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出行指南| 假日寶典| 假日特訊| 出境遊| 國內遊| 京郊遊| 自助遊| 線路推薦 | 景點推薦| 人在旅途
出行指南
最佳路線遊香山頤和園
北京加開180列旅客列車
杭州10月1日舉辦火把節
中秋哪兒賞月去?
外出旅遊保健十大守則


山西黃河
壺口瀑布

假日寶典
山地行走注意事項
各省質監所投訴電話
各省市旅遊投訴電話
投訴旅行社導遊必讀
選擇旅行社注意事項
老年人旅遊三不宜
寵物乘機注意事項
乘機攜帶行李規定
旅行社辦旅遊保險規定
出門旅遊如何選擇保險
漫步侗鄉 感受侗族文化

    侗族建築三大瑰寶--吊腳樓、鼓樓、風雨橋。

    絢麗的侗族服飾--侗布,侗錦。

    令人垂涎的侗族美味--酸魚,酸鴨。

    看不夠的侗鄉風情--跳蘆笙,踩歌堂。

    廣西三江是著名的侗鄉,T5次車458元柳州下車,換5536次車,19元到三江縣。摩托十元錢送我去程陽風雨橋。

    ■程陽八寨林溪繞 水車花橋吊腳樓

    程陽橋又叫永濟橋 。位於三江縣林溪鄉程陽村,距縣城20多公里。 此橋長64.4米,高16米,橫跨于林溪河上。橋有五墩四孔,六角形橋墩上建有五座橋樓,五座橋樓橋面平直,由橋廊相連,故風雨橋又有廊橋之稱。橋欄木質,能遮風避雨,翹檐前端都有一鳥作為裝飾,問村民告説是麻雀。雀為侗族崇拜之物。 如此長度及跨度的風雨橋,為侗族之最。

    程陽由八個寨子組成,平寨的寨門很特別,下層可供行人通過,遠看倒像座樓閣 。其實也是個微縮吊腳樓,寨門口立一青石,方柱狀,上雕獅頭,突目,凹鼻,闊口,吐舌,下書"泰山石敢當"。

    不少老屋屋頂鋪的不是瓦而是樹皮,樹皮被整剝下來,相互疊壓著,因時間長已成青黑色,並長滿了青苔。 這裡的豬連同雞鴨等牲畜都是散養的,石板路上經常會遇到它們優哉優哉地閒逛,沒法子,只好與它們為伍。

    ■木樓夜宿嘗米酒 酸魚酸筍酸雞鴨

    馬鞍屯27號陳家是林溪地區最古老的一座侗族民居 ,推測有200多年。陳家不是通常見到的三層吊腳樓,而是只有兩層的"矮腳樓"!接地處只有不到一米的空隙。此樓位於馬鞍屯的中央馬鞍子上(馬鞍屯因形似馬鞍而得名)。最奇怪的是陳家屋子並不面向河水而建,而是屋脊與河水相垂直。 這嚴重的越規反制只此一家。

    侗家的年節飯很豐盛,我是客隨主便,桌上雞、鴨、魚、肉俱全。只是都沒見過的做法。揀塊鴨肉入口,怎麼嚼也嚼不爛 。敢情這叫"酸鴨",生的! 主人説鴨、魚、青菜什麼的都是用酸水腌熟了,都這個吃法,俗話説"侗不離酸"。

    以酸水做魚、豬腦、豆腐、青菜、河蝦、筍子、蕨菜都是佳肴,酸水則是用洗米水發酵而成。沉澱後的"米淀"則用來洗頭。 過節期間家家都吃糯米飯,喝自釀的重陽酒, 酒有20-25,很粘手,主人告訴我平時二斤的量也就喝個七、八兩就夠了,不上頭,但後勁足。許是因為中午沒吃飯,酒沒敢多喝,可糯米飯卻吃了兩碗,後來才知道,這飯也絕對是"後勁足"。

    終於躺在吱吱嘎嘎的木樓上,可萬沒想到我能看到星星,"四壁透風"是真實寫照,屋裏屋外竟是一個溫度。

    第二天早晨 返回縣城3元錢趕往馬胖,侗鄉的鼓樓多為密檐塔樣的瘦高,馬胖的鼓樓很有特色,比較"矮胖",九層飛閣重檐,檐角上翹,高四丈,杉木安榫而成,四根木柱直通到頂,二層懸一米長大皮鼓,擊鼓以聚眾,此鼓樓為三江地區 164座鼓樓中最大的。

    在縣城吃晚餐,臘肉炒青菜,一碗湯,飯管夠兒,共5元,住縣委招待所6元/人。

    ■兩三竿新竹空鞭風月 四五架侗橋滿載人生

    從廣西的三江到貴州的從江長途汽車很多 ,到高安下車。私人農用車很多平時 1-2元即可到地坪。

    地坪風雨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橋有兩座,紅柱綠漆橋欄,因多次重修,形式上稍顯現代一些。橋下一碧潭,一老者驅一魚鷹在捕魚,眼看到中午。遂花八元錢買條一斤半的"同魚"欲烹而食之。

    街上找家小餐館做魚,問老闆娘知此魚確為野生,當地人買魚也這價兒,連加工費帶米飯收2元錢,確感純樸之風,與剛才開車的司機相較,差距咋就這麼大。

     兩個小時後到了肇興,一般的侗寨只一個鼓樓,而肇興卻有五個,五個鼓樓分屬陸姓的五個族,叫五團,分別稱作仁、義、禮、智、信團,各團又分有自己的花橋和戲樓,五團聚居在一起形成個大的侗寨群。

