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未輸明月 醉在巴東

    三峽蓄水,大壩通航,連日來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旅遊資源集中的巴東,正是此次“全淹縣”之一。作為巴蜀文化的交匯點,巴人文化的衍生地之一,巴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本報記者特地趕在三峽二期蓄水之前親赴巴東尋訪,記錄三峽風光的巨變。

    趕在三峽二期蓄水之前,我乘水翼快船順流到達三峽庫區的湖北省巴東縣,一路真如李白詩中所雲,“巴水急若箭,巴船快若飛”!

    船一靠碼頭,扁擔工搶著把我的行囊挑上路邊,我叫了輛“摩的”,直奔老縣城。

    ■走石板路登秋風亭

    秋風亭是將要拆移走的,已經給它選好了新的落腳點;自北宋年間始建以來,它已因種種原因,在江北江南屢經復建,現存的秋風亭是清代重建的。如今它雖然氣宇軒昂地迎風立於半坡上,但高程為173.6米,恰恰處在三峽水庫三期蓄水的175米水位線下。它周圍的房屋都已拆除殆盡,惟獨它還在繼續安詳地俯視著這座老城的興衰。

    寇準19歲中進士,其第一仕就是在北宋太平興國六年赴巴東任知事。當時的縣城坐落于江北較低處,即今天的舊縣坪村。他任內三年,建造了秋風亭和白雲亭,其規模和工藝水準在峽江地區都是很高的,南宋陸游的《入蜀記》中對此有所記載,歷代凡經過巴東的名人也都會登亭遊覽。

    寇準曾登樓憑欄四望,吟詩道:“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數峰橫夕照,一笛起江船”,藉以抒發他的心情。在其任內,原本偏僻落後的巴東出現了“山無曠土,村無遊民”的景象。

    ■岩壁石刻楚峽雲開

    經過幾間殘存的晚清民宅,在坡上就能遠遠看到長有綠苔的岩壁,幾枚大字赫然呈現眼前:“楚峽雲開”!

    這“楚峽雲開”幾枚蒼勁大字,是清代治理峽江河道時的題刻,乃峽江地區著名石刻;右邊豎刻“乾隆庚寅嘉平”,落款為:“荊南觀察使者西蜀李拔題書”,以及小字“民國丁巳年仲夏月知巴東縣事馮錦文重洗”。據傳,李拔因治理河道乘船過巫峽時天昏地暗,向東剛出峽口就雲開日朗,到達巴東縣衙又追思一代名相寇準的廉潔開明,遂題“楚峽雲開”,勒石紀念。在它的旁邊還有兩條豎書石刻,上聯曰“歷嘆古今良吏少”,江北吳駿績題;下聯為“須知天下苦人多”,江右馮錦文題。都是書刻上品,既是後人懷念清官寇準,又是在感慨世事無情。一組石刻分別由不同年代的三人題作,其蘊意耐人尋味。它們所處的這個位置,在老城未拆之前是魯家巷旁金字山麓的岩壁。

    我如願觸摸到“楚峽雲開”,並端詳、聯想了一番之後,又叫了輛“摩的”,直奔江邊,搭乘擺渡前往對岸的舊縣坪“宋城”遺址發掘現場。

    ■發掘現場感受宋城

    令人頗感蹊蹺的是,雖然留下寇準的足跡,但巴東縣卻在宋元兩朝斷志,因而竟不知縣治何時由江北遷往江南。隨著三峽工程文物保護工作的推進,巴東的考古出現突破,一座完整的“宋城”遺址已經被發現,通過對它的發掘及進一步的分析,相信謎底將會大白于天下。

    我乘渡船到達長江南岸後,穿過一片臍橙樹和柑橘林,就看見了江邊平壩上的大片發掘現場,看上去場面很大。一位老師指著一處很厚的瓦片堆積層告訴我:這應當是垮塌後堆積的,估計當時遇到了災禍。他撿起一塊瓦片説,這種灰陶瓦應是宋代平民住宅使用的。

