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霧都倫敦治理空氣污染的歷史

王艷紅

    早在中世紀,倫敦就開始出現煤煙污染大氣的問題,當時的英國國會還頒布過國會開會期間禁止工匠使用煤炭的法令。由煤支撐的工業革命開始以後,由於工廠大多建在市內,居民家庭又大量燒煤取暖,煤煙排放量更是急劇增加。在無風的季節,煙塵與霧混合變成黃黑色,經常在城市上空籠罩多天不散,形成曾經客居倫敦的老舍先生描繪過的“烏黑的、渾黃的、絳紫的,以致辛辣的、嗆人的” 倫敦霧。

    喜愛英國文化的旅遊者或許會暫時沉緬于霧都的朦朧景色,但長住在此的倫敦人對此深感困擾。濃霧會妨礙交通,高濃度的二氧化硫和煙霧顆粒更會危害居民健康。為此,英國于1875年通過公共衛生法案,嘗試減少城市污染。到20世紀20年代,由於政府對工業加強管理,煤在工業燃料中所佔的比例下降,煤煙污染有所減輕,但並無質的改觀。

    1952年12月4日,倫敦上空的冷高壓導致大氣濕度增加,風力微弱,污染物難以擴散,嗆人的濃厚煙霧瀰漫全城5天之久,幾天內死亡人數比平時增加了4000人,這就是著名的“倫敦大霧”事件。數據表明,死亡高峰與二氧化硫及煙塵的濃霧高峰基本一致。類似的煙霧災害隨後又發生過幾次,對英國人産生了很大震動。

    1956年,英國政府首次頒布“清潔空氣法案”,大規模改造城市居民的傳統爐灶,減少煤炭用量;冬季採取集中供暖;在城市裏設立無煙區,區內禁止使用産生煙霧的燃料;煤煙污染的大戶——發電廠和重工業設施被遷到郊區。1968年又頒布了一項清潔空氣法案,要求工業企業建造高大的煙囪,加強疏散大氣污染物。1974年出臺“空氣污染控制法案”,規定工業燃料裏的含硫上限。這些措施有效地減少了燒煤産生的煙塵和二氧化硫污染。1975年,倫敦的霧日由每年幾十天減少到了15天,1980年降到5天。霧都已經名不符實。

    但是,故事到此並沒有完結。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數量持續增加的汽車取代煤成為英國大氣的主要污染源。起初人們主要關注汽油的鉛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無鉛汽油逐漸受到重視。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汽車排放的其他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不穩定有機化合物也成為密切關注的對象。這些物質在陽光中的紫外線作用下發生複雜的光化學反應,産生以臭氧為主的多種二次污染物,稱為“光化學煙霧”。

    從1993年1月開始,所有在英國出售的新車都必須加裝催化器以減少氮氧化物污染。1995年,英國通過了《環境法》,要求制定一個治理污染的全國戰略。後者于1997年3月份出臺,根據國內、歐盟及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設立了必須在2005年前實現的污染控制定量目標,要求工業部門、交通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減少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8種常見污染物的排放量。

    2001年1月30日,倫敦市發佈了《空氣品質戰略草案》。市長肯利文斯通説,每年英國有2.4萬人死於與空氣污染有關的疾病,他將致力於進一步提高倫敦的空氣品質,消除大氣污染對公眾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響。目前倫敦大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和氮氧化物含量仍高於國家空氣品質目標限定的最高含量,這些污染物主要來自交通工具。市政府將大力扶持公共交通,目標是到2010年把市中心的交通流量減少10%到15%。倫敦還將鼓勵居民購買排氣量小的汽車,推廣高效率、清潔的發動機技術以及使用天然氣、電力或燃料電池的低污染汽車。

    如今,慕霧都之名而來的人們可能會失望,只有偶爾在冬季或初春的早晨才能看到一層薄薄的白色霧靄,無數英國文學作品中曾經描繪過的沿街滾滾而下的黃霧已經消失了蹤影。陽光碟機散薄霧後,四週是一片清明,讓人難以想像當年迷離晦暗的霧中情景。對倫敦來説,或許是失去了少許神秘和浪漫的氣氛,但得到的卻是更高的生活品質。生活在一個乾淨、健康的環境中是何等重要!

    

     新華網2001年8月2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