敗之後,昏聵的統治者則走到另一個極端,畏敵如虎,視其長技如神物。這種洋奴思想,又一直延續了整個近代社會。

    ■“師夷長技”走現代化之路才有希望

    過去國人講起鴉片戰爭太感喪氣,便常舉三元里民眾抗英戰例來鼓勁,後來講二次鴉片戰爭又宣揚所謂京郊殺英夷的女英雄馮婉貞。筆者讀中小學課本時對此也推崇不已,上大學後查閱真實史料,才知道前者戰果有幾十倍誇張,後者純屬小説家虛構。

    當年三元里民眾遭英軍姦淫劫掠,上千民眾用鋤頭、扁擔奮起抗擊,精神自然可佳。不過戰績並非民間傳説的“斃敵二百”,官員向朝廷報功是説殺斃十幾人,英國檔案記載只死了5人。能取得此戰果,還是因當夜大雨淋濕了英軍的燧發槍而能近前肉搏。次日天放晴,湧來的幾萬民眾就被廣州知府勸散。過去史書曾譴責這一“鎮壓群眾”和“縱敵逃走”的罪行,然而仔細想想,若讓這些持原始農具的人群白天迎著槍炮衝鋒,除了血流成河還會有什麼結果?

    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面對來犯的堅船利炮,林則徐等先進中國人終於開眼看世界,提出了“師夷長技”的主張。魏源隨後寫出《海國圖志》,為中國的開放和走上現代化映出第一線曙光。遵循這一強國方向,才是古國新生並擺脫受欺淩地位的根本保證。

    上溯至162年前的6月28日,從這天開始的鴉片戰爭使神州陷入了災難深淵,然而中國人民反侵略和爭取民族進步的鬥爭也從此開始。西方侵略者的原意是以大炮和廉價的商品將中國變為它的附庸國或殖民地,最終卻是驚醒了幾億睡獅,其必將以強者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歷史的辯證法就是如此。■文/徐焰

    北京青年報2002/6/28


[現代化進程]史上今日-頑固派的宣戰
[現代化進程]探索戊戌失敗之文化因素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