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歐洲的鋸木場瑞典

    瑞典的國名從中世紀該國南部的“斯維亞國”一名演變而來,在瑞典語中的意思是“親屬”。瑞典王國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部,西以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為界與挪威相鄰,東北以托爾尼奧灣為界與芬蘭相接,東瀕波的尼亞灣,東南瀕波羅的海,西南隔卡特加特和厄勒海峽同丹麥相望。面積近45萬平方公里(約有15%的面積在北極圈內)。

    瑞典地形南北狹長,南北相距1600公里,地勢自西北向東南逐漸傾斜。瑞典北部為大陸性氣候,南部為溫和的海洋性氣候。最北部冬季漫長,皚皚積雪不化,最南部冬季僅3個月左右。

    瑞典在西元十一世紀形成統一國家,現屬歐洲第四大國。瑞典現有人口880多萬,人口中有二分之一集中在三大城市:首都斯德哥爾摩、港口城市哥德堡和馬爾默。由於近百年的和平歷史和沒有任何自然災害的侵襲,使得這個一半以上被森林覆蓋的國家形成了完整無缺的古老建築和美麗的自然景色參差相映的獨特風光,使瑞典近年來成為熱門的旅遊勝地。

    


    諾貝爾獎

    著名的“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偉大的發明家諾貝爾臨終前立下遺囑建立的。諾貝爾因為發明瞭硝化甘油引爆劑、雷管、硝化甘油固體炸藥和膠狀炸藥等榮膺“炸藥大王”的美稱。他對光、電、槍炮、機械、生物、生理等學科都有一定的造詣,一生所獲榮譽極多,共獲得355項技術發明專利,35歲時就被授予瑞典科學院最高獎雷特斯泰獎,後又被授予瑞典皇家勳章,並當選為瑞典、法國和英國一系列著名科技組織的成員。“諾貝爾獎”是這位偉大的發明家和實業家用遺産建立的基金,將其利息設立的獎項,現設有物理獎、化學獎、生理和醫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獎等獎項,迄今全世界獲諾貝爾獎者已達四百餘人次。每年12月10日是“諾貝爾曰”,頒發諾貝爾獎的隆重儀式和盛典也在這天舉行,為冬天的斯德哥爾摩增添了濃郁的節日氣氛。

    瑞典城市經典

    斯德哥爾摩建於13世紀中葉,是從島嶼發展起來的水上都市。由於當時受到海盜侵擾,人們便在小島上用巨木修建了城堡並在水中設圓木柵欄以便抵禦外敵。當時人稱這些圓木為stock,稱該島為ho1m,Stock holm的名稱就此流傳下來,其後,小島逐漸繁榮、並向周圍擴展,直到1436年正式定為瑞典王國的首都。

    斯德哥爾摩是瑞典全國政治、文化和經濟、交通中心。它旁邊有島嶼星羅棋佈的海灣以及碧波萬頃的梅格倫湖,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景色如夢般旖旎。

    漫步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蒼翠的樹木映襯著高插藍天的城堡尖塔、粼粼波光中交織著金碧輝煌的宮殿,中世紀式狹窄街道與明朗壯觀的現代化摩天大樓相呼應,讓人流連忘返。

    哥德堡是擁有瑞典代表性企業的産業都市,人口約45.5萬人,是瑞典第二大城。因位於哥本哈根,奧斯陸和斯德哥爾摩三個北歐國家首都的中心,自古以來就是繁榮的港口城市。哥德堡是北歐的咽喉要道,方圓二百公里內是瑞典、挪威和丹麥三國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這座1612年所建的城市是由荷蘭建築師設計的,所以至今各處殘留著荷蘭的痕跡。市中心有運河流過,到處都有公園,給城市景觀增添了無限情趣。南北走向的孔斯波茨阿貝南大道是它的主要街道,餐館、咖啡館林立,終日熱鬧無比。

    


    著名景點有富豪汽車博物館、17世紀建造的皇家住宅、1699年建的老市政廳廣場、18世紀中葉建造的瑞典東印度公司以及1815年建造的大教堂等名勝,每年都吸引著數十萬國內外觀光旅客。

    馬爾默是瑞典南部最大的城市,自古以來作為貿易和防衛的重要據點發展至今,是瑞典海軍基地和交通樞紐。有馬爾默城堡等許多中世紀遺留下來的石造建築物,充滿歷史情調的街道吸引著眾多遊客。

    馬爾默市區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瀕臨海洋,為運河環繞的老區;另一部分是向腹地延伸的現代化新區城市建築頗具特色,市政府是幢荷蘭文藝復興式樣的建築。聖彼得大教堂是哥特式的建築。城中還有許多16世紀時的精美建築物,許多古城堡和貴族莊園對遊客開放。2000年7月,瑞典和丹麥經過多年共同建設的連接丹麥哥本哈根和馬爾默之間的跨海大橋正式通車,該橋全長16公里,它的建成大大縮短了從丹麥哥本哈根至瑞典馬爾默之間的距離,同時為馬爾默地區的經濟、商業、旅遊發展架起了快車道。隨著大橋的開通,斯德哥爾摩和哥本哈根之間也開通了直達列車,所需時間約5小時。

     《精品購物指南》


[旅途]斯德哥爾摩 家門口翻船
瑞典倣古船續寫200年前中國故事重走海上絲綢路
特色北極圈冰旅館(圖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