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圖書館及其傳説

    行走在今天亞歷山大市最繁華的海濱大道上,你一定會發現一組3座造型奇特的建築。它就是“地中海新娘”為歡迎國內外遊客而“梳粧打扮”新增的“裝飾”——重建“復活”的現代亞歷山大圖書館。

    亞歷山大圖書館能夠“復活”,當然是件值得慶賀的大事。不過2200多年前它到底是什麼模樣卻無人知曉?今人只能從歷史文獻的零星記載中了解,因為它甚至連一個石塊實物也沒有留下;而大量考古發掘似乎也無確鑿線索。人們只知道亞歷山大圖書館建於西元前259年。當時的中國大約正是竹簡流行;老子、孔子等諸子百家思想開始流傳的年代。在對托勒密二世國王烏基曼迪亞斯墳墓的發堀中他留下一句話:“我看到這個工程這麼龐大時都要絕望了。”似表達了他接手此事時的心情,以及對圖書館工程浩大的驚訝。據説當時儘管有戰亂,亞歷山大圖書館藏書約54000卷。

    應當説亞歷山大大帝本人的軍事征服舉動,客觀上進一步促進了東西方經濟與文化的交流。他死後,亞歷山大成為古埃及托勒密王國的首都。據説當初建亞歷山大圖書館唯一的目的就是“收集全世界的書”,實現“世界知識總匯”的夢想,所以歷代國王甚至為此都採取過一切手段:下令搜查每一艘進入亞歷山大港口的船隻,只要發現圖書,不論國籍,馬上歸入亞歷山大圖書館。有一則傳説更講到,當時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歐裏庇得斯、埃斯庫羅斯和索福克勒斯的手稿原本收藏在雅典檔案館內。托勒密三世得知後此事後便設了一計,以製造副本為由先用一筆押金説服雅典破例出借,可據説最後歸還給希臘的實際上是複製件,而真跡原件卻被送往亞歷山大圖書館了。

    通過各種正當不正當的手段,亞歷山大圖書館迅速成為人類早期歷史上最偉大的圖書館:擁有西元前9世紀古希臘著名詩人荷馬的全部詩稿,並首次在圖書館複製和譯成拉丁文字;藏有包括《幾何原本》在內的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裏得的許多真跡原件;早在西元前270年就提出了哥白尼太陽和地球理論的古希臘天文學家阿裏斯托芬的關於日心説的理論著作;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的手稿真跡;古希臘醫師、有西方醫學奠基人之稱的希波克拉底的許多著述手稿;第一本希臘文《聖經》舊約摩西五經的譯稿;對醫學也有貢獻的古希臘哲學科學家亞裏士多德和學者阿基米得等均有著作手跡留此。此外,當時古埃及人及托勒密時期許多的哲學、詩歌、文學、醫學、宗教、倫理和其他科學均有大批著述收藏於此。極盛時據説館藏各類手稿逾50萬卷(紙草卷)。

    另外,由於四方學者紛紛雲集此地,古希臘地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和詩人的埃拉托色尼,古希臘文獻學家亞裏斯塔克等不少歷史名人都曾出任過亞歷山大圖書館的館長。而諸如哲學家埃奈西德穆,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得等睿智聖賢也均在此或講學,或求學,使圖書館享有“世界上最好的學校”的美名,並在整個地中海世界傳播文明長達200至800年。

    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消失同樣充滿了神秘。現今人們只知道傳説它先後毀於兩場大火。關於第一場大火流傳比較普遍:西元前48年羅馬統帥愷撒在法薩羅戰役中獲勝後追擊龐培進入埃及,進而幫助當時的女王克婁巴特拉七世爭奪王位,並在與其兄弟作戰時放火焚燒敵軍的艦隊和港口。這場大火蔓延到亞歷山大城裏,致使圖書館遭殃,全部珍藏過半被毀。

