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廢棄的垃圾 瑞典人什麼都回收(圖)

瑞典某社區的分類垃圾回收點。 劉仲華攝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郊區的利拉豪門地鐵站裏,站臺的地面如大理石般泛著微光。這改變了水泥地面的單調,也增加了燈光的折射。那是一些廢舊的藍綠色碎玻璃與混凝土的混合物鋪成的地面,這些碎玻璃片來自於每一個瑞典家庭。統計表明,超過89%的瑞典人把他們的廢舊玻璃瓶送到回收站。這種控制廢棄物的産生、建立起反覆利用資源的迴圈機制的“迴圈經濟”運作模式已貫穿瑞典經濟的各個領域。

政府帶頭促進經濟“迴圈”

長期以來,如何使經濟“迴圈”起來,是瑞典政府、企業以及研究機構非常關注的問題。1994年4月,瑞典議會通過了《瑞典轉向可持續發展》的提案,並以此作為瑞典21世紀社會發展的基礎。有力的財政支援也是必不可少的。2000年,為推動環保汽車的發展,政府撥款5億瑞典克朗(約合5.4億元人民幣),支援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機構從事環保汽車技術的研究。政府啟用研發杠桿後,瑞典汽車工業界也準備在今後幾年裏投資20億瑞典克朗用於環保汽車技術的研究。

生産者有回收廢棄物的義務

瑞典政府1994年提出了“生産者責任制”,規定産品在被最終消費後,生産者應對其繼續承擔有關環境責任;消費者則有義務對廢棄産品及包裝按要求進行分類,並送到相應的回收處。回收物涉及的範圍從最初的産品包裝,擴大到廢紙、廢輪胎、報廢汽車和廢電子電器産品。這一規定不僅使廢棄物在瑞典實現了最大程度的迴圈利用,由此還産生了一批新型廢棄物回收利用企業。

瑞典人重視環境,自覺接受可持續消費的教育,並用這種觀念約束自己的行為。據統計,2002年瑞典對各類包裝材料的平均回收利用率達到了65%,超過66萬噸。而且,瑞典每年甚至需要進口約14.5萬噸的包裝垃圾才能滿足這些企業的生産需求。瑞典正實現了“把廢棄物變成某種可利用新資源”的迴圈經濟。

幾乎所有垃圾都可回收

在瑞典百姓眼裏,沒有廢棄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幾乎所有垃圾都是可回收的。日常生活中人們就有意識地把各種瓶瓶罐罐分裝好,攢多了就扔到分類垃圾回收點。在瑞典的社區中心或大的加油站旁邊,總放置著一個個金屬罐,每個體積約3立方米,供分類回收垃圾用。罐上分別標著:金屬、有色玻璃、無色玻璃、報紙、硬紙殼、塑膠等。每星期回收公司都派人把這些箱子裏的東西運走,處理後重新利用。

除此之外,每個社區還專門設立一些大的垃圾處理場,居民們可以把廢棄的電器和大件傢具等扔到那裏。對那些住別墅的居民來説,清掃院子、保持花園整潔産生的園藝垃圾被送到指定地點,粉碎後漚肥或製造紙漿等。瑞典人非常重視極少數易燃、易爆、腐蝕性強的危險品垃圾,如油漆、染料、酸鹼等。他們極其仔細地包裝好它們,然後送到指定的密閉性良好的專門回收點。對於極難回收而又使用量大的電池,除了可以扔到上述回收點外,還可以放到各大電器店裏。

對於那些日常生活垃圾,瑞典人更是注意“嚴格保密”。他們會把這些比較零散、形狀多樣的廢棄物放入最嚴實的袋子,盡可能密閉保存,以避免灑漏或散發異味。這一點在天氣熱時尤為重要。這類垃圾也能廢物利用。許多社區和垃圾處理公司簽訂協議,定期把生活垃圾送到垃圾處理廠高溫焚化,由此産生的熱量可以被用於企業生産。

《環球時報》 2004年4月20日


垃圾工人"戰利品"成為博物館精品
[所見所聞]日本街上找不到垃圾箱
丹麥:垃圾道也要上鎖(圖)
美國:垃圾處理廠兼做博物館
《家庭垃圾指南》 芬蘭城市垃圾的回收利用
紐約市的垃圾筒貌不驚人
紐約市的垃圾回收日
我在紐約市經歷的有關垃圾回收的一些事
垃圾公園和垃圾電影院 各國垃圾利用新法
愛爾蘭為求消滅白色垃圾 使用塑膠袋要納稅
曼谷:“垃圾銀行”一舉數得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