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北航空洩露乘客資料惹爭議 自由與安全孰重

在美國,個人隱私是自由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法律和倫理傳統的雙重保護。然而在9·11事件以後,一些政府機構開始以“安全”為藉口,屢次試探“自由”這條高壓線。去年9月,一家小型航空公司因被暴露曾向第三方提供其500萬乘客的旅行資料而惹禍上身,不但聲譽受到影響,還遭到一些旅客的起訴。而近日,在美國排名第四的西北航空公司也被迫承認,它曾應政府的要求將乘客的資料提供給相關部門使用。

***1000萬乘客資料被洩露

1月17日的《華盛頓郵報》網路版刊登了一篇報道,披露西北航空公司已經承認,它曾將2001年中某幾個月的乘客資料提供給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以供該單位進行實驗,其目的就是判斷政府是否有可能從乘客資料中挖掘出有用資訊,以便對恐怖分子加以識別。

雖然雙方一直對他們的行為嚴格保密,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電子隱私資訊中心”根據美國國會1966年通過的《資訊自由法案》,要求聯邦運輸安全管理局(TSA)和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向他們公開有關檔案。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陷於被動局面,西北航空公司承認,它曾為NASA下屬的“艾姆斯研究中心”提供了該公司一段時間內的乘客資料。“電子隱私資訊中心”的法律顧問透露,涉及到的乘客多達1000萬人。

***安全是犧牲自由的藉口?

西北航空公司一名發言人證實,“9·11”之後他們參與了NASA的一個安全項目,目的是協助政府開發加強航空安全的新技術。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西北航空有責任和義務為了國家安全與聯邦政府進行合作。聲明説:“本公司的隱私政策是禁止出於商業目的向第三方出售乘客的個人資料。但目前的情況另當別論,因為我們只是向政府機構提供數據,以供他們進行與航空安全相關的特殊科學研究。我們確信,乘客的隱私可以得到保障。”

雖然西北航空公司的理由冠冕堂皇,然而“電子隱私資訊中心”的法律專家卻指出,美國聯邦法律明文規定任何機關與個人在沒有法律授權的情況下不得隨意收集個人資訊,更不允許將個人資訊刊登在出版物或是將個人資訊做為記錄來保管。而法律授權的個人資訊收集也僅限于該資訊的直接用途,而不允許任何間接或第三方使用。因此,該組織已準備向運輸部提出控訴,要求對西北航空公司的行為進行調查。此外,他們還打算對NASA提起訴訟,要求其公開更多的秘密項目資訊。

***西北不是第一個洩露資料的航空公司

西北航空公司的行為讓人們想起了不久前的2003年9月,一家名為“捷藍”(JetBlue)的年輕航空公司一下成了美國人關注的焦點。這家成立僅三年多的小公司為旅客提供低廉的票價和週到的服務,也是一片低迷的美國航空業裏為數不多的幾個盈利公司之一。然而《有線雜誌》一篇調查報道卻使它的聲譽在旅客心中大打折扣。

報道稱,“捷藍”承認,在聯邦運輸安全管理局的介紹下,它從2002年9月開始向國防部的一家名為“火炬概念”的承包商提供500萬乘客的旅行日程,用以測試五角大樓一項同航空安全無關的工程。而“火炬概念”又從另一家數據整合公司購買了一些補充性參照數據,包括收入、職業、機動車擁有情況、子女數目和社會保險號碼等。隨後公司的研究人員將這些數據與購買到的敏感的個人資訊結合到一起,用以開發一種旅客概況速描系統。

在沒有事先通知“捷藍”的情況下,“火炬概念”于2003年2月在一個科技會議上發表了名為“國土安全:航空旅客風險評價”的研究成果,借此向美國軍方表明該公司的計算分析具備了預警功能。在這篇長達23頁的報告中甚至有一頁包括了一個旅客的真實出生日期和他的幾個聯繫地址。雖然該旅客的姓名、電話號碼和社會保險號碼被遮蓋了起來,但還是引起了人權團體和一些旅客的極大憤慨。

消息披露後不到一週,“捷藍”航空公司就收到了250多封電子郵件。為了回應不安和憤怒的客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戴維·尼勒曼立即發電子郵件向乘客道歉並作出了解釋。尼勒曼在郵件中説公司將乘客的資料提供給“火炬概念”公司是“錯誤”的,但強調説這些一年前提供的個人資訊不包括信用卡情況或社會保險號碼,而且從來沒有將這些資訊交給過政府機構。

但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立刻起草了一份正式文件,要求國防部與運輸安全管理局銷毀所有相關的數據。而一些乘客也正式起訴“捷藍”航空公司違背自己的隱私政策,也侵犯了旅客的隱私權。美國國土安全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也宣佈開始調查這起事件,並雇傭了審計公司來審查這家公司的隱私政策。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就在“捷藍”的事鬧得沸沸颺颺時,西北航空公司還發表了一個正式聲明,宣稱自己絕對不會做出這種事情。如果查閱2003年9月23日的《紐約時報》,該公司發言人科特的原話歷歷在目:“我們不會向任何人提供這類資訊。”但當記者在1月17日晚再次採訪科特時,他卻拒絕評論去年的聲明是否準確。

***自由與安全的爭論還將繼續

由於美國政府認為航空器是最易被恐怖分子利用來發動襲擊的工具,因此一直不遺餘力地加強航空安全措施。除了完善安檢措施外,它還希望利用科技手段來協助甄別乘客。CAPSSⅡ就是迄今比較成功的一套系統。這套系統運用基礎數據來快速識別乘客情況,並將他們分為三類:年輕的中等收入房屋擁有者,年長的高收入房屋擁有者與其他特殊旅客。那些被列在恐怖分子觀察名單上的人將會打上紅色標記,遭到逮捕或被剝奪乘飛機的權利。標上黃色記號的乘客在機艙入口處會受到較為嚴格的檢查。而那些被驗明正身與恐怖分子或通緝犯無關的旅客將會被標上綠色記號,對他們的檢查也會相對較為簡單。

美國政府的這種做法不僅受到了人權組織的抗議,也遇到了不少來自航空公司的抵制。也難怪,現在美國航空業如此蕭條,各個航空公司“巴結”乘客還唯恐不及,又有誰願意在隱私問題上得罪“上帝”呢?(子夜)

中國日報網站 2004年1月20日


搭乘美西北航班 中國人將更方便地前往美國
美報稱西北航空擅將上千萬乘客資料透露給政府
中國乘客狀告美國西北航空案調解退款數額保密
中國乘客起訴美西北航空 14人各自索賠1美元
我國14名乘客以受到歧視起訴美國西北航空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