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親歷]我在薩達姆醫療城打點滴

    一般人生病也不愛上醫院

    誰都知道伊拉克缺醫少藥,因此,在巴格達生活的這一年,我最怕生病。可俗話説屋漏偏遭連夜雨,越是注意越遇事。一年中我竟然生了三次病,一次是夏天太熱,猛吹空調結果把脖子吹硬了腦袋吹大了,高燒好幾天才好。第二次是咽喉炎症,病了20多天,吃了不少國內帶來的藥也不見好,最後還是一位伊拉克商人朋友把他從德國帶來的一種敗火的茶給我喝,這才逐漸好起來。其實這兩次生病我都高燒到38度多,但我堅持不去當地的醫院看病,因為我知道那裏的條件太差,怕治不好病再染上點什麼。想想看,伊拉克遭受制裁10年來,因病無藥救治而死亡的人數已達到150多萬,其中許多人是在醫院因沒有藥品眼巴巴地含冤而死的。據説巴格達最大的醫院薩達姆醫療城每個月最少接收2000個病人,接受化驗的3500人,接受肺部透視的有500多人,醫院的病床人滿為患,常常是兩人輪流用一張病床,而其他藥品和設備也極為短缺,連一次性針頭都沒有。這還不算,醫院醫療水準也隨著醫務人員的外流而下降,據統計,10年來伊拉克基本上沒有培養出合格的醫生,反而有4萬名資深醫生外逃。可以想像這樣的醫院誰願意去看病?

    打點滴所用藥水沒商標

    可有時候病重,不去醫院也不行。我最後一次得病就硬著頭皮去了一趟薩達姆醫療城,因為食物中毒,不去不行了,結果還真把病給治好了,可也給我留下了許多記憶。

    記得那是去年秋天,我應邀到中建公司駐巴格達辦事處吃晚飯,公司的吳老闆很熱情,吩咐廚師搞了一大桌雞鴨魚肉,還專門上了一道甲魚。結果就是這條甲魚鬧的事,我們4位客人回到家裏後全部倒下了。第二天夜裏我們又分頭到薩達姆醫療城“聚”了一把。半夜三更,伊拉克大夫還很熱情,進門就讓我睡到大廳裏的一張臟兮兮的病床上,撩開我上衣又摸又敲,還裝模作樣地聽了半天。了解了我的病情後,大夫説你們肯定是吃了中國人自己的食品,要是吃伊拉克當地的就不會出事了,我們不敢説吃了甲魚,因為伊拉克人禁止吃甲魚,這是伊斯蘭教規。所以就説不管吃了什麼你給看好了就行。我躺在病床上頭昏腦漲,忽然,一位挺漂亮的女護士過來給我試體溫計,非讓我往舌頭下放,我嫌臟,不情願,想往腋下放,可她不幹,連説消過毒。沒轍,只好聽她的,結果一試表39度。大夫馬上説得打點滴。我想打又不敢打,急忙問是一次性針頭嗎,大夫答覆沒問題,我才放心。果然,過了一會兒,另一位大夫拿著藥和針頭過來了,往床上一挂就兌藥水,然後讓我伸胳膊,可能是我胳膊太胖,連續拍打半天就是找不著血管,最後他就只好硬扎了。我看他不消毒就扎,忙提醒他消毒棉球,他裝糊塗不理會,結果扎了兩針都不對,疼得我亂叫。最後他不扎了,叫了一位同事,還是這傢夥經驗老到,一下子就扎準了,扎上藥我心裏舒服多了。可扎著扎著我發現瓶嘴直往下滴藥水,忙叫護士,護士滿不在乎地伸手擰了幾下瓶子蓋兒就不滴了。可我心裏直犯嘀咕,這藥是不是有問題,抬頭一看吊瓶連商標都沒有,心裏就更犯嘀咕。陪同我的同事還嚇唬我説沒準就是伊拉克自己生産的,我想要是那樣就壞了,因為誰都知道伊拉克的水有貧鈾彈污染,美國1991年海灣戰爭中向伊拉克土地上扔了94萬枚貧鈾彈,幾乎所有的河流、土地都受到了污染,伊拉克有100萬人受到貧鈾彈輻射,據科學家説貧鈾彈在水土和人體中的輻射可以達到上億年,要是用伊拉克的水製成醫用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我現在打一瓶吊瓶不全完了嗎?那樣即使我平時不喝伊拉克的水這下也完了。可害怕也沒用,有病就得治,而且已經打上了,伊拉克的藥已經流到我血管裏了。於是乾脆閉上眼睛聽天由命吧。這樣等我一覺醒來,兩位頭戴小紅帽的共和國衛隊士兵正在查床,再一看我的吊瓶已經見了底,而我自己也感覺好多了。看來伊拉克的藥還挺有效。

    藥品包裝非常簡陋

    最後大夫吩咐再開點口服藥。同事把藥拿回來,我一看又傻眼了,因為三種藥都用簡易塑膠袋裝著,一沒説明,二沒商標。更可氣的是口也開著,同事説這就不錯了,藥是從大瓶子裏倒出來的,本來想給你用報紙包,看咱們是老外才給你塑膠袋的。這麼一説我也就沒話了。想想儘管擔驚受怕地在巴格達醫院呆了幾個小時,可病好了,我還是很高興,而最讓我吃驚的是,臨了結賬才花3000第納爾(相當於1.5美元)。而且,一不用掛號,二不用先交費,三不用交押金,所以我覺得這病看得值,看得舒坦。(石岳文)

    《環球時報》2003年2月18日


重兵壓境 歌舞昇平 伊拉克衛視天天放電影
UFO被擊落在伊拉克?俄報稱飛碟曾介入海灣戰爭
伊拉克哪些文明聖地會因戰爭而成“永久紀念”
圖片故事:伊拉克文物害怕炸彈
記住每一次戰爭 伊拉克猛建紀念碑
伊拉克人生活變遷:好風光——鬧饑荒
約旦人悟出生意經 辦伊拉克簽證能掙錢
獨一無二的伊拉克:古巴比倫文明的呻吟
硝煙之前探訪經歷10餘年制裁下的伊拉克(圖)
伊拉克與世隔絕下迎來因特網
伊拉克裔美國人:生活在恐懼之中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