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旅遊:打“鬼點子”發“鬼財”  

    在我國民俗文化中,靠“鬼”發財的要算《太平廣記》中的那個宋定伯,他能將“鬼”拿到集市上換得“錢千五百”。宋定伯也許始料未及,幾千年後有個地方專靠層出不窮的“鬼點子”,每年要發數百萬元的“鬼財”。宋定伯當年賺到的幾吊小錢與之相比,顯然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個地方就是長江岸邊的重慶市豐都縣,他們發“鬼財”的地方叫“鬼城”,手段叫“旅遊”。早在1982年,“鬼城”名山風景區就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定伯捉鬼,得錢千五”,豐都縣卻靠“鬼”帶動了數萬人致富,形成了長江上游著名的“鬼文化旅遊”産業。

    我們“三峽庫區截流前”報道組結束了三峽二期庫尾首站涪陵的採訪後,沿長江到達豐都縣。這座建制歷史悠久的古江城文化積澱深厚,縣城北邊的名山歷來就是道教聖地。傳説漢代有兩個煉丹的方士陰長生和王方平,在此修煉得道、羽化成仙。後人便將兩人的姓聯綴附會,漸漸演化成“陰王”即“陰間之王”。豐都也因此成為眾“鬼”聚集之地而得名“鬼城”。

    歷史積澱既可以是重負,又可以是資源。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豐都人早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初,就甩開了“談鬼色變”的觀念羈絆,不但充分利用祖宗遺留下來的建築遺址、奇聞秩事,還結合現代技術,不斷推出新的“鬼點子”:新造了集聲、光、電于一體的“鬼國幽都”、刻製了世界上最大的“鬼王石刻”群,從而構成了較為完整的“鬼”文化旅遊系列産品,開啟了三峽庫區獨具地域特色和神秘色彩的民俗文化旅遊,豐都也因此成了中國名副其實的“神曲之鄉”。

    船從涪陵而下,江面漸次開闊。站在甲板上,遠遠就能看見由數幢白色建築物依山體勾勒出的巨型“玉皇大帝”像,垂手拱肩端坐在縣城後山。沿名山拾階而上,依次看到“奈何橋”、“玉皇殿”、“鬼門關”、“黃泉路”、“望鄉臺”、“天子殿”、“十八層地獄”等建築,殿堂內儒、釋、道各教的泥塑人物雜然相陳、和平共處,具有明顯的中國民俗文化特色。據名山旅遊集團董事長閻剛介紹,“鬼城”陳列主要體現了“懲惡揚善”的中國傳統倫理思想。

    和許多旅遊景點不同的是,“鬼城”並無“鬼事”,街道上不見一個算命抽籤的“半仙”、“大師”。豐都縣旅遊局局長蔣宗金告訴記者,歷史上來名山的遊客就很多,但那時主要是前來占卜還願的香客,寺廟的收入也主要是香火錢。縣裏發展旅遊業以來,著眼於民俗文化的發掘,宣傳懲惡揚善的傳統道德,堅決打擊封建迷信活動,凈化旅遊環境。現在上名山的人很少燒香許願。遊人們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在對民俗文化的了解和體驗上,名山的收入主要體現在和旅遊關聯的吃、購、遊、住、娛上。

    漫步于“神曲之鄉”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碧眼金髮的外國遊客。蔣宗金説,追問人的前生後世是許多民族文化的共性。豐都的“鬼”文化能較完整地反映中國普通群眾的生死觀念,因而吸引了大量的東南亞、歐洲和美洲遊客,每年收入大量外匯,帶動了周邊5萬多城鄉居民脫貧致富。目前豐都縣已躋身全國旅遊百強縣行列,年接待遊客近100萬人次。

    站在名山遠眺,只見江南破舊的舊縣城已在拆遷中變得七零八落,而江北壯觀的新縣城正拔地而起。蔣宗金説,豐都縣城屬於全淹全遷城,三峽蓄水後,“鬼城”名山將成為江邊半島,“那時的‘鬼城’就像江中蓬萊,乘船遊覽將會另有一番情趣。”(令偉家 劉剛 陳敏)

    新華社 2002年9月10日


三峽庫區截流前:未來“鬼城”成半島
國內首次 重慶金虎媽媽一次産下三小銀虎(圖)
重慶天坑地縫頻現神奇 神秘的“月亮洞”失蹤
抽查發現:重慶市酒店一次性用品難説再見
重慶昨傍晚現奇異天象 紅白色發光體高懸碧空
重慶八大景點門票一覽
從10元降為5元 重慶珊瑚公園門票9月16日降價
英駐重慶文化領事的重慶情結:這裡變化真快!
重慶巴南發現特大溶洞群 石花瀑布暗河俱全
色情"伴遊"盯上重慶繁華街區 伴遊竟多為大學生
當地人坦然“露天裸浴”促健康 遊人驚詫巴南風俗
古街古橋青石路 重慶美麗古鎮路孔(圖文)
到重慶看些什麼
“鬼城”豐都將建古漢墓遺址博物館
豐都“鬼城”舉城遷移
重慶豐都出土唐代豪華"觀音陣"
流連忘返 品味豐都名山精品旅遊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