    距離肇興十里的山上有一侗寨名紀堂, 負重爬山是我的弱項,不一會兒衣服就汗水浸透。見一村民挑一擔蘿蔔,伸手要了一個,那叫一個脆甜 。

    因第二天這裡要舉行盛大的踩歌堂活動,我便在寨子裏找了一戶人家住下。

    ■侗橋頭幾盛風雨 鼓樓地重載歌聲

    第二天正午時分,寨中開始出現盛裝少女,往鼓樓坪上聚集。盛裝包括兩層衣、裙、圍腰,肚帶、綁腿等,穿戴起來甚為麻煩。純銀項圈、手鐲近20斤重。村中的老者和本族的長輩十多位身穿絲褂,團壽馬甲,頭戴禮帽 圍坐正中。

    對歌開始了,姑娘,羅漢(小夥子)各站一圈手拉手,逆時針踏著節奏邊歌邊舞。沒翻譯我自是聽不懂,只見領歌人先唱兩句眾姑娘再接著搭腔,一句一搭腔唱完整首歌,而後輪到小夥子們唱。反覆進行。

    不久遠處聲樂齊鳴,一隊人馬緩緩走來 。隊中兩乘小轎抬一童男童女,名曰抬官人, 最後是一隊手提竹籃打花傘的盛裝姑娘很快就融進踩歌堂的隊伍中。

    我只顧傻看傻拍,沒成想自己倒被幾個姑娘們圍住唱歌。身邊的人告訴我: 歌聲停止時,按習俗是要奉敬點銀兩的,多少隨意,叫討喜錢。出血是不成問題的,借機又"敲詐"了一首歌聽。

    前來祝賀的姑娘們將籃子中的糖果分送于在座的老人後離去了,踩歌堂也到此結束了。

    次日回到肇興,見一拖拉機上站著四人飛馳而至,一問兩北京、兩四川的結伴包車從洛香而來。正好空車返回。説好4元錢。上路後我才明白剛才那四位為什麼站在車鬥裏,敢情這屁股根本挨不了座兒,那叫一個顛 。

    ■芭沙原本苗同我 伎樂天宮降小黃

    洛香到從江車費11元,換到榕江方向的車3元錢到芭沙苗寨下車。晚上宿在小學劉老師家。

    正月初四的清早,村裏舉行跳蘆笙等民俗表演活動。 路上遇到一行十八人,從重慶而來,要去小黃使我大喜。我知小黃是要包車的,正好搭幫。沒顧上吃午飯,在街上找車,中巴開口就是500元,靈機一動,找了一個燒柴油的小卡車150元。

    到小黃路過高增,高增的鼓樓值得一看,但小黃的侗族大歌是我們的目標。路上搭了兩個小黃的姑娘,有説有笑的倒也輕鬆,從她們嘴裏學了句侗話,漢語的 "夫妻"侗話叫"燒麥"。還聽説小黃的女孩子會走路就會唱歌。

    車到小黃已有一小時了,不見一個唱歌的姑娘。忽從鼓樓中傳出歌聲,忙跑過去,見一排盛裝小女孩,坐在凳子上正啟口放聲。舉起相機剛照了兩張,人群中站出一老者:"你們經過我們允許了嗎?" "您是……""老齡協會!"起先我以為觸犯了人家的規矩,看來不是!

    一位好心姑娘偷偷將我們帶到她家並叫來十二位姑娘一同為我們唱了十幾首侗歌,音質清純,震耳,分聲部,有和聲,極為齊整,極為和諧使我領略了侗歌是 "此曲只應天上有"。平時在音樂廳欣賞的無伴奏合唱,進入中國也就有百八十年曆史,而侗族大歌又何止幾百年,精彩程度又何止勝過一星半點兒 。

    回到從江縣城,汽車站邊很多旅館,由於人多好講價,最後合7元/人。

    ■增衝鼓樓最老 車江侗寨第一

    繼續溯柳江而上,往榕江方向走,一大早趕到停洞,為了趕到增衝去看著名的增衝鼓樓 ,我花50元包了輛摩托車上下。

    路上經過4個侗、苗村寨,路上遇到好幾位姑娘、小夥在遊方(談戀愛),1個半小時後到達了增衝,鼓樓前是一大方水塘。底樓不同於一般的四邊形而是八邊形,十三層。木欄花窗精美,水塘邊兩建築為青磚砌就,窗不雕花窗,門額"金谷家風" 四字,一看可知歷史悠久。一路看慣了木樓,忽見此,頗有新鮮感。溪水穿寨而過。

    再回停洞去榕江很快,第二天早晨乘摩的2元到車江侗寨。車江寨鼓樓很獨特,三屋四角閣狀。一層為戲樓,內有木扶梯可攀至頂樓,在我一路看來只此唯一。登高極目,全寨盡收眼底,寨中一巨榕,離地一米處分杈共分十四多枝,八人方能合抱,樹身佈滿青苔,根部凹處已熏黑,貼滿黃紙,地上散佈香柱灰燼。

    一陣陣的鞭炮聲,吸引我至河邊。見一"聖母祠"高三米長四米甚小,屋內外煙火繚繞,許多侗族婦女手提竹籃,用各式菜肴供奉祭祀"聖母"而後席地設宴。很幸運能看到車江祭薩,"薩",侗語"祖母"的意思,是侗族的崇拜物。從榕江到凱里汽車30元,臥鋪車40元。晚上乘貴陽至北京 T88 次列車返回北京。

    《北京青年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