    由於牽涉到伊斯蘭宗教的原因,關於第二次毀滅的傳播就隱晦得多。約西元610年先知穆罕默德開始傳播伊斯蘭教,于西元630年以後伊斯蘭教基本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傳説中的第二場“大火”就發生在西元642年。當時征服埃及的阿拉伯將領阿慕爾進軍並佔領了亞歷山大。有學者曾斗膽進言希望保存那些“火口余生”的珍貴典籍,阿慕爾不得不為如何處置這批書籍而請示。得到的答覆很明確:如果與我們傳授的教義內容一致,那它們就無存在的必要;如果與教義不一致,那就更該毀掉。於是逃過第一場大火的典籍這次未能倖免而又遭劫難,被運到當地一處公共浴室當作燃料燒,據説整個過程持續了約6個月。

    毫無疑義問,重建現代亞歷山大圖書館對全人類而言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但它所遇到的困難也可想而知。埃及最初希望盡可能在亞歷山大圖書館原址按原樣復活舊館。但是年代久遠以及歷史戰亂,原本以為在亞歷山大擁有陵寢的亞歷山大大帝陵寢始終未露出任何蛛絲馬跡;而亞歷山大圖書館又被燒得片瓦無存。因此重建現代亞歷山大圖書館從選址、設計、施工,到重新收集世界各國豐富的圖書資料;並將最現代化的手段運用到圖書館的編目、檢索和管理中去,在財力和物力上絕非埃及一國所能及。於是埃及求助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並向世界各國發出呼籲,成功地得到了積極響應和幫助,因而才有了今天“復活”的現代亞歷山大圖書館。

    歷史上據説高440英尺的“亞歷山大燈塔”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是與現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的亞特蘭蒂斯洲相類似的一個“人類之謎”。而曾與該燈塔相鄰近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在相當長一個歷史時期裏曾經是古代人類“知識與科學的燈塔”。因此“復活”在地中海濱的現代亞歷山大圖書館,不僅以其造型奇特的建築和豐富的館藏吸引世人,肯定還會因它歷史的“身世”和神秘的傳説而倍添魅力,為埃及豐富的旅遊資源再加一道獨特的風景。

    現代亞歷山大圖書館16日在埃及正式開館

    原定今年4月23日正式開館的亞歷山大圖書館被推遲後,終於在本月16日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宣佈正式向世人展開它那寬闊而又豐富的知識懷抱。

    世界上一些國家和政府的領導人或王后、政壇巨子、國際社會名流、學術與知識界偉人出席了今天的開館儀式。儀式結式後300位有關國家的正式代表、2000位國際機構和組織的代表,以及800位國際圖書館界友人參加了慶祝晚會。

    古代亞歷山大圖書館徹底被毀後,埃及的亞歷山大大學早在1974年就提出重建圖書館問題,並希望盡可能在原址原樣恢復。可是考古研究幾乎沒什麼發現使得後來的重建工作基本是在沒有多少歷史資料可資借鑒的情況下進行的。可以説今天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復活”克服了許多因難,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社會許多國家和埃及共同合作努力的結果。

    首先是圖書館選址問題。原來的亞歷山大圖書館館址究竟在那裏根本無從考察,所以新館館址只能由埃及自已決定。現在的新館建在亞歷山大海濱區,在海濱大道上緊傍“地中海新娘”雕像處。它包括3座建築,其中最主要的當然是造型奇特的圖書館,另有一個球型天文館,第三座建築是服務大樓。它們面對地中海,背靠亞歷山大大學各理科學院,風光綺麗、景色迷人。根據埃及1993年的考古發掘,此地曾是古羅馬文明時期的皇家專屬區。

    確定新圖書館的設計方案是又一個難題。它于1989年向世界公開招標,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提供財政援助。在參與競標的數十個國家的600多家建築設計機構中,挪威斯努希塔建築事務所提出的初步設計方案中標,由他們的建築師們承擔外部建築和內部設計。埃及的邁姆杜哈哈姆宰作為埃及的參事參與設計。

