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波蘭傳統婚禮  

     早聽説波蘭的傳統婚禮與中國大有不同,卻一直無緣窺其究竟。當留學時的同窗小范邀請我參加他和波蘭女友的婚禮時,我興奮了好一陣子。

    婚禮在新娘莫尼卡的家鄉沃姆扎市舉行。當我們復活節這天浩浩蕩蕩地“開進”這個僅有6.5萬人口的小城時,整個城市似乎都沸騰了,人們用好奇的眼神打量著這群異邦人,搞得我們渾身不自在。小范大概已司空見慣,神情自若地安排來賓在飯店下榻,並等待迎親時間的到來。

    波蘭的婚禮分迎親、教堂儀式和喜宴三部分。費用視婚禮規模、檔次以及各地區的消費水準而定,普通家庭一般在一兩千美元之間。婚禮的費用由雙方共同承擔,女方負責租婚紗和本方新友的食宿,而租車、聘請樂隊、預訂教堂,以及新郎親友的食宿則落在男方身上。

    下午3時,小范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岳母家。身披婚紗的莫尼卡羞澀地站在客廳當中,風琴師、吉他手和打擊樂師組成的三人樂隊為新人一遍遍地演奏波蘭民歌。在新郎的陪伴下,莫尼卡依依不捨地離開娘家,坐上婚車前往教堂。

    波蘭90%以上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因而在教堂舉行婚禮十分普遍。新人在教堂舉行儀式前已在當地民事局註冊登記,並委託教堂發放證書。小范和尼卡也不例外,他們兩周前便已遞交結婚申請,並付給教堂800茲羅提(4茲羅提合1美元)預定復活節這天完婚。教堂還指定專人為小范夫婦進行新婚知識講解,經簡單問答後方可獲准完婚。

    牧師按宗教習慣主持儀式後,新人走出教堂接受親友祝福。這時,來賓紛紛將彩屑撒向新郎和新娘,歡聲笑語中有情終成眷屬。一群孩子跑到新人面前,甜言蜜語後始終不肯離去,原來是為禮品而來。好在新有準備,紅包拿出,皆大歡喜。

    喜宴是婚禮的重要要部分。在賓客下榻的飯店門口,莫尼卡母親手捧托盤,讓新郎新娘品嘗麵包蘸鹽的滋味。小范隨後按當地習俗將莫尼卡抱進飯店,並高舉香檳酒向來賓致意。一誤字率的波蘭人解釋説這是沃姆扎乃至波蘭的傳統,麵包象徵新人婚後衣食無憂,不為生計發悉,鹽則提醒婚姻充滿酸甜苦辣,夫妻之間應該互諒互讓、白頭偕老。

    婚宴豐盛異常,賓客大快朵頤。樂隊吹拉彈唱、插科打諢,來賓開懷暢飲、相互祝福。席間,新人和來賓不時翩翩起舞,男女老少無拘無束,激情四射。如此歡快的場面持續到淩晨,在旭日東昇時,新人共同迎來了他們嶄新的一天。

    《參考消息》2002年4月12日

    


羅馬尼亞見聞:百輛婚車湊熱鬧(插圖)
在阿富汗參加婚禮
婚禮觀悄然改變 非教堂婚禮走俏英倫
加拿大一對新人浴盆裏面辦婚禮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