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深受西方風尚衝擊  

    在鞭炮和焰火的爆鳴聲中,中國進入了馬年。在這個版圖形似一隻雄雞的國家裏,鞭炮和焰火是所剩不多的仍然根深蒂固的傳統之一。

    從戰國時代到文化大革命的數千年中,中國的古老傳統一直得以保存,但現在它們仿佛屈服於不可抗拒的西方生活方式。

    在傳統文化和主要由美國傳來並受到年輕人喜愛的現代生活之間的競賽,並不是剛剛開始。

    當人們在北京或者上海的街頭漫步時,不難看到頭髮染成各種顏色--主要是金色,手持最新型的手機,穿著顯"酷"的褪色或磨損的衣物,用一個MP3隨身聽將自己和外界隔絕開來的年輕人。

    這些年輕人在與朋友道別時會説"拜拜",這比起用古舊土氣的中文説"再見"來,顯得更為時髦和現代。

    如同海綿吸水一樣吸收令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的年輕人,心目中的英雄是香港和台灣的偶像,並追隨著日本和南韓的時尚和技術。

    從美國那裏他們模倣的卻是最糟糕的東西:洋快餐。僅僅在北京就有50多家麥當勞餐廳,另一家快餐連鎖店肯德基餐廳的數量也差不多,中國是它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

    可口可樂公司並不只是生産傳統的飲料,它還在中國銷售橙子味的芬達和其他西瓜、檸檬、葡萄、蘋果等口味的汽水。

    從北歐國家傳來了耶誕節和滿載禮品的聖誕老人,從義大利傳來了通心粉和比薩餅,從美國傳來了各種聖歌--如果西班牙人在新年鐘聲中吃下12顆葡萄的習慣傳入中國,那也沒什麼可奇怪的。

    中國人迫切地希望發現和模倣西方傳統,所以他們擁入電影院去看哈利波特如何在霍格瓦特學習魔法,或是急切地盼望看到《指環王》中的弗羅多和甘多夫。

    中國政府每年只允許在國內播放20部西方影片,這20部影片卻在銀幕上將中國拍攝的功夫片或是講述皇帝與妃子之間不可能的愛情的影片擠到了一邊。

    社會學家張利(音)説:"中國正在進行的開放不僅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準,也將全球化帶入了中國。"

    老人們擔憂地看著這些變化,這些變化就像是他們頭頂上的烏雲,令他們擔心古老的價值觀念和文化傳統將會喪失。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耶誕節是一個購買禮物的巨大商機,在中國,春節也意味著消費熱潮。有意思的是,今年的情人節正好是中國新年的第二天,商場裏擺滿了心形盒裝的巧克力和紅玫瑰。或許下一個來到中國的將是巴西的狂歡節了。

    埃菲社202/2/15


傳統回歸洋味也濃:中國人“年味”新取向
東西方傳統在馬年春節
碰撞融合
青少年拒絕傳統藝術?
儒家傳統與後現代主義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