    因為這一遺址區的主體堆積是宋代建築,所以被稱為“宋城”。它又細分為兩個部分:舊縣坪村遺址7萬平方米,文化層厚度兩米,時代跨度為西周、漢至宋,遺址性質為縣治。雷家坪遺址,8萬平方米,文化層厚度也不小于兩米,時代跨度為戰國至唐、宋,遺址性質為民居、墓群。

    巴東“宋城”的發掘提供了古代建築方面的實證,其建築風格特點為掌握峽江地區在六朝以來,特別是宋代的街區、居室情況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專家們在現場指給我看縣衙、街區、糧庫、寺廟、民居、排水溝、碼頭的主路等等,還有城墻遺跡。我又觸摸到一個搗米的石臼,內壁並不光滑,專家説,這表明它是新製作出來尚未使用的。為什麼會是這樣呢?莫非當時遇到突發的天災人禍?這再次喚起我的想像,自然也會引起考古學家們的濃厚興趣。在石臼的近旁,也就是遺址的東北角,明顯地有一座“豪宅”大院,我步量了一下,它面闊十二步,進深五步,十尊石柱礎依舊健在。

    據介紹,這裡已經出土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包括精美的瓷器、器皿、錢幣、硯臺,還有圍棋、宋三彩等。從中可以看出當時市井的繁華以及建築的工整,亦能了解當時的行政制度、風土人情、軍事防禦、經濟交通等細緻情況。

    我站在遺址區四顧,發現這座“宋城”的確離江面太近了。古人最初聚居,希望離水越近越好,但隨著城鎮的發展,為防水患、兵禍的侵擾,恐怕就不得不遷移了。

    ■文化名城歷史大書

    書載:巴東自古僻靜、山峻、水急、灘險、路陡、猿啼、木古、林深。據縣博物館李慶榮館長介紹:自南北朝宋景平元年設縣,稱歸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成巴東郡。巴東是三峽地區少有的河谷寬闊地帶,適合聚居,是蜀、巴、楚文化的交匯區。目前有人口50萬,其中43%為土家族。有史家認為,土家族即巴人後裔,也就是説,經歷了由巴到夷、由夷到蠻、由蠻到土的演變。當然,這還有待考古發掘的進一步印證。巴人的一支崇白虎,亦稱“白虎巴”,發源於巴東附近的清江,曾沿長江向西發展到涪陵,控制地域北到漢中,東到遵義,南到宜賓,西至奉節。後被秦所滅,其後裔的去向、文化積澱及影響至今仍然是個謎。

    按陸游的《入蜀記》描述,當時的巴東“縣城以下皆茅茨,百十戶人家”。後來縣城遷至南岸,具體時間待考。李館長認為,南遷的原因除了洪水以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泥石流,因為這一帶在地質構造上易發生滑坡。

    巴東這座逐漸揭開面紗的古城,像一部大書,正攤開在今人的面前。李館長説得也許並不誇張:“在巴東,一部中國通史的資料都可以找齊!”無論從哪個方面講,巴東無疑都不愧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曾記否,詩仙李白也忍不住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舉杯暢吟《一醉方休》——一笑大江,橫看杯前,帆影前後,好趁晚濤歸三峽;幾人詩句,好問襟上,酒痕多少,未輸明月醉巴東。

    那日,我的尋訪結束後,獨自來到一座大橋之上,遠處正有夜市喧囂,明月當空升起,模糊中似能望見對岸舊縣坪上寂靜的“宋城”遺址。遙想那宋時城郭,家家燈火,戶戶炊煙,入夜時分,不也是頭頂著這同一輪明月嗎? (張力)

     《北京青年報》2003年7月18日


[旅途]荊州古城耀神州
[旅途]米公祠中聞墨香
[旅途]多少樓臺煙雨中
[韻味]神農架“四怪”
道教聖地湖北武當山(圖文)
[歷史]古都荊州遊
[聽聞]黃鶴樓建樓傳説
宜昌:野人谷 古兵寨(圖文)
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圖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