    由於亞歷山大圖書館在古代文明中對全人類發揮過重大影響,所以埃及特別強調重建工作必須考慮歷史因素。有輿論説埃及人似乎希望借此提升其在當代國際社會的地位。事實上這家建築事務所的設計方案從最初提出到最後確定,各類專家一直不斷地發表各種高見,並且不同意見爭辯特多。據稱最後的方案當然是一個妥協的産物:既要前衛地適應21世紀時代特點,又要能與亞歷山大這座充滿歐、亞、非異國文化情調的“歷史之都”相融洽,還要盡可能符合和體現圖書館厚重的歷史風采。

    圖書館的建造基本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地基和土建工程,由義大利的羅迪尤特裏菲聯合公司和埃及的阿拉伯承包公司負責。工程動工於1995年5月15日,完工於1996年12月31日,共耗資5900萬美元。它包括一個直徑達160米的如古羅馬圓形劇場那樣傾斜的建築,600根樁柱有間隔、排列有序地聳立著,支撐著圖書館園型墻體和鋼架玻璃的屋頂。它就是圖書館的閱覽大廳,可同時接納2000名讀者。據説它在建築藝術上達到了很高水準。第二階段是圖書館及其他建築,包括內外裝修和設備按裝。它動工於1996年12月27日,共耗資1.17億美元。工程由英國的貝爾福白迪聯合公司和埃及的阿拉伯承包公司承擔。

    現代亞歷山大圖書館總共包括主圖書館、青年圖書館、盲人圖書館、天文館、手跡陳列館、古籍珍本博物館、國際資料研究學院、修繕保養工廠、會議中心等。此外它還留有一些空場所,可根據舉辦展覽、演劇或其他需要隨時提供各種服務。亞歷山大圖書館總建築面積36770平方米。共有11層、總高33米,所以總共可提供使用面積達85405平方米。其中圖書文化活動場所佔4210平方米,科技和技術服務為10860平方米,國際資料研究學院用3500平方米,會議中心以及其他輔助服務場所佔用面積30840平方米。

    今天的圖書館達到了既現代又有厚重歷史感的目的。它向地中海傾斜的外部圓形建築據稱是既懷念古時的圓形港口,又聯想到宇宙的模樣。鋼架玻璃的屋頂,和柱頂的四棱透鏡使透入的光線彌散,且隨日光的移動而不斷變化。圖書館的墻體由2米寬1米高的巨石建成,6300平方米的石頭墻上刻滿了阿拉伯文字、圖案、符號,此外還有音樂和數學符號,以及世界各種文化的文字符號;這些圖案均係手工鑿刻而成。館內寬敞明亮,確有傳統圖書館的風範。

    最後解決的問題是收集館藏圖書。埃及希望“復活”的亞歷山大圖書館仍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之一,並專門收藏埃及的古代珍貴手稿和世界各地的著名圖書。這一問題在世界各國的大力捐助下也得到了解決。通過國際社會各國的幫助,亞歷山大圖書館現在徵得了大量珍貴圖書、典籍、手稿、書畫和影像製品。這其中包括中國捐贈的如《中國通史》、《中國藥物大全》、《二十四史》等極有收藏價值的書籍。開館時它已擁有各類書籍20萬卷冊(長遠目標是達到藏書800萬卷冊);視聽資料1萬件;手稿真跡和圖書珍本1萬件;各類地圖5萬件。此外還開通了國際因特網、衛星式資訊查詢,並擁有電腦資料編目、管理、檢索等多种先進手段。

    亞歷山大圖書館現已成為亞歷山大的一個新景觀。將一個業已在地球上徹底消失、且遺存資料極少的圖書館“復活”成現在這個模樣,毫無疑問是國際合作的結晶。埃及人稱它是“埃及了解世界的窗口、及世界了解埃及的窗口”,並希望它能成為國際間進行文化文明交流的場所。

    人民網 2002年10月18日


埃及:見證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復興
日本圖書館本年失書7.5萬冊
克林頓圖書館:100年不落伍、不談萊溫斯基
法國新老圖書館
亞歷山大—地中海